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达真堪布:修行人对财富的看法

达真堪布  2011/04/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作为一个修行人,我们不能贪图他人的财物,尤其是富人的财物。人家住别墅,自己也想住;人家开宝马,自己也想开。富人具足了很多拥有,那是他自己修来的福报,我们应该随喜,不应该嫉妒。自己也欲求这种生活方式,是不如法的。

世上有富裕的人,也肯定有贫穷的人,这很难平衡。因为缘起就是这样,万法就是这样,有高低、有好坏、有善恶。这个问题谁也解决不了,佛也解决不了,这是众生的业力。每个人都有业,有共业,有个业。我们都投生为人,都转生到中土,这是我们共同的业,也是共同的福报。但是生于中土的这些人,也有各自不同的福报,也在感受着不同的业果,过着不同的生活。各了各的缘分,各过各的日子,各尽各的责任,这是做人的标准,也是一个修行人应该保持的一种状态。

有的人非常有钱,但却非常吝啬,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舍不得花,非要过贫穷的日子,这也是错误的。既然你有这个缘分,有这个福报,也不应该吝啬不舍,一切随缘嘛,该了的要了。若是没有这个福报,没有这个缘分,也不强求,不用给自己增加压力,增加烦恼。过自己平平淡淡的日子,多好啊!人的一生的快乐,不是在房子上,不是在车上。你买一套房子,买一台车就幸福了?就解脱了?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了?

人一生的快乐和解脱,与这些物质没有直接的关系。从世间的角度来讲,若是你有很多的财富,也肯定会带来很多的烦恼与痛苦。从出世间的角度来讲,若是你太富有了,也会变成修行的障碍。现在很多人都想,为了上师三宝的事业,我得抓紧赚钱啊!我得买彩票啊!我要中奖啊!中了500万,我拿400万来做上师三宝的事业。如果你真正把钱拿到手,那个时候你肯定做不到。现在你发心挺好,但是你对钱的贪着还没有断除。钱真正拿到手了,那个时候你就舍不得了。

没有真正看破、放下,修行上没有殊胜的成就,没有一定的定力,这些财富不能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快乐和幸福,只能给我们带来烦恼与痛苦。如果你开悟了、证悟了、看破了、放下了,那个时候黄金和牛粪等同,手掌和虚空等同,那个时候是无碍的。之前是一种障碍,而且是最大的障碍。

佛讲一切都是因缘果报,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所以没有什么可自卑的,没有什么可骄傲的。有钱没钱一样,心态平等,这才是真正的解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宣化上人:群居守口,独坐防心

古德说:「善恶两条道。修的修,造的造。」的的确确是...

海涛法师《修行叮咛语》

1.闻法时,如果心念不集中,就好比把水倒入密闭的容器...

别把生命的能量,都消耗在享受上

修道如果懂了《黄帝内经》,你就会更加谦卑,知道自己...

【推荐】杀生为何短命,布施为何有福,这些都从哪里来

我讲一个小故事,把十行作总结,故事出自于坐花志果:...

难当的和尚 难得的清净信

我们不要把这修行信心看的很简单了,非常的重要,不可...

普贤十忍

在《华严经、十忍品》里,普贤为菩萨摩诃萨提出十忍,...

只有阴德才能福泽子孙后代

世间人对财富很追求,但是老子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从龙树菩萨的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在佛教的历史上,从印度到中国,对弘扬大乘佛教贡献最...

别做佛教的油子

想学佛就明明白白地学,有智慧地学,不要盲目地学,这...

这一世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佛在经中比喻,得到人身,就像往光滑的墙上撒豆子一样...

持戒后心有没有变清净柔软呢

持戒中,心变得柔软是最殊胜的。我们受持了很多戒律,...

让付出和奉献更有意义

在世间,为了暂时的利益、世间的安乐,我们可以不顾一...

学佛精进不起来怎么办

问: 学佛精进不起来怎么办? 索达吉堪布答: 噶当派...

将愤怒的垃圾转化成慈悲的花朵

懂得使用有机肥料的园丁一定不会丢掉垃圾,因为她需要...

至诚念佛,则杂念妄想悉渐消灭

原文: 念佛亦养气调神之法,亦参本来面目之法。何以言...

大悲经

大悲经卷第一 梵天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拘尸那...

圣严法师《忙得快乐,累得欢喜》

各行各业,凡是想成功的人,生活都十分忙碌,往往弄得...

生活在报恩的世界里

给遗弃你的人报恩吧,因为他教导了你应自立。 给伤害...

待人要退一步,爱人要宽一寸

学佛,一定要学得心在宁静中。能够如此,则普天之下的...

戒律和形式都不可少

伟大的佛陀在殊胜难得的宝贵佛经中,教我们要学会约束...

钱不要来得太快,也不要来得太多

世人苦,就苦在要追求一个好上。就想着,生意一直都很...

以孝亲之心礼诵,功德更大

【原文】: 令严临终,神识清爽,念佛而逝,可生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