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圣严法师《做个真正的贵人》

圣严法师  2010/06/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在日常生活里,大家都希望遇到贵人,盼望能有贵人相助。不过有些人在获得别人援助时,却常常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甚至埋怨对方:“你只帮了一点忙是不够的,应该继续帮下去才对!”更有甚者,贵人已经出现在眼前了,却还有眼不识泰山,认为对方多管闲事。

如果遇到存有这种心态的人,就像“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吕洞宾因为好心,拿了一些食物喂狗,结果这只狗不但不感激,还反咬他一口。社会上这种情况其实很多,你帮了对方的忙,他不但不知道感恩,甚至怪你多事,这种人不管你再怎么善待他,他就是不满意,可能还会反过头来恩将仇报。遇到这种事,实在让人心里很难平衡,这时候该怎么办呢?

因此,曾经有一位居士告诉我:“好人难做,善门难开。所以,要做小好人,不能做大好人;要做小好事,不能做大好事;要开小善门,不能开大善门。”

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当一个人饥饿的时候,你给他一斤米,让他拿回家煮饭,他会非常感激,因为缺了这一碗饭,他可能就活不下去了。但如果你把没饭吃的人养在家里,天天给他饭吃,当你请他帮忙做事的时候,他可能就会起反感:‘有什么了不起,我只是吃你几口饭而已,你把我当成什么了?’渐渐的,这种心理上的矛盾、冲突就会出现。”

这位居士的说法很有意思,道理好象是对的,但其实并不正确。

例如,只要有人知道法鼓山在做救济工作,就会陆陆续续上门来,希望我们给他金钱、物资,如果觉得我们给得不够,就会大声吵骂:“佛门应该大慈大悲,你们怎么那么不慈悲?”因此就有人认为,如果我们从来不做慈善工作,就没有人知道,也不会有人来骂我们、求我们了。

但是人与人之间一定是要互助合作的,当自己有资源、有能力的时候,就应该尽量帮助别人,至于别人是不是把你当贵人,并不重要。虽然可能会有一些后遗症,可是既然要做善事、开善门、做别人的贵人,就不应该计较,也不应该在做了好事以后,希望得到别人的感谢。做好事只是单纯因为自己“愿意”这么做,当对方得到帮助,自己觉得很欢喜,这就是帮助别人所得到的回馈,至于将来别人会怎么批评、对待自己,都不必太在乎。

所以,如果想当别人真正的贵人,能做到的事就应该尽量做,他人的批评、毁谤、过分要求,不需要放在心上。因为不管别人怎么骂,那都是他的事,与自己无关;如果自己不该挨骂而挨骂了,那是别人骂错了,根本不需要生气、灰心,只要能奉献一己之力,就应该感到愉快。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圆瑛大师禅净双修的思想

(一)由禅入净的实践 圆瑛大师,福建古田县人,十九岁...

这些行为根本称不上是「精进」

每天念佛多少万声是不是精进呢?每天拜佛多少拜、打坐...

痛苦是无价之宝

当我们受到伤,遭受痛苦的时候,也许会很郁闷,甚至觉...

危难时才显现出修行的真假

唐朝的船子和尚开悟后,每天都在溪边摇橹过渡,然后有...

【推荐】净宗修行路上的八种歧途

这八种歧途,第一种是什么?第一种是信不至诚,多求人...

如何判断发心的大与小

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

三界之苦,轮回过患,应生出离之心

莲宗十二祖彻悟大师,以十六字总结净土法门修学之要诀...

记得这句佛号,把它当做第一要事

一般说来不忘就是证,老记得这句佛号,老把它当做主要...

圣严法师:对小孩的爱与宠应如何拿捏

问: 现代人小孩生得少,甚至不生,有很多孩子是独生...

圣严法师《翻出如来佛的掌心》

有一个《西游记》里的故事:说一只猴子,神通很大,一...

圣严法师《义工是菩萨行者》

义工是菩萨行者。义工没有一定的什么事,一定的什么时...

「无常」即是「无我」

一、无常是苦 佛法的基本观念是苦,因为无常所以是苦。...

有因无缘苦果不生,带业往生的最低标准

圆瑛老法师在十习因这段文,讲到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

胎儿羊水少胎位不正,诚念观音平安顺产

爱人怀孕六个多月时,做B超发现胎儿羊水少,且胎位较低...

人有虚荣心是好还是坏呢

问: 师父,人有虚荣心是好还是坏呢? 慧广法师答:...

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

要争气,不要生气

一九三七年,日本出兵侵略华北,在杭州经商的父亲于返...

谛闲法师法语集

在宁波天童寺讲法华经上堂法语 (师拈拄杖云。)光照东...

慧律法师:佛教是彻底觉悟的人生观

简单来说:佛教就是彻底觉悟的人生观,是彻底觉悟,而...

不管哪一宗都要见性,不见性你弄的还是生灭

禅宗没有什么语言,他的问话就是实际,问在答处,答在...

老人的寿衣可否用戒衣代替

问: 法师您好,末学家母为七十七高龄在家居士,受五...

经典告诉你学佛后为什么倒霉了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五》: 是人今世恶业成就,或因贪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