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圣印法师:受三皈依的态度

2011/05/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三皈依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我认为这必须发十种心。

第一、信仰心:信佛有大智慧,有大福德,天上天下,无能过者;是三界的导师,四生的慈父。信法是佛所说,是一切贤圣之所修学,可以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超凡入圣,是暗室的明灯,久病的良药。信僧是佛弟子,是住持佛法,教诫众生,於三宝所,深信不疑。这就叫做信仰心。

第二、希有心:诸佛出世,如灵瑞华,时乃一现;无上妙法,百千万亿劫当中难得遇上。我现在既值佛法,当生难遇之想,希有之心。佛经上说:“人离恶道,得为人难……既得为男,六根完具难;六根既具,生中国难;既生中国,值佛世难;既值佛世,遇道者难;既得遇道,兴信心难。”知道佛、法、僧三宝难得值遇,叫做希有心。

第三、欢喜心:那样难遇的佛、法、僧三宝都遇上了,况且诸根不缺,因缘具足,可以修行,依此修行将来可以离一切苦、得一切乐。如饥渴得饮食,疾病遇医药,心生欢喜,感激庆幸,这就是欢喜心 。

第四、殷重心:受三皈依时候,感觉到这是件极为重大的事,因为百千万劫已来,未曾皈依三宝,以致常在轮回生死,受种种苦。今天受三皈,便是为超凡入圣、离苦得乐,奠定了巩固的基础,这是百千万劫已来所没有经历过的事。因此对受三皈郑重将事,丝毫都不敢怠忽,这叫做殷重心。

第五、真实心:受三皈依,是为了离苦得乐,为了自他成佛,并不是为了要人家赞许,也不是为了要有其他什么作用,更不是随随便便就跟人家跑。从动机上考察,必使诚实无妄,这叫做真实心。

第六、坚固心:既受了三皈依,就要一心一意坚固受持,无论是在任何环境之下,都不得中途改信外道,也不得以无记心,忘却了三皈依。这样坚固受持,不退不失,叫做坚固心。

第七、清净心:既受三皈就是正式的佛教徒,从此应该断一切恶、修一切善。凡有贪、嗔、痴等种种意恶,杀、盗、邪淫等种种身恶,妄言、绮语、两古、恶口等种种口恶,都必须忏除净尽,并且还要念佛求生净土;令身心清净,没有一切障碍,这叫做清净心。

第八、智慧心:既受三皈依,实行断恶修善,念佛求生净土,已是潜通佛智,暗合道妙。如果能更追一步对於三皈依的理论,如四教六即之谈,同体别相之义,明白通畅;转凡夫、外道的知见为佛知见,适叫做智慧心。

第九、永恒心:受了三皈依,是要尽形寿来受持的。其实这还是方便的说法,受三皈依,是要尽未来际受持的。自从初受三皈依,中间经过三阿僧祗劫,直至成佛,在这样的长时期中,终不为天魔外道之所惑乱,叫做永恒心。

第十、广大心:受三皈依,不但为了自己离苦得乐、超凡入圣,更是为要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超凡入圣。所以,自己受三皈依,也要教一切众生受三皈依。这还不算,还要教一切众生都能断恶修善、念佛求生净土,究竟离一切苦、得一切乐。自己发这样的广大心,也要教一切众生发广大心。这样才能够使佛种不断、法种不断、僧种不断。不过这是大菩萨的发心,初学佛的人一时恐怕很难做到,但决不可不知,也不可不随分修学。

用以上的态度,也即是发如此十心来受三皈的话,可说真正受了三皈依,算是真正的如来弟子、佛教徒。

最后,奉劝有缘读到适本小册子的读者,从此笃敬三宝、信仰三宝,做个光荣的三宝弟子,真实的佛教徒。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心外无别佛,佛外无别心

马祖一日谓众曰:汝等诸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

要照顾自己的心,不要在意外面的境界

我们这个色身会生老病死,终有一天要丢弃,是没有用的...

保持一颗自在的心

作为出家人,有时候为了弘法,常常奔波,迎来送往,电...

入清凉境除热恼心

在夏三月中,夏至一过便是一年中最炎热的三伏天了。人...

为什么要给心灵背负重担

曾经看过一幅漫画,名字叫《新进化论》,漫画分两部分...

越追求物质享受,心就越散漫

现在高科技,电脑,尤其是手机,可以上网。我看到许多...

达真堪布:布施时不要存不清净心

我们现在在建佛学院和实修中心,但是我从来都没有跟大...

净土宗的「一心不乱」

一心不乱,是净业行人常常见到的一个名词。原文出处,...

放生前应注意以下几点

放生是佛教慈悲的体现,是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体现的...

放下身心世界,即是大布施

布施是梵语「檀那」的音译,意译为财施、施颂。即以慈...

太虚大师《由三种所依显念佛胜义》

佛法在离言自证,本无可以宣说的文字语言。而佛以方便...

输什么也不能输了好心情

生活本身就是就是一种承受,承受痛苦;承受幸福;承受...

每天念经拜佛为何还是烦恼

很多时候我们是把修行的 外相当成修行本身而不自知。...

日日增上解脱生老病死

生老病死是每个人最大的无奈,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诚哉在我,不关业障事

参禅人,第一要守清规,方能参禅。 清规者,公正清严为...

多吃红薯有6个好处

甘薯(红薯)的营养价值超乎想象。根据美国农业部国家营...

十八罗汉

在佛教经典记载中,原是十六罗汉,罗汉即阿罗汉的简称...

欲修净土佛国者,当发大愿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讲《西方合论》第九修持门中...

从医学角度谈临终三要

在医院重症监护室(ICU)中,接触最多的莫过于生死别离...

身上带这个咒,一切灾害毒害皆不能害

【阿难。若诸世界。随所国土。所有众生。随国所生。桦...

为什么出家人都姓释

为什么出家人都姓释? 这是从东晋时代,有一位叫道安...

三界导师,四生慈父,人天教主,三类化身

问: 三界导师、四生慈父、人天教主、三类化身如何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