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心灵的解放

阿姜查  2011/05/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一、在你说任何话之前,先问问你自己,是否必要;若是不必要,就别说。这是训练心的第一步——因为如果你无法对自己的嘴巴有任何的控制,你又如何能期望对你的心有任何控制呢?

二、从前有两只天鹅,它们喜欢停栖在一个池塘边喝水。一段时间过后,它们与住在这池塘里的一只乌龟成为好朋友,它们经常讲述飞行在天空所看到的美妙事物。乌龟感到十分沮丧,因为它知道它永远也没有机会飞上天空,看到那么广阔的世界。天鹅安慰它说:“嗨,那没问题,我们有机会带你上去看看吧。”于是它们取了一根树枝:两只天鹅分别衔着树枝的两端,而它们叫乌龟用嘴巴衔住中间。一切准备就绪。它们一再提醒乌龟千万别开口讲话,然后,便飞了起来。

在遨游天空时,乌龟看到了许多连做梦都未曾见过的事物,它开心极了。可是,当它们飞过一座村落,被一些玩童看到了,他们大声惊叫:“看啊!天鹅带着一只乌龟呀!天鹅带着一只乌龟呀!”这时,乌龟愤愤不平,它想到一个强烈的反驳:“不!是乌龟带着天鹅!”但,就在它张嘴说话的当儿,却立刻掉落到地上死了。

我喜欢以这故事提醒人们:当你进入高位时,留意你的嘴巴。

三、我们一出生便宣判了会死,只是不知道何时将轮到我们。因此,不要以为来日方长,就开始吧,在你仍然有机会之时,尽量发扬你所有的美德。

四、一位年轻人,正与我讨论到第五条不饮酒的戒:“由于大多数人在喝酒时失去正念,所以佛陀禁酒,是吧?但是如果你留心地喝,那无妨,是不是呢?师父!”“如果你真的留心,”他回答:“在一开始你就不会喝!”

五、曼谷有份杂志大力吹嘘一位用定力治疗疾病的禅修者,并提及他如何被我证明已达到禅那的境地。这听起来不像是我的作风。但在杂志刊后不久,很多人来到寺里,希望我像这人一样,能透过打坐治疗疾病。有位妇人问他可否治疗肾脏病,他回答:“我只治疗一种病,心的病!”

六、无论你失去什么,就让它失去;但千万别失去了心。

七、如果他们拿走了你的东西,告诉自己,就当那是一件礼物吧!否则,仇恨将无止息;他们拿走你的东西,好过你拿来他们的东西。

八、如果它真是你的,不管怎样,它必然会随你留着;如果它真的不是你的,为什么还要拼命去获得呢?

九、有位学生来对我抱怨说,她已经禅坐了好几年,却仍然没有成功得到什么。我立即回答:“你别禅坐想‘得到’什么东西,你禅坐去放下吧!”

十、修行的目的是使心清净,所有其它的事都只不过是游戏和娱乐罢了!

十一、了解的人,不受苦,不了解的人,就是受苦的人。只要有五蕴,就必须受苦,但如果你真的了解到了,你可以过得自在。

十二、无论什么死,让它死;但别让心也死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智谕法师:念佛贵在调心

念佛贵在调心,不在念多,念少,念快,念慢。 大家要...

相由心生可以实例证明

现在我们知道了,外界其实跟我们晚上做的梦,梦里看到...

修一切法门都离不开观心

说到开示,讲来讲去,都是剩语,因为讲不出什么新鲜的...

解脱的状态

什么叫解脱?就是永远地解脱烦恼,解脱痛苦。我们有时...

佛说解忧经

稽首归依正等觉  能度无边大苦海  恒以甘露润群生...

佛教的环保思想

如果将环境污染比作地球的一场疾病,在病来如山倒的今...

既然万法唯心造,为何世界不能由我造

什么是万法唯心造? 如果简单解释万法唯心造的意思,就...

不是法门有问题,是操作的心有问题

这个地方我们分成两块来说明:第一个,先讲什么是佛陀...

人生十二悟

一悟:苦也罢,乐也罢,酸甜从来拌苦辣,笑口常开大丈...

休念功名唯念佛,但忧道业勿忧贫

少年顷刻老还衰,须信无常日夜催。 九十六家邪智慧,百...

唯有佛法能超越生死

生命的真相是无尽的轮回 人们在世间奋斗几十年,虽能拥...

此一心法,诸佛成道之本

觉树根株。教门头首。 此一心法。诸佛成道之本。菩萨悟...

虽为俗人不染世乐,梵行高远慈悲一切

【第七觉悟:五欲过患。虽为俗人,不染世乐;常念三衣...

七字诗句说出了我们的本来面目

唐朝有一位叫乐休的禅师,曾经作过这样一首诗: 几见春...

念佛病愈,誓往西方

二?一二年,末学经朋友介绍相信佛法。现在想来,自己...

【推荐】一言折尽平生福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有一次他跟学生出游,路旁...

千万不要让你不经意的话成为咒语

中国的古话:为人莫做亏心事,举头三尺有神明。暗室亏...

星云大师《修学华严的利益》

修学华严宗,或受持《华严经》,能得到诸多利益,所谓...

用人取其长,教人责其短

我们今天觉得是人家的短,很可能我们也会看错。《弟子...

出家与行使孝道之间是否矛盾

问: 中国受儒家文化颇深,儒家孝道中不孝有三,无后...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摩伽陀国无垢园宝光明池中,...

佛教慈悲观与道德教育

一、当前急需佛教的慈悲观 在座的很多人,对佛教也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