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信力不够,心就容易散乱

宏海法师  2020/10/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信力不够,心就容易散乱

问:请教法师,现在念经持咒持名号,均是散乱心,心口相违,愿力不够,定力不够,如何行持?请法师慈悲开示。

宏海法师答:真的惭愧,散乱心是我们凡夫的通病。我们过去造业的频率太快了,福报也越来越浅,定慧就越来越差。但是要知道,我们念经持咒持名,就是为了让我们的心摄住,以摄心为本。怎么摄呢?根本还是我们对于经咒名号的信心。

当我们在诵经持咒或者念佛的时候,往往以为“心散乱”的原因是定力出了问题。实际上,很可能是我们的信力一直不够。我也曾经尝试过,比如说我们持大悲咒,如果发心持的时候,心力落停实锤,千真万确地相信,经典里面讲到的持大悲咒的功德就这么殊胜。这时候,我们就不敢怠慢它。

试想一下,如果在世俗间,比如你在公司里边正跟职员们嬉笑怒骂调侃的时候,突然领导来了,你马上心就沉下来,不敢放肆,像模像样地工作去了。就这么一点,就能把你摄住。我们要成佛,要成就大圆满大究竟的解脱涅槃,就要靠这个大神咒的陀罗尼功德来搞定。

假如你真的这么相信,一句佛号就是成佛的正因,念一句就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你的定力都不要修,自然而然就跟上了。所以,这就是信力的问题了。我自己一直在弘扬信心,希望能够给大家信心,增长信心,巩固信心。

那些所谓的心口相违,就是因为你尝不到法味,念佛得不到好处,所以心肯定会跑,就不能够相应。这样你的愿力就提不起来,定力当然就不够。所以我希望,在行持方面,要像蕅益大师开示的,一切行履不必改造,该念的念,该持的持,能念多少就念多少——当然有时间了,多多益善。最主要就是增加信愿功德。

如果在这上面你还扳不过来,那就多一些忏悔心和礼拜行(拜佛)。你念一声,要加礼拜,这样身口意三业容易同时摄住,力量比较就大一点。

另外就是需要我们去思惟修。就是刻意地去转,刻意地去想。比如当我们控制不住自己心念的时候,就刻意地去思惟愿文的法义,对照现实生活,多多去听闻随顺善知识的见解。有几个具体的法本,像省庵大师的《劝发菩提心文》,《怡山发愿文》,《西方净土文》,还有《灵峰宗论》里边蕅益大师的几篇发愿文,都可以仔细看看。

祖师们的这些发心、发愿,都是从真实心地里面出来的。我们就用自己的心跟祖师的这个心去相吻对接,多去熏习思惟,与祖师的发心去相应。

思惟什么呢?可以思惟三途苦、地狱苦、轮回苦,这辈子不了道,无休止地继续下去,根本就看不到边儿,就是永远没有希望。在家居士也可以思惟六亲眷属,父母子女同伴夫妻等等。你要想到,如果你现在学佛不能得度,他们也不能因为你而得度,那你就有罪了,是对这些眷属不负责。这也是一种力量。所有的这些,都是想方设法能让我们往道上会,往行上走。

当然,说了这么多,也要自己能够用得上。佛门不是常讲吗,牛不吃草强按头,把手牵他行不得。你要自己相应了才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妙莲法师:想当法师先念佛

印光祖师常劝导人,出了家若是想当法师,那就要先好好...

如何激发自己的责任心和愿力

问:法师,如何才能变成一个智慧的人? 学诚法师:向智...

星云大师《如何施舍财富》

有些人以为金钱第一,有了钱什么都行得通,甚至说:有...

一切境缘,正好念佛

原文: 《弥陀经》言:若人念佛,临命终时,必生彼国...

如何帮助心口不一、贡高我慢的人

网友:怎么去帮助心口不一、贡高我慢的人? 学诚法师:...

如何解决人到中年的困惑

问: 弟子的丈夫在国内一所大学某机关任职中层干部多...

为什么偷盗与赌博会导致来生贫穷的报应

问: 为什么偷盗、赌钱会感到来生贫穷的报应。 答:...

如何看待佛教的咒语

问: 我曾在网上查过咒语的来历、定义和作用,但说法...

把握当下,做时光的主人

我们的人生总是向往着更高、更新的境界,所以,新年意...

为什么理观对净土行者甚为重要

问: 请问师父,何谓理观,为什么理观对净土的行者甚...

学佛是否不用讲世间法

问: 学佛的人是不是不用讲世间法? 夏坝仁波切答:...

老实念佛的人是什么样的

祖师大德总是苦口婆心劝人老实念佛。这句看似简单,实...

婆媳相处之道35忌

(1)不要和婆婆争老公。 (2)不要在婆婆面前和老公...

你为何后悔

经常听到身边的人会这样说:真后悔啊如果当初这件事那...

李恒钺《向受过现代教育的人介绍佛教》

前言 今天来讲此题的目的,是以学科学的头脑来观察分...

【推荐】了生脱死的人一定要有与众不同的气魄

何不弃世事,勤行求道德,可得极长生,寿乐无有极。(...

「无常」道破整个人生

二乘人的切入点,第一个是无常。要是感受不了无常,那...

可以同时修多个法门吗

问: 师父,一个修行人可否同时修几个法门?其实,很...

如何成长自我的智慧与慈悲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成长自我的智慧与慈悲?当从惭愧、忏...

普贤灵感,遇难呈祥

冲法师系交洲人,立志到印度求法,礼拜佛陀圣迹。即发...

你有重罪,靠佛力都能往生

这个净土法门:你有重罪,靠佛力都能往生。这一点一定...

培养第二念的反击力量

我们的修行,第一件事是什么,诸位知道吗?就是创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