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马祖大师答老友问

明旸法师  2012/07/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马祖大师未出家前有几位老朋友。听到马祖开了大悟,到处说法,有问必答,皆大欢喜。大家都感到非常稀奇,心中只是半信半疑。有一天这几位老朋友,约定日期去看望马祖,并请开示,可是又想不出问些什么才好。

大家就一边走着一边想,东张西望,忽然看到大路旁有一只老黄牛,鼻子上穿了一根绳子,缚在大树上面。这头黄牛,闲极无聊,就盘绕着这棵树,先从左边方向转、转、转,把这根牛绳越转越短,最后把鼻子碰到树上。再回过来又朝着右边方向转、转、转,把绳子再渐渐放松,后来又越转越紧,最后又把鼻子碰到树上。中间有一位农民说,我们就把这件事情去请马祖开示。大家都异口同声说,这太好了。

突然间飞来一只秋蝉,脚被丝网扳住,飞不过去。当下就吱吱地拼命狂叫。蜘蛛看到秋蝉飞来缠在丝网,马上就赶来开口要把它吃掉。在这一发千钧生死关头时刻,秋蝉用尽全力,向前猛冲,只听到呼噜一声,就离开丝网向前飞去了。这几位农民都说好极了,我们再把这件事去问马祖。

大家走到马祖庙里,看到许多善男信女,都在膜拜后坐下听法。农民们也同样地对马祖大师礼拜坐下,有一位农民代表大家请问马祖说:“请问和尚,如何是团团转?”马祖说:“只因绳子不断”。大家听到这句话都感到奇怪得很,难道马祖也看到了吗?又问:“绳断又如何?”答曰:“逍遥自在去也”。大家都说答得对。当下就改变从前半疑半信的心情。缠着又问:“请问和尚,如何是吱吱叫?”马祖说,“只因脚下有丝”。农民们听到这个回答,真有说不出的高兴。再问:“丝断又如何呢?”答曰:“呼噜飞去了”。到这里几位老朋友大家对马祖的回答,心悦诚服,断疑生信,赞叹不已。

马祖的老朋友都是就事论事,真是答得好,答得对,一点都不错,所以生大欢喜赞叹。可是马祖大师所回答的,句句都是借事显理,事理双融,依理会心。

第一问答是说:我们众生在六道轮回团团转,主要是被业绳子所牵,所以不能解脱。如果发心修行,把善恶绳斩断,自然可以跳出三界,证入涅槃逍遥自在。

第二问答是说,我们众生在六道轮回受了三苦八苦,在那里吱、吱的叫苦。这是因为众生心中一念情丝牢牢的缠住无法斩断。如果我们发菩提心,努力修行,放下万缘,看破一切,斩断情丝,断欲学无为,断惑证涅槃,便得大解脱,岂不是就呼噜的飞去了吗?我们大家,应该好好体会体会这个公案。在这里下一番苦功,一定要把业的绳子斩断,一定要把心里的情丝扫除,得到真实的受用,也不辜负马祖大师苦口婆心的慈悲开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多欲为苦,生死疲劳

《八大人觉经》上有句话说: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为什...

不可甘心苦趣束手死门

遂使垂手徒勤,倚门空望。上孤佛化,下负己灵。今生以...

达真堪布:边做事情边听经与静静读经有区别吗

问: 平时静下来专心致志学佛的时间比较少,如果我想...

关于回向问题的解答

问:看到回向这个词,稍有所知,你能讲解下吗?什么情...

肉鸡蛋和菜炒到一块,光吃菜不吃肉行吗

问: 学佛两个多月,肉不吃,鸡蛋不吃。请教师父,肉、...

如何理解「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问: 如何理解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推荐】圣严法师《学佛群疑》

□信仰佛教一定要皈依三宝吗? 是的,信仰佛教和鬼神...

念佛是专注而少好,还是快念好

问: 念佛的目标是专注而少好,还是快念好? 道安法师...

【推荐】孝子除障,助母往生

高朱氏,法名妙音,一九二九年出生,安徽省临泉县黄岭...

涅盘如熄火

古印度是个外道林立,思想发达的国家。有一天,一位异...

【推荐】善念不但救了生命,还救了人的心念

有一次,一位患血癌的囚犯被送来我们医院,医院发现他...

被饿死的阿罗汉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候,城中有一位婆罗门以乞讨为生,...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谐偶者,有衰耗不谐偶者,...

印经可得五种福报

印造经典:以印造佛所讲一切利益人天教典,以及圣贤大...

世间有两个字始终无人知道

有施主看了戒嗔的文章说,想出家当和尚,其实很早就有...

净宗十二祖-彻悟大师

1.生平 彻悟大师(公元17411810年),讳际醒,一字讷堂,...

【推荐】吃饭也是一件需要认真对待的事

有一位日本禅师,日日修行,也没什么别的嗜好,唯独喜...

她是富有生命力的雕塑,远远看着就是一种力量

她们就像一尊静静的雕塑,用一生的光阴,静静地走过,...

养脑健脑的方法

古人主张博学强记,博学可以增强记忆,强记又可以促进...

制售淫书黄碟的报应

他专门精于绘制彩色的色-情画,凭着这一手技术就到省...

此岸与彼岸

当我们产生烦恼的时候,就有了此岸和彼岸;当我们当下...

佛陀十大弟子中阿那律尊者来由

阿那律:又译为阿那律,阿那律陀,阿泥卢豆,阿楼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