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惟有能忍才能止诤

2011/05/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有一次,佛陀在俱啖弥的地方说法的时候,弟子群中发生很强烈的争执,争执的人互不相让,佛陀就集合大众说教道:

“你们不要诤,用诤来止诤是不能止的;惟有能忍才能止诤。我希望你们都要尊重忍的德行。

过去憍萨弥国有一位国王,名叫长寿王,他的邻国波罗奈国的大王名叫梵豫王。有一天,梵豫王率领大军侵犯情萨弥国,长寿王也就领兵抵抗梵豫王。结果长寿王生擒活捉到梵豫王,而长寿王不但没有杀害梵豫王,他反而把他释放,并对他说:‘你的生死操在我的手中,我赦免你,你从今以后可不要再兴起战争。’梵豫王当时也很欢喜地叩谢,但他逃回国不久,又兴起大军要前来报仇雪恨。

长寿王心中就这样想:‘我虽然能够战胜他,但他不服输,我再战胜他,并不是难事,但是他的心中永远不服,而且战争是恶的行为。我要胜他,他也要胜我,我要加害他,他也要加害我。他为着要侵吞我的国土,使他和我的民众受苦,这是多么不值得呢?他即使要我的国,那么我让给他,不要战争,不要让我们的百姓受苦。长寿王有这样的想法,他就叫大臣把国事交给梵豫王管理,自己带领王后太子坐着车子,走向别的王城,隐藏起自己的身份。

长寿王把国事让给梵豫王以后,他和王后太子反而到梵豫王的国境之中生活。他改名换姓,穿起平民的服装,研究学问,学习技能,遍走各大都市,和颜悦色地用音乐舞蹈慰劳各地民众,把自己的太子寄给别人养育。

后来,梵豫王得悉情报,知道长寿王改名换姓潜在自己的城中,他即刻下令把长寿王逮捕,一般民众看到长寿王被捕都悲泣不能成声。长寿王的太子名叫长生童子,寄养在别处,聪明伶俐,通达百艺,闻悉父王被捕,他化装成樵夫,前来探望父王。长寿王见到自己的孩子,像没有发生什么似的对他说道:

‘忍!忍!这就是孝道!不能结怨的因果,要紧的是行慈悲的大愿。含凶、怀毒.、结恨、惹怨,种下万载的祸根,这不是我的孝子。你应该知道诸佛的慈悲,包容天地,怨亲都是平等。我寻道问真,舍身救众,尚且怕不能获得孝道,假若你来为我结怨报仇,行者与我相违的道,我无论怎样也不能准许你有如此的存心。你要记好我的话,你应该做我的孝子。’

长生童子知道父亲的心,不忍见父亲无辜地死去,他就逃人一座森林中躲避灾难。

波罗奈国全国的士绅豪族都很同情长寿王,希望能免去他无辜的罪。而梵豫王知道长寿王的人望,心中非常恐惧,因此他想到除去祸根,就下令把长寿王斩首。

长生童子知道父亲被害以后,在夜半的时候,偷偷地前来收尸,用香木藏着遗体,恳切至诚地为父亲祈祷冥福。

梵豫王知道长寿王有一位太子名叫长生童子,他恐惧长生童子前来报仇,满怀着怖畏的心,不能安眠,严厉地下令缉拿长生童子。

长生童子后来改姓化名进入迦尸城,成为一位有名的伎乐圣手,贵族豪门都很宠爱他。有一天,梵豫王看到时,王也很欢喜。就命他进宫侍奉左右,梵豫王很信用长生童于,护身的刀都交给长生童子执拿。

有一次,梵豫王出猎于山中,迷失路途,他和随从都失去联络,跟随在身边的只有长生童子。梵豫王寻找路途;寻找很久还不能寻到出路,他疲倦地时候就枕在长生童子的膝上闭目休息。

长生童子就在这个时候心下想道:‘这个恶王是一个无遗的昏君,他杀害我无罪的父亲,夺去我父王的国土,现在,他的生命在我的手中,真是天给我的方便,这正是给我报仇雪恨的千载难逢的机会。’

长生童子这么想后,他就拔刀想杀梵豫王,但是就在这一刹那,他记起父亲的遗训,他又把刀插进鞘中。此刻梵豫王已被惊醒,他对长生童子说道:‘啊!可怕!可怕!我在睡梦之中,恍惚见到长生童子来此报仇;他用刀砍去我的头。’

长生童子听梵豫王说后;慢言慢语地说道:

‘大王!你不要恐惧;我就是长生童子!老实告诉你’,当你在睡着的时候,我是想报仇的,但记起父亲的遗训,我又把刀收进鞘中了。”

梵豫王急忙问道: ‘你的父亲有什么遗训呢?’

长生童子把他父亲的遗训又说一次道:‘忍!忍!这就是孝,不要结怨的因果,怀着毒恨的心是方载祸患的根源!’

梵豫王像没有听懂似的问长生童子道:‘忍!忍!这是我知道的,但怀毒是万载祸患的根源是什么意思呢?’

长生童子回答说: ‘我杀大王,大王的臣子必定要杀我,我的臣子也必定要杀大王的臣子,这样杀来杀去,永远是轮转不止。若我原谅大王,大王原谅我,忍才是除祸根之源。’

梵豫王听后,万分地感激,他懊悔地喃喃自语道:‘我杀了圣者,我罪该万死!’他告诉长生童子,他此刻衷心地愿意把国家全让给他,但长生童子却很谦虚又庄重地说道: “大王的本国,是属于大王所有的,我父亲的国土你归还给我好了。”

梵豫王和长生童子就一起寻路回城。

路上很多梵豫王的大臣迎来,梵豫王向他们试探似的问道:“我问你们,假若你们相逢到长生童子的时候,怎么对付他?”

这些大臣,都一个个地回答说: “砍他的手!断他的头!送他的命!”

梵豫王指着身边的长生童子说道:‘这就是长生童子。’

大臣们非常惊奇,一个个都剑拔驽张,准备杀害长生童子。

‘不要动手!’梵豫王遏阻着,他把长生童子以德报怨的话一一讲给大臣们听,大臣们都很感动,梵豫王并吩咐以后无论是谁,不准对长生童子再怀恶意。

大臣们很悦服,回城进宫以后,梵豫王请长生童子香汤沐浴,以王者的服装为他穿戴,让出自己的宫殿,请长生童子坐在自己的金床之上,最后把自己的女儿许给长生童子为妻,派了很多的军队车马,护送长生童子回国。

诸比丘!你们听了此事,不知心中作何感想?情萨弥国的国王长寿王,自己行忍辱,俱有大慈悲的心,施恩惠给他的仇人,你们应该也这样去用功。你们以真心的信仰,背井离乡,割爱辞亲,未探讨宇宙的真理,求证人生的实相,你们就应该要行忍辱,赞叹忍辱,行慈悲,赞叹慈悲,将恩惠布施一切众生,宇宙中的实相是一体的,不应该有你我的争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人能百忍自无忧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脾气粗暴,动不动就大发雷霆。有...

有人激你逼你,正是修行时

我常常告诉自己,在藏区的那种环境中,大家都恭维你,...

耐得住才能成就大器

记得过去有一部日本影片,内容描述孙悟空修行的过程。...

忍辱波罗密

【须菩提。忍辱波罗密。如来说非忍辱波罗密。是名忍辱...

遗忘别人的「不好」

生活中,总有一些事情需要我们牢记于心头,而又有另外...

帝释桓因修忍辱

过去,天人和阿修罗们常常为了争夺酒色而征战,这天,...

安忍苦不剧,复能成大利

现在还讲修承受痛苦之安忍。我们在漫长轮回中遭受过各...

常行堪忍者,于当来世无多怨敌有多喜乐

世人都知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可...

阿罗汉身具胜香的因缘

佛陀涅槃百年后的印度,崛起了强盛的孔雀王朝。其国君...

香花与臭鱼

在佛经中说到一段譬喻,一群捕鱼之人,一天,卖鱼以后...

体验什么叫作「贫穷」

一位亿万富豪想让他的儿子体验什么叫作「贫穷」,于是...

未及害彼,返自害己

秋收之后,毗弥好整以暇地坐在庭院里为小狗抓跳蚤。悄...

见坏法者能呵责,当知是人真佛子

在现实生活当中,有很多信仰者陷入了一个误区,什么样...

最殊胜、最有效果的供养

一直以来有善士发短信、邮件和打电话表示愿意供养我,...

圆觉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当金苹果向你飘来

张三去一口深井挑水,忽然有一只光彩夺目的金苹果飘来...

【推荐】会性法师:在一切境界中不要忘记念佛

关于念佛,我们从静的时候学起,就是说:安静的时候会...

劝人不可遽指其过,必须先美其长

凡劝人不可遽指其过,必须先美其长。盖人喜则言易入,...

每天拜佛的重要性

我们每天修行,必须要有一段时间来礼佛。礼佛一方面降...

当代高僧——广钦老和尚

广钦老和尚生于清光绪十八年(西元一八九二年)农历十月...

即使珍宝如雨下,欲望仍无法满足

有一次,佛陀在憍萨罗国首都舍卫城游化,住在城南的祇...

宣化上人:不要侵损常住

这个常住,就是寺院。什么叫「侵损常住」呢?侵损常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