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达照法师:真正的快乐和痛苦

达照法师  2011/04/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其实人生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凡是在古今中外人间社会上,出现的任何一件事情都是人生的事情,我们在生活的道路上所有的努力也都是围绕着人生去努力的。我们知道人生的现象,也就是命运和因果,事实上就是被惯性与业力在推动着往前走。佛法是相信有命运的,过去世所有的努力都会成为这一生的命,这一生所有的努力又会继续往前推进你的命。所以“命”是由过去世来的,而“运”是这一生努力的结果。

古人说:“算命算流年、抽签抽运气”。就是过去生的所有努力会影响到这一生,这一生的所有努力又会影响到将来。这就是业力与命运、因果与惯性的相似相续、不常不断。我们的生命就是由地水火风构造起来的一个机器,而推动机器的这个东西,我们现在告诉大家,它就是业力。但业力,又是由谁来创造的?

很多人在人生路上认识不到这种现象,所以有些人只相信命运,有些人只相信现在,不能统一起来。当对人生更深入地认识,我们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第一种是从不认识到不认识,就是从迷入迷。对人生的起心动念、喜怒哀乐,你不知道到底从哪里来、它有什么样的规律?第二种是从迷入觉。由于因缘聚合,遇到了佛法、遇到了善知识;或者看了古大德的著作;或者在特殊因缘下,观察周边发生的事情,对人生产生了深刻的认识,总结出了人生的经验。虽然过去是迷失的、不了解的,现在反过来成为一个觉者。第三种是从觉入迷。当然这个觉并不是究竟觉。比如说一个人小时候,他知道应该与人为善,应该认真、积极努力,把人生的方向把握在自利利他的和谐的心态上,但是由于成长的过程遇到了逆缘,因此从觉入迷,忘记了以前的那份善良、快乐。最后一种是从觉入觉。就是过去世有大善根,这一生没有忘记这个善根,在觉悟的道路上继续往前走。

这四种情况,大家可以对照一下自己。人生是一个机器,你如果运用不好,我看很多人,他的人生就是一个制造烦恼的机器,他所有的动力、追求,都围绕烦恼而展开;也有一些人,是一个智慧的机器,他在这个世界给自己、他人留下了一段美好的风光。

人生就是这样,由业力和因果的惯性来推动的。我们所作的努力都有共同性,就是不停地逃避,又不停地追求。小到一个家庭、一个团队,大到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无一例外都是要逃避一些东西,舍弃一些东西,然后去追求一些东西。逃避我们都认为是痛苦的东西,追求我们以为是快乐的东西。大家的起心动念都是在追求快乐、逃避痛苦上,却对生命的整体规律没有把握。所谓法界的原则,就是缘起的、因果的规则,无我性空的规则,对这个真理没有把握。而大家认为的快乐、痛苦往往又是颠倒的,常常会把快乐当成痛苦来处理,把痛苦当成快乐来处理。因此人世间互相之间不能包容,不能理解别人。

我们看看人生的路上的那些颠倒:比如杀生、吃肉、伤害众生,这个本身是痛苦的,但你去看看饭店,一天多少生灵被人吃掉了,他们还吃得津津有味,以为不这样简直就不像正常的人;吃素是正常的,不会伤害任何一个众生,但是他们觉得吃素实在是太苦了。这种现实的人生路上你争我夺带来的痛苦结果,往往是最初认识上的错误。

对自己内在的情绪也是这样。特别是对于很多修行的人,按照戒定慧的规则,有了禅定就会有智慧。当你心真的安定了,就不用愁吃、穿、住。但他就是要找一点小名堂,让自己烦恼烦恼,否则就不足以显示你的存在。事实上,你本来是快乐的,但你把快乐的信息错误地寄到痛苦的地址上了,所以你收到的是痛苦的结果。

有一位心理学家说:怎么治疗心理呢?就是把你的痛苦的情绪、信息,(比如打坐用功,静心、慈悲、布施,你觉得割肉一样难受)当一封信寄到一个快乐的地址上;又把你快乐的情绪、信息,(比如贪财、贪色、生气)寄到一个痛苦的地址上。

所以我们要舍弃和追求什么?大家要静下来思考一下。佛法告诉了我们正法的标准,就是要不伤害自己、也不伤害别人。伤害自己就是痛苦的,它不只是外在的表现行为,而是内在的觉受。所以佛法告诉我们,无论是自己还是他人,最好都不要伤害。但由于我们人生的颠倒、对于快乐和痛苦的位置的颠倒,做一件善事心里好像感觉挺难,所以就如佛经所说:修行好像爬高山一样很辛苦,不修行好像是走下坡路,你不用走,坐在那里自然就滚下去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达照法师文章列表

放下了才能得到,随缘了才能顺利

四瀑冲指的是生、老、病、死四苦。生苦,每个人都要出...

为何有时修善反而痛苦会加剧呢

这个地方问题来了,因果是隔代受报的,比方说,有些人...

苦也有五种功德

世界上所有的学问,和一切的科技发明,其实都在解决人...

不能悟得「空」,必然会起情绪变化

佛经中说四大苦空。这就是《八大人觉经》的第一觉四大...

转苦为乐

人世间有很多人都能够忍苦耐劳,即使在非常艰苦的生活...

走出忧郁与痛苦的四个步骤

据说,过去有一位高僧在学法的时候曾经向他的师父请教...

未必钱多乐便多,财多累己自招魔

隆莲法师虽身居庙宇,但对如今社会上物欲横流的种种现...

爱恨亲疏,这样的爱是一种交易

对亲友不能太执著 亲朋好友是因为各种因缘的积聚,在即...

达照法师:修行的用心处

经常遇到一些道友,首先就会问他们用功修行的用心处在...

达照法师:我们的心就是阿弥陀佛的心

对治病的时候,我们念阿弥陀佛要怎么样念呢?若有病生...

达照法师:情绪的轮回

除了生命现象的轮回外,其实更重要的是我们现实情绪上...

达照法师:自己有没有进步

你不是一直在修行吗?朋友,为何你说自己都没有进步?...

为什么要忍

生活难免遭遇各种各样逆境,面对这些人事,人多半会无...

善恶猕猴缘

佛陀带领弟子们在王舍城弘法时,弟子们心有所感地对佛...

一个「放」字千般哲理

有一种养心方法叫放下,擅画者留白,擅乐者留空。何时...

破除法执的相状

我们看看,讲到出世的圣人,佛陀也给他一些建议: 非明...

人为什么觉得心累呢

人之所以会心累,就是常常徘徊在坚持和放弃之间,举棋...

活着的水

仪山禅师有一天洗澡,水太热了,就呼唤一位年轻的弟子...

住持之道与待人之道

心定法师刚接任佛光山寺的住持不久,他告诉我一件事:...

念佛时一直想着其他事情,这个该怎么办

问: 师父,平时念佛的时候,我是上班回来,晚上坐下来...

懂得人生的四大控制

人成不成功,富不富有,从某种意义上取决于对自我的人...

秋季养生五状元

第一菜:莲藕 民间早有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