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只要这个业还没有成熟,你就有机会

净界法师  2016/11/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只要这个业还没有成熟,你就有机会

业当然它有两种情况:第一个,它只是在酝酿当中,它还没有成熟,那这就是你的机会;第二个,它已经成熟了,已经变成果报了,那就不能改变了。所以,我们忏悔的时机,只有一种情况,就是这个活络的业它还在酝酿,但是被你抓到了,这个业有问题了,它还没有得果报,就是处理这一块。当这个业成熟了,那你只有一句话可以形容——认命了!凡是这个业得果报了,佛法叫作认命。

所以你看佛法、佛教的修行重点都是放在未来、来生,佛教是一个活在未来的宗教。讲实在话,你今生能改变的有限。你今生是什么呢?就是这个业已经成熟了。你打开经典看看佛陀的开示,佛陀说的所有的功德,绝大部分都在讲来生的事情。你今生很难改变了,因为它是一个成熟的业,一群成熟的业起现行了。所以佛教的思想观是这样——让你放弃今生,注意来生。

我们凡夫刚好相反,我们太重视今生。我们是重视果报,凡夫是重果报而轻忽因地。我们是宁可重视今生而放弃来生,在果报上计较。其实你今生会投生在什么家庭,会跟谁结婚,会生几个小孩,谁做你的子女,你今生的财富有多少,基本上都固定了;你今生很快乐,不要太得意,你要感谢前生的你,那是你有一个美好的过去。你今生很痛苦,也不要怀忧丧志,也不能怪今生的你,那是因为你过去一时的糊涂。

前生的你创造今生的你,今生的你去创造来生的你。当然你现在还没有创造,你现在叫酝酿来生的你,但是如果你到了五十岁以上,大概差不多了。当然你可以通过佛法去改变——忏悔、皈依、发愿去改变,所以在死亡到来之前,你都还有机会。

举一个例子。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释提桓因。当然佛陀在世有很多释提桓因,其中有一个释提桓因他五衰相现。天人是很安稳的,他突然间不安本座——坐在他的座位上,坐不住了,心很躁动。他知道自己的寿命将尽,福报享尽了,他就很紧张。当然帝释能够找的就只有一个人,找大梵天。大梵天说:“这个生死的问题我没办法。那怎么办呢?刚好有佛陀出世,你赶紧去求佛陀。“所以,释提桓因赶快在生命结束之前,用神通力飞到佛陀的精舍,去面见佛陀,然后向佛陀忏悔,念了一句“皈依佛”,然后就往生了。

往生以后,他就堕入到一个母驴的肚子里去了。因为他在业力成熟之前忏悔、发愿、皈依了,那个母驴突然就像发疯一样,把主人的一个瓶子给打破了。这个女主人一气拿棒子就打驴子,这个母驴就流产了。流产以后,这个释提桓因得果报的那个驴,那个小驴就死掉了,又重新回到释提桓因去,再来一次的寿命。这个是在经典里面典型的公案,在业力没有得果报之前最后的机会了,赶上最后一个机会。当然他运气好,遇到佛陀出世了。

那我们今天要讲什么事呢?就是说,只要这个业还没有成熟,你就有机会。所以,忏悔业障最好的时机,就是它不能得果报。现在在酝酿当中,你随时可以破坏它,你随时可以按开关,按STOP(停止),它就停止了。关键是你愿不愿意做!也就是说,要得果报,它必须是一个不断在增长辗转的业力,就像滚雪球。你每一次在造作都深生好乐,这个力量在形成的过程当中你都没有出手去阻止它,直到得果报为止,那么这个业就是一个临终的障碍了。即便这个时候的业在你心中形成一个强大的循环,在死亡到来之前你都还有机会。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只念一句佛号够吗,需不需要再加经咒

问: 师父您好,弟子觉得只念一句佛号是不足够的,必...

大安法师:学佛后患病对佛法失去信心,要怎么解决

问: 我有一兄长,在患精神分裂症之前修学过佛法,但...

真正的冤亲债主就在我们身边

有人说,不能做火施啊!会把那些鬼神招来的,尤其不能...

只要念佛仰凭佛力,这块业障大石头就解决了

首先看第一愿 国中无三恶道愿 :设我得佛,国有地狱、...

修行的各种障碍都有哪些

修行地藏法门最主要的功能或目的是为了消除业障。然而...

念经持咒与念佛是否冲突

问: 念佛法门成就佛道。请问读诵诸如《金刚经》、《...

如何从不好的因缘果报中解脱

有的人在家里、在单位,遇到了很多不如意的事,到寺院...

佛说舍利弗悔过经

佛在罗阅只耆阇崛山中时。与千二百五十比丘菩萨千人共...

避免横死、灾难的方法

1、念药师咒 药师经说:复次,曼殊室利,彼药师琉璃光...

腊八粥的八大吉祥寓意功效

传统节日在很多人印象中,似乎只剩下相关的节日食品了...

为什么帮助越贫穷的人功德就越大

问: 为什么帮助越贫穷的人功德就越大,请讲解一下。...

不思议业力,虽远必相牵,果报成熟时,求避终难脱

过去,在一座佛寺前的市集上,有一些做生意的摊子,其...

佛教寺院是否可以供养修炼成精的动物

问: 关于信佛,现在百分之八十以上家里都有供仙位的...

生气真傻

头顶天,脚踏地, 人生全在一口气; 切记气上有三记:...

常回头看看

人应该是向前走,但万事回头看也是人生的智慧之一。...

既然抓不住,何不送一程

日落黄昏,倦鸟归巢,青山渐渐安静了下来。突然,一个...

窦禹钧大积阴德,五子登科享高寿

窦禹钧(即《三字经》里提到的窦燕山),五代后晋时期...

马祖大师答老友问

马祖大师未出家前有几位老朋友。听到马祖开了大悟,到...

施者比受者有福报

佛教徒常常给人留下乐善好施的好印象。施舍,施舍,施...

忍力不坚固,而欲度众生的尴尬下场

为什么要往生西方?因为从佛教的根本情怀来讲,是为了...

善良与软弱无关

《道德经》中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

放生是我们生命的最佳保障

今天人们都在寻找保护自己的方法,尤其在这样一个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