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如何理解因果的道理

净界法师  2021/01/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如何理解因果的道理

这个地方我们讲到业果的轻重,最后我们把业果的道理作一个总结,总共有五段。

第一个,总相。“平等流类,丝毫不爽。”

先看第一小段。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我们把因果的道理作一个复习。首先,佛教的因果思想跟一般的因果思想不一样,它是三世的。也就是说,你造的业不可能马上表现出来,它要一个酝酿的保存。所以佛教因果观是很复杂的,不像儒家思想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没那么简单的。它是三世两重因果,过去现在一重,现在未来一重。要懂因果道理,记住两个字:一个是恒,一个是转。你把这两个字记起来,对整个佛教的因果思想就全部掌控。

什么叫恒?就是你要继承过去,生命是相续的,今天的你一定继承了昨天的你,昨天的你一定继承了前天的你。所以“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我们今生的果报,继承了过去的业力。

所以你今生的果报不能怪现在的你,今生所有的遭遇,跟你没有直接的关系;今生的行为是影响来生的你。佛教是隔代受报的,你今生快乐也不是今生造成的,你要赞美你的过去;你今生痛苦,也是过去造成的。所以,因果的思想,第一个它是有继承的概念,继承过去,叫作恒,它有恒常相续的功能。

第二个,转,我们是可以开创未来,人生是可以改造的。在死亡到来之前,你都有机会忏悔业障,积集资粮,调整你未来的相貌。

这是因果的第一个总说。就是它有继承过去跟开创未来两个相貌,同时具足。这是第一个概念。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患难中应持圣号,自然有不思议的转移

原文: 接手书,不胜伤时之感,十余年来,天灾人祸,相...

【推荐】站在一个本来就没有的角度去面对人生

如果你的情执是很重,把世间的事情,每一件都看得很重...

居士说出家师父的过失有什么果报

问: 在家居士说出家师父的过失有什么果报?请师父详...

生死极苦

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中,佛陀正在为人天四众说法。当时...

不知者受害最大

释迦牟尼说法的时候总是显得和蔼可亲,经常说些弟子熟...

不知生,焉知死

人死后到底有没有生命的延续呢?如果有,是怎样延续的...

恶口嘲笑别人的果报

佛陀在世时有位达格罗比丘,他平时住在尸陀林,以死人...

病后方知身是苦,壮时多为他人忙

祖师立的规矩,都是提醒我们赶快用工啊!说什么病后方...

【推荐】大悲咒的世间和出世间功德

大悲咒的出世间功德 一、 能往生十方诸佛国 引三条理证...

人生最大的恐惧是没有方向

什么是理想?我后来才发现,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理想...

六字大明咒持诵功德表

咒字功德 梵文咒字 藏文咒字 ...

业的三种报应模式

经说业有三报: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曰后报。 现报者...

念佛能洗掉犯戒过失,是否就可以放心犯戒呢

有人认为:既然念阿弥陀佛就可以把以前所录的犯戒的影...

心就像是一座寺庙

有一个皇帝想要整修在京城里的一座寺庙,他派人去找技...

供灯之功德利益

《地藏十轮经》上说,世间一切令人感到舒适的用具、一...

沉迷手机带来的负面影响

最新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离不开手机,并沉迷其...

宁可千生不悟,勿教一时着魔

修行人, 心不可偏, 若偏, 即或受病。身体孱弱, 当息心...

学佛不是学习外貌

也许有人会问:我是牧民,我能学佛吗?我出身伊斯兰家...

一声青磬万缘醒,这个才是真福报

富嫌千口犹伶仃,贫恨身存似绁刑 何事庄生齐物了,一声...

修习无常

彻底思维无常可以真正帮助我们迅速地将心转向佛法。一...

净土宗简易而圆顿,如暗夜璀璨莹彻的明珠

21世纪是科技与市场迅猛发展的世纪,也是人们对精神故...

宁做老实头,狂慧反有落空之祸

世人之中,往往是有些老实头知道自己水平不够、业障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