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无我浅谈

衍慈法师  2013/08/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无我浅谈

一切法都是依因缘和合而生,缘散而灭,相对的,彼此相互依存,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并无‘我’的恒常不变的实体及自我主宰的能力。从无常观及因缘观,一切有为及无为法并无独立的与不变的‘我’的实体,此乃空无自性,缘起性空,所以说是‘无我’。要正确了解佛法,必须彻底了解三法印之一的‘诸法无我’。一般有情众生执着‘我’的身体,以及‘我所’与我有关的境物。其实所执的‘我’的身体是依烦恼业集,由地水火风等四大及色受想行识五蕴因缘和合而成,虚幻不实暂时存在的假相。

因为我见分别,并执着我的见解,于是‘我’就产生了。‘见’最初纯粹是客观的,心性上见照作用,不含任何目的,不参杂些许私意,只要对于一切不执着,当六根接触六尘,只是接触、知道,不产生六识的分别执着,则物是物,我是我,互不相干,心心不动。‘无我’的精神,就是放下我执,不执着自己的一切,包括见解、思想、感情、觉受等身心五蕴,也不染着于身外之物。不执着‘我’、‘我所’,不愿意拥有,不在意失去。不会主观固执,认为自己一定是对的,不会要求别人接受自己认为对的观念,会客观的评估一切事物,懂得随顺他人,不和他人争执;与人应对,多立在他人的立场,为他人设想。

世间是相对的,有究竟的对与错,有时候,明明自己是对的,但他人却不承认,又或是对方明明错了,他竟不承认,也不妨方便一下,不必多作争辩,可暂时放下自己的见解,等有适当的时机再作说明,人家就可能接受或再谋求彼此的一致。多作争论,‘我执’就放不下来。修行必须在日常生活,与人应对中下功夫,要养成念念分明,调整自己的身口意三业。

如果无了个人的小我,才能溶入众生一体,万物同源的大我。只要放下我执,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型态渐渐薄下来,深入转化习气,泯除人我,将自私自利的小我,转变为具包容性的大我。无我之后.才能我空。所谓‘四大皆空,五蕴非有’及‘照见五蕴皆空’,般若智慧才能显现。

‘无我’并非没有个己的身心,而是心境上的一种境界,只要内心没有执着,客观地不执着我见,物来则应,物去不留。此色身如衣服,同是因缘所生,经过生住异灭,成住坏空之必然真理,存在时好好珍惜,把握当下,借假修真,‘内外不住,去来自由’,不在乎拥有,也不在意失去。由‘无我’而进入‘空’,是修行到达解脱所必经的路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衍慈法师文章列表

「执着」应该怎么理解

问: 关于执著这个词,应该怎样理解? 大安法师答:...

何必再为过去唏嘘不已

生活的河流日夜不息,岁月也在一刻不停地向前奔驰。步...

四大五蕴

「四大本空,五蕴非有」,这是佛陀成道后,对宇宙世间...

如何对治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就是我们的第六意识在断恶修善的时候,我们有...

不再为世间所囚缚

唐朝的曹山本寂禅师,是福建泉州莆田人,从小学习儒学...

达真堪布:不要执着修行中出现的境界

我们平时修行的时候也是,所有的境都一样,如果你去执...

只有「无住」,才跳得出三界

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怨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

舍弃对家人亲友的执著

汉地古代有个员外,生了两个儿子,一个特别孝顺,家中...

道证法师:念佛人唯一的障碍

接着再谈到助念存心的问题。我们应该要存感恩的心,就...

如何培养孩子的感恩心

一个人为什么不成功?不是没有梦想,而是缺乏贵人相助...

了解我们罪业的本质

佛法讲因缘是讲三世,就是我们先观察过去,我们往过去...

如何理解文殊菩萨名号及心咒功德

问: 《宝鬘经》中说:念诵文殊菩萨名号及心咒的功德...

痛苦是把双刃剑

众生的疾病都是来自于长久的、外在的和内在的不和谐。...

做了这个功德,命终之后即生人天

【复次观世音。若未来现在诸世界中。六道众生临命终时...

善导大师--临睡观念佛法

净土人,凡欲入观及临睡时,一心合掌,正面西向,若坐...

三种持戒之人

智者大师将持戒清净的相貌分为三种: 第一种上品持戒...

身体力行的明惠法师

古时,深山的一座寺院里,有位明惠法师,品德与道业都...

星云大师亲述韦陀菩萨显灵救人的奇迹

星云大师说:我向来不喜欢讲神通,但我相信神迹是有的...

心生好乐,然不念佛,得往生否

问:有人闻说西方净土,心生好乐,然不念佛,得往生否...

修六念法门,把念头安住于正见

我们讲念佛、念法、念僧,我们是念自、念私、念怨。念...

持戒的功德

佛陀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国中的须达长者有七个儿...

没有一番寒彻骨,真的信愿起不来

你念六字洪名,得愿海和名号的加持力,决定往生,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