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三种乐

2011/05/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乐和苦是相对的两面。乐的一面是天堂,苦的一面是地狱。人人都想追求上天堂,谁愿意走入地狱?可见喜欢乐的,不喜欢苦的,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可是我们平常碰到的乐事,多分是暂有还无的相对的快乐,终是不能永久保存的;那么怎么样才是真正的乐,永久的乐,绝对的乐呢?研究这一问题,要把乐分成三项来说:

一、人间五欲乐:世间的人认为最快乐的事,总括起来,不出五种:一是要钱财多,所谓“要钱不要命”;二是要妻妾美眷多,过着荒唐糜烂的生活;三是要名誉好,希望人人来恭维他;四是要吃得好,大吃而特吃,即使没得吃的,也要对屠门而大嚼;五是要睡得多,睡得舒服,漫无节制。这叫做财、色、名、食、睡的五欲,是世间人的所共同争取而要占有的;但争取时是苦的,占有了失去或坏了,又是苦的。所以是有快乐,是暂有还无的,不能永久的绝对的存在。

二、天上禅悦乐;佛经里把世间扩大为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共有二十八天,每一天有不同的天人,他们的饮食起居,生活习惯,以及寿命等等,也都有不同的分析。我们人住的这个世间叫做欲界,以五欲维持生命。这些五欲是粗重的俗欲,到欲界的六欲天上,这种粗重的俗欲,就渐渐微薄,渐渐眠伏,转变了另外的一种微妙的细欲,就是依精神上的静虚禅味而维持它们的生命。到色界的十八梵天,男女饮食的粗欲没有了,只有念贪爱光明形色也舍弃了,换来的是完全浸醉内心的禅悦生活。但这种禅悦的快乐,还是相对的不能持久的快乐,因定力一衰,苦的境界依旧浮起。所以佛经说:“纵使修到非非想,不及西方一去来”。

三、出世涅槃乐:涅槃是梵语,华译“圆寂”,是圆满一切智德,寂灭一切感染,达到不生不灭的绝对境界;但这是未证涅槃前的一种方便说法,真正进入涅槃,则境智冥合,能所双亡,不但生死这名不可得,就连涅槃之名也不可得了。因证悟的理境,是只堪自怡说,不可以言说的,所以这快乐是超然的,绝对的,永恒的存在。世间的欲乐固不足比拟。即天上的禅悦乐不能比拟,因佛说天地仍有轮回生死,虽有快乐,还是不能长久。惟有出世的涅槃,才是绝对的永恒的快乐所在。

佛世时代,有四个新学比丘,一天在讨论“世间以何为最快乐”的问题。甲说:“春情美景,百花争妍,身游其间,最为快乐”。乙说:“宗亲冥会,大吃特吃,最为快乐。”丙说:“多积财宝,富贵做人,最为快乐。”丁说:“妻妾满堂,夸耀乡里,最为快乐。”四人各执己见,争论不休,则刚被佛听见,就告诫他们道:“汝等学佛,未循正道修养,误以世法为乐!春景刚至,秋束摧残,有何快乐?胜会不常,盛筵易散,有何可乐,钱是五共(水浸、火烧、贼偷、子败、官没)之物,得来辛苦,散去忧虑,有何快乐?妻妾满堂,难免生怨死离,有何快乐?真正快乐,唯在解脱烦恼,证入涅槃!”

佛又说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个信佛的普安王,请了邻国四个国王来聚餐,讨论到世间以什么事为最快乐?甲王说:“旅游最快乐”;乙王说:“和爱人在一起听音乐最快乐”;丁王说:“有大权力,控制一切最快乐”;普安王说:“各位所说的都是痛苦之本,忧畏之源,不是真正的快乐;须知乐极生悲,乐为苦数,得势凌人,失势被辱;唯有信奉佛法,寂净无染,无欲无求,然后证道,才是人生第一乐事。”

涅槃虽是出世的快乐,但须修集世间的善因,才能达到出世的善果,不是希冀一死就可获得的。说涅槃的用意,是要我们省悟世界无常,改造自己的烦恼染污的身心,使成清净功德所聚的生命,那么涅槃的解脱之乐就会实现。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痛苦不是我们的全部

生命中充满痛苦,但它同时也充满了很多奇迹,像蓝天、...

找回生活中并不遥远的快乐

生活中,每个人都在追求快乐,然而如何才能追求到真正...

你原本就很快乐

一个有钱人,不知道怎么样找到快乐,于是背了一袋子金...

你为什么不快乐

找不到生活的意义: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曾说过,幸福不...

一切痛苦,都由只为自己而引起的

佛陀告诉我们:人的一切快乐,都是从利益他人中产生的...

人生如何才能快乐充实

网友:法师好!我压力很大,该怎么缓解?感觉总想骂人...

修无常观,破除对今生的爱取

前者思惟生死的过患,是改变对来生的爱取。而这里是改...

人生的苦与乐

每个人从一呱呱坠地,就开始了苦乐交织的人生。虽然人...

不作布施、不考虑后世的人非常可怜

不作布施、不考虑后世的人非常可怜,要知道,往昔的布...

你为什么就碰不到高僧

现在社会资讯发达,对修道人来是很不利的。大家都往别...

随顺世缘远离得失

我们禅修要有信心,不要被表面的平凡所迷惑,因为禅就...

布施时应避免的过患

我觉得很多城市里的人虽然具有慈悲心,常常都在行持布...

一代高僧古月禅师成就记

本典故系根据带古月禅师去出家的同参达本法师亲自宣说...

极乐世界的漏尽比丘

漏尽比丘的一个特点就是他证得人我空了,没我的观念了...

行医与学佛

人们在生病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医生、医药,在患者眼中,...

修行要了生死,不要做颠倒事

一个人生到世间上来,他是有他的标准的。给他吃的东西...

宏海法师:净土三资粮

(第一讲) 好,各位莲友大家上午吉祥,阿弥陀佛。 今...

为什么会被鬼神所扰

很多同修有被鬼神、一些异常现象所困扰的问题,比如鬼...

梦参老和尚:华严经梵行品

(梦参老和尚二○○四年讲于五台山普寿寺) 第一讲 我...

妄想本来是空的,清净本来是有的

我们经常忘掉我们心是清净的,所以一下子就被妄想牵着...

不能以通途的佛法,来衡量净土法门

问: 《楞严经》开示淫心不除,尘不可出,意为:五戒需...

拜佛时为什么要烧香点灯

香烛是象征心香和心光。因为众生和佛一样,本来有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