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于一切相中,无所作意,无所分别,断分别故

净界法师  2020/11/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于一切相中,无所作意,无所分别,断分别故

“由于现前现住安立一切相中,无所作意,无所分别,断分别故。”

「断分别」就是断除心中的不平等,就是修无分别智。这个我们先说明。「由于现前现住」,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历缘对境,遇到很多现前安住的人事因缘,叫「现前现住」;或者说「安立一切相住」,这个「相」是你自己名言安立的,就是在你静坐当中,你想出很多很多的影像,不管是日常生活的人事、或者你在止观当中的影像,心中都要保持「无所作意,无所分别,断分别故」,

尽量不要落入好坏得失不平等的思考,尽量保持离二边的思考,不是这个,也不是那个,远离一种有所得的不平等的思考,这种有所得的不平等思考会障碍菩提心。

诸位我们要注意,你要经常观察一天当中,你心中都在讲些什么话?这个很重要。不是说你讲出来,不是!当然讲出来也算,就是你心中会不断的讲话。如果你心中的话都是不平等,就是讲一些很偏激的话,那你这个人的感情肯定很重。一个人感情重的人,他讲的话就是很不平等:这个人非常好、那个人非常坏,那你的情感还是非常的重。感情重的人,他心中一定有所畏惧,你要行菩萨道就有困难。

一个人要去做他自己该做的事情,一个菩萨能够勇猛的去弘护正法、续佛慧命,他必须要无所畏惧;一个人要无所畏惧,他内心要经常保持平等、无罣碍,才能够无有恐怖。他为什么无有恐怖呢?他内心就是保持无分别,把得失好坏的分别通通放下,做你该做的事,你心中就不会有恐惧。恐惧就是一人心不平等,才会有恐惧。

所以这个地方很重要,你要是经常用一种很偏激的语言来诠释事物,你的菩提心会容易受到伤害,所以要断分别。一个人要尽量把情感淡薄一点,多一分的理智,少一分的情感。

《摄大乘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世界是你内心的影像

我们引用这个《占察业报经》里面有一段的这个无分别智...

执着时再来对治,已经太晚了

这个颠倒妄想的形成,在《楞严经》它是有三个次第: 第...

是我们的心对它下了定义

执着,来自我的心。比如好看和不好看,是由我的心决定...

不论在哪里,心变了一切都变

出世的心就是出离世界的心,入世的心就是来到世界的心...

亲仇业缘不定,修习慈悲平等舍

佛教里谈到的觉悟,我们可以理解为开发潜能,针对这个...

把自己放在最低处

不管身在何处,不管与什么样的人接触、交往,都要把自...

世间最大的苦是自己想不开

凡夫经常有分别心,有特别亲爱的人,就有特别讨厌的人...

宣化上人:一切众生都是佛教徒

南传小乘的佛诞日和北传大乘的佛诞日,有所不同,但无...

茗山法师《我的慈悲主义》

一、绪言 这是作者十年来身体力行并深深获得效验的一...

爱极乐胜过爱娑婆

善导大师在《般舟赞》中说到:须知入净土之缘起,出娑...

失去了就是凶,得到了就是吉吗

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什么叫凶?什么叫吉?失去了就...

【推荐】妙莲老和尚《解惑叮咛语》

〈广开如意门〉 ◎一家人恶缘相会时,怎么办? 父女、...

睡眠者,昧略为性,障观为业

不定四者:睡眠者,令身不自在,昧略为性。障观为业。...

每个人的春秋大梦

小时候,每个人都有梦想,有的人但愿像小鸟一样,能够...

炒股障碍修行

张居土学佛很精进,十几年如一日,严持戒律,诵经拜忏...

【推荐】佛教戒律为何教人「不歌舞倡伎」

歌舞倡伎,是娱乐,以世间法来说,人之对于娱乐,是不...

造善成就安乐的果报,造恶成就痛苦的果报

我们看古代圣贤的教诲,有很多道理是相同的── 比方说...

常熬夜者应多吃胡萝卜

常熬夜会使身体的正常节律性发生紊乱,对视力、肠胃及...

苹果:食物中的全科医生

一日一苹果、医生远离我的谚语大家都不陌生。苹果的营...

偏空跟断灭见有何不同

问: 请法师慈悲开示,法师说:小乘的空观,是将依他起...

有诵经念佛,但内心总是放不下该怎么办

问: 作为一名退休的教师,虽然有诵经念佛,可心里总...

人应该存福报,胜过存钱

人应该储存的是福报,有福报,走到哪里都有的吃,做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