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有两种人念佛最老实

佛智法师  2021/03/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有两种人念佛最老实

念佛是我们的生命,那什么是养分呢?就是法义的学习。往生靠什么?我们的法身慧命靠什么?靠念佛。如果不看书,不听法,我们能够坚持念下去吗?就像一颗种子,如果是西瓜,种下去之后,这就是因,肯定结的是西瓜,这个没有问题。那如果不晒太阳,不浇水,也不施肥,也不除杂草,也许最后还是死掉。

念佛的生命,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讲,需要法义的学习作为养分。至于那些不需要法义学习,只要念佛就可以的人,除非他真的是这种根器。

能够不学习,也能老实念佛不改变的人,印光大师说,只有两种:“惟上智与下愚而不移。”

第一种,就是上智。

什么是“上智”呢?就是通宗通教之人,像蕅益大师这样的,什么都通达了,他去念佛,就万牛莫挽。因为他心中没有任何疑惑,所有教理都通达了。他们的智慧达到了极限,深入经藏,明白教理,然后才来老实念佛。他们不会再去广学多闻,不会去学大乘藏,就能老老实实念佛了。

他们明白这个道理,知道念佛的殊胜,这种人很容易老实下来。

第二种,就是下愚

有些老头、老太太真的可以,对他讲什么是自力他力、四圣道、净土啊,他说:“师父,我都听不懂你在讲什么!”甚至有些老菩萨,不仅听不懂讲的内容,连普通话都听不懂,但能听懂“南无阿弥陀佛”。这些老菩萨很慈祥,到寺院也不多话,每天笑呵呵的,就是念佛、做事,见到师父也很恭敬。

这样的人,听不听法都可以,他每天自然就有法喜,时时刻刻就处在一种法喜充满的生活,处在被光明摄取的自我满足的状态,他自可以念佛一辈子。

所以,“惟上智与下愚而不移”,这两种人,他不会移动,不会改变:上智的人明白老实念佛的道理,他老实念佛;下愚的人不明白念佛的道理,他也老实念佛,这一点是最可贵的。

下愚的人,如果能够老实念佛,甚至超过上智的人。他不懂道理也能够老实念佛,问他为什么要老实念佛,他也不知道,但是他能够老实念佛——这种人是宿世善根深厚。

但是,我们绝大部分人,是不是这两种人呢?我们是不是上智呢?估计都不是,因为佛教的书,我们都没看过多少本,通宗通教更谈不上。我们是不是下愚呢?可能也不算,因为我们还会到处跑动,会好奇,也想做一些事情。那么剩下的人,印光大师怎么讲呢?“余皆看自己努力”,就要看自己努不努力了。

真正能够只念佛、不学法的人太少了,绝大部分人是需要阳光,需要雨露,需要种种的滋养,这个滋养就是法义的学习。所以,念佛是生命,法义学习是养分。

我们需要通过法义的学习,来扎根自己的信心,使念佛能够相续。有法义的学习,就像一棵树扎在很肥沃的土壤里面,有阳光,有雨露,有养分,这样念佛信心充满。

生死事大,当老实念佛,一切的法义学习,只是为了让这颗不安的心停下来,老实下来,念着“南无阿弥陀佛”,往生净土成佛,不再轮回受苦。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为什么念佛会没有效呢

有人说念阿弥陀佛没有效,他肚子痛的时候念佛也一样痛...

净宗五祖少康大师一生的灵感奇事

少康大师(688 - 763)唐代高僧,中国佛教净土宗第五代...

【推荐】临命终时永远记住一句话:往事不堪回首

诸位!我们一定要知道,你平常不管怎么用功,临命终永...

当前教界兴起的般舟念佛是否如法

问: 当前佛教界兴起的般舟念佛是否如法?请慈悲开示。...

带业往生只能带宿业吗

问: 带业往生,只能带宿业吗? 大安法师答: 带业往...

阿弥陀佛可以给你加持,但不能改变你的思想

诸位!阿弥陀佛可以给你很大的加持,但是我要提醒大家...

往生的关键在你的心理素质

这一点当然古人讲了很多,就是说,要往生你必须感应道...

念佛如何回向

念佛回向,不可偏废,回向即信愿之发於口者。然回向祗...

【推荐】没有信愿,再多佛号都没有用

我们净土宗的人,强调临命终的感应道交,因为我们真正...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

很多朋友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其实那是借口。人与人...

教别人学佛,为何还入地狱

以下经文引自《佛说猘狗经》:原文与白话 ?佛言。有...

红尘中你被什么緾住了

我们每个人都有佛性,但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的佛性显现不...

迟早都要成佛,为何还要去极乐世界呢

问: 佛说,一切众生毕竟成佛,在佛不增,在众生不减。...

生命的原理:依报与正报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个生命的原理,叫做依报随着正报转。...

佛教法器简介

法器是龙天耳目,大众共遵的讯号,丛林中一切行事皆依...

陈履安的学佛心路历程

师父要我向大家讲几句话,我首先要向诸位同学报告,自...

法身当中的摄受愿力

我们要有一个观念:十方诸佛的清净法身是平等的,但是...

佛门的教学艺术(图)

如果我们懂得佛门的表法意义,你在寺院里面走一圈,整...

只要这个业还没有成熟,你就有机会

业当然它有两种情况:第一个,它只是在酝酿当中,它还...

以三心不可得而行布施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

让一切行为都成为财布施

财布施是圆满财富的因。但是财布施并不是必须要拿出很...

不怕扬名晚

相传战国时代的魏文侯,曾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兄弟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