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佛法的修学是由内而外,先端正其心

净界法师  2021/03/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佛法的修学是由内而外,先端正其心

我们在修行当中,有发心、修行、证果。发心就是成佛的亲因缘,就是种子,就是你对未来的规划如何。我们净土宗两个规划:第一个求生净土;第二个圆成佛道。短期目标求生净土,长期目标圆成佛道。这就种下一个成佛的种子。那么由这个种子,慢慢地经过我们的调伏跟引导,忏悔业障,积集资粮,环境的滋润,最后有一个真实的果实出现。所以我们慢慢会发觉佛法跟外道有所不同。

你们看,佛弟子做慈善事业,外道也做慈善事业,为什么结果不同?诸位要知道,因为佛法是先调整内心。佛法所有的修学是由内而外,先端正其心,做心理建设,然后才有资格去修善法。你内心有安住力、调伏力、引导力,安住空性发菩提心,调伏爱取,导归净土。

你的心态是先做好心理建设再去修善,这样修的善叫作波罗蜜,到彼岸。外道或者慈善家没有做心理建设就去修善,这纯粹叫作善法,带业的善法。因为他在修善的时候夹杂着烦恼,所以得果报的时候带业,这两个果报不一样。一个是清净的福报,一个是带有业力的福报。

也就是说,先做好心理准备很重要,理观这一块很重要。你看我们前面的理观讲得很慢,因为这个心理建设太重要了!不能有任何差错!到了事修,你懈怠一点,走得慢一点乱不了,至少你这个跑道是对了,修行上路了。你上了高速公路,三不五时跑去休息站休息一下,喝杯咖啡也没关系,因为起码你已经上路了,我们放心了嘛。修行最怕你没有上路,还在原地打转,就很糟糕了!你认不清路头,这样弄到最后,学佛跟学外道没什么差别。

佛法是先有觉悟才有行动的。有心理建设,才叫作称性起修,才有后面的行动。是先有道前基础,然后再往后盖房子的。所以修的善法,才有资格叫波罗蜜。凭什么我们佛弟子修的布施叫作波罗蜜,外道叫作善业?凭什么?因为我们内心有安住力、调伏力、引导力,我们有佛陀清净的传承教授,怎么样去操作内心的世界,我们有正确的方法,外道缺乏这一块。当然我们也随喜他的善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以什么样的心态听法,能得到最大利益

宗喀巴大师讲一个偈颂说: 佛非水洗众生罪, 亦非手拔...

捉贼啊

寺院里刚来了一批小沙弥。有天夜里,当新来的小沙弥们...

攀缘心要如何消灭它呢

(一)【楞严经】所要对治的就是攀缘心:这个攀缘心怎...

证严法师《心灵十境》

一、欢喜地 学佛,一定要经过「菩萨十地」这十个阶段...

修心养性二十四要

第一要 [看破世事] 世事若还看不破,身沉苦海怎能出。...

「相随心转」要如何转

我们再看第二个,第二个很重要了相随心转。那么相由心...

慧律法师:学佛要发三种心

第一要有长远心: 以前,师父在念逢甲大学的时候,有...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

永嘉玄觉禅师在《奢摩他颂》开头就说:恰恰用心时,恰...

【推荐】楞严咒的六大妙用

一、除障 至心持楞严咒不用再去执着所谓的冤亲债主了,...

寂静法师:执迷不悟

执迷不悟不光指执着错误的东西而不肯放弃,也指长期停...

心念纷飞,当作何方便

或问心念纷飞,当作何方便?予曰:佛言心者,制之一处...

转变嫉妒心的方法

在我们的生命中有一种自己很难发现的习气嫉妒心。嫉妒...

回归纯真的本性

晋朝时,有一位名叫毛宝的小男孩,家境十分贫困。有一...

求「地藏水」有没有效果呢

我是求过地藏水的,有没有效果呢?效果是有,怎么样开...

随顺世缘少烦恼

前几天写了日记《随顺世缘除烦恼》,讲了放下我执,精...

举心动念行为造作,举头三尺有神明

谈到自然造化的法则,有时候你深信因果到这个程度,才...

学法第一步要树立正知正见

一、学法,第一步要树立正知正见 闻慧,闻到了之后要去...

学佛不为了生死,那是糊涂蛋

学佛,末法时期很乱,大家要用心简别邪正。学佛是为了...

宣化上人:楞严咒的功德利益

楞严咒分五部,表示五方: (1)东方金刚部,金刚王咒...

杀生业报因果实录

序 「因果报应」是中国社会里所熟悉的观念,每遇善人...

净业正因,以慈心不杀为第一

原文: 净业正因,以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为第一。食肉之...

他们说那里「风水」不好

一日,佛源老和尚对僧人说:某某下面那房子可以住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