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此岸与彼岸

妙华法师  2015/02/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此岸与彼岸

当我们产生烦恼的时候,就有了此岸和彼岸;当我们当下承当,解脱、清凉、自在的时候,就无所谓此岸和彼岸。此岸和彼岸是一种文字上的建立。

为什么建立此岸和彼岸呢?就是为了表示法有两个。平常我们都说佛法是不二法门,而我在这里讲法是两个,这就是指世间法和出世间法,或者圣人的思想和凡夫的思想。圣人取得觉悟之后,为了使我们明白我们同他的差异,他就把解脱的那面叫做彼岸,把凡夫的烦恼、争名夺利、无明暗昧的世界叫此岸。这是第一个层面。

第二个层面,佛是觉悟了的人,当我们也能放下、自在、解脱、轻安的时候,我们也是佛,那我们与佛也就一体不二了。

当大家不明白我现在所讲的这些道理,才有着老师和学生的分野;当各位已经掌握了这些思想,我的思想就是你的思想,这种时候也就无所谓老师与学生了,那么我们就是一体,而不是两个了。

我认为这种认识事物的方法是非常圆满的,既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差异性,又领悟到它们之间的同一性。由此我们也可以悟到,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是相依共存的。

如果我们仅仅看到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时,只会增加我们的烦恼;当我们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同一性时,我们就会产生理解。比如在生活中,当一个人的品格与我们发生冲突时,我们要学会自他相换,站在他的角度来看我们自己,领悟到他与我们的同一性。只有这样,我们的胸怀境界才会更宽广,我们的烦恼才会淡化。如果我们不具备这种不二法门的方法,我们就是想解脱,想增长自己的智慧,想拓展自已的胸怀境界,即使有着这样良好的愿望,也是难以达到。所以,认识事物的方法非常重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离惑业苦 得究竟乐

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无常、变化、不究竟,也是苦、空、...

怎样从源头根除烦恼

如何才能解脱?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现代人最大的问...

观身罪重故,不敢不生净土

经典云:犯一个突吉罗小罪,如四天王的寿命五百岁的时...

什么才是真正的完美

在这个世间,无论高低贵贱,其实人人都渴望完美。渴望...

不能了解生命的根本而错乱用心

我们在明白整个生命的道理当中,最重要的先要了解生死...

末世众生依净土法门,决定可了生脱死

原文: 若欲此生亲得实益,当依净土法门,信愿念佛,求...

达照法师:明了我们的觉性

接下来给大家谈觉悟。觉悟是个大的题目。在生活中、工...

传喜法师《沉没的大脑》

阿弥陀佛!在这祥和的梵呗中,用佛的光明去照耀我们心...

遇到魔障如何面对

前面的经文讲到安住真如,我们要不断地提醒自己 何期自...

【推荐】应该怎样观察我们的色身

我们的生命是没有开始的,要是说生命有开始,那生命就...

在每一个过程中慢慢长大

旅游人常常会陷入这样一种误区,以为美丽的风景只在某...

虚云老和尚的「大乘三大部」

修行首重见地。确立圆满的见地,是修行的第一步。这第...

如何能增进人生的幸福呢

我们都想过幸福快乐的生活,可是幸福快乐不是光想就有...

朝灵岩,思法语,沐祖恩

已是第二次来灵岩山寺,对这里的一切还记忆犹新。上次...

从敲门声看出你的修养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伯特赫拉别恩曾提出过一个公式:信...

念佛人为何要吃素呢

念佛之人为什么要吃常素呢?由于念佛一法是大乘佛法,...

还寿生、打吉祥还债等是否如法

问: 寺庙里面所做的佛事,如超度、还寿生、打吉祥还...

无我浅谈

一切法都是依因缘和合而生,缘散而灭,相对的,彼此相...

要看着你的目标,不要看着你的障碍

成佛需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为什么成佛要经历这么久呢...

圣严法师《怎样修持解脱道》

一、什么叫作解脱? 解脱的意义,可以很广,也可以很...

【推荐】心的五种归纳

佛教把我们的心归纳为肉团、缘虑、集起、含藏、真如五...

想度众生,你得赶紧去了才能回来

问: 请问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的第十五愿,叫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