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太虚大师《由三种所依显念佛胜义》

太虚大师  2010/06/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佛法在离言自证,本无可以宣说的文字语言。而佛以方便利人故说法,则法法皆显不思议理,随举一句一偈,皆可总持全体佛法,无欠无缺。现在即举出三句义,对佛法全体作概略的说明:

一 迷悟依-真如

诸佛朗然大觉,明见性真,超九界之苦海,登佛地之彼岸,悟也;众生无明颠倒,背觉合尘,昧万善之净行,逐三途而流转,迷也。然迷之与悟,果何所据而判定耶?心经云:“诸法空相”;法华云:“诸法实相”;诸经云:“真如法性”;或云:“一真法界”;这即是判定迷悟的所在。因真如法性,为迷悟之所依,迷此真如法性,沦为凡夫,悟此真如法性,即成圣者。因此、举一真如,便可以判定迷悟。

复次、迷悟的关键虽同在真如,然迷迷、悟悟,亦各自有其程度的浅深。如同在六道众生的人道,无始以来,和他道众生一样的沉迷不觉,但现前若是闻了佛法,起了一种新的信解,便从迷中有了觉悟;回顾地狱道等的众生,自然超胜;可是与天道众生一比较,悟的程度又觉不如了。迷的程度既有深浅,悟的程度亦有深浅,人的悟非天的悟,乃至菩萨的悟非佛的悟。

严格地说,迷悟的出发点是在人道,由人道而上天道乃至声闻、辟支,都是从迷人悟。再推而上之,由菩萨至佛,亦可谓从悟入悟。若由人道而下之,即是从悟入迷;至于三途辗转,那就从迷入迷了。

明迷悟依,知人类为迷悟的出发点,所以我们人类,应该如何珍重人生,莫令空过!

二 因果依-藏识

藏识、就是通常所谓的本心或本识。因此心识中含藏一切诸法的种子,为一切诸法生起和长成的根本。由种子藏识的因,变成现行诸识的果;复由现行转识的因,熏成种子藏识的果。因因、果果,果果、因因,互相辗转,是亲因缘。故谈真正彻底的因果,即在于此,离此而谈因果,皆非彻底和正确。

又、藏识所以为因果依,因此识无始以来,刹那生灭而连续不断。显明的说,我们现在所作的业因或善或恶,如何能连续保持不失而感受将来或善或恶的业果呢?这就是因藏识中有含藏保持此或善或恶的诸法种子的功能,至将来业力成熟而增盛,便自然地由此识感到异熟果报之体,变现根身,器界。此不但众生所感染的异熟报体是此识,即佛由转识成智所感的妙净报体,亦是此识;同时、还由此变现清净的根身和器界。因此、藏识不但为因之所依,亦为果之所依也。

法界诸法,若依若正,或圣或凡,皆不出因果,而若因若果皆依藏识,故从藏识说明因果,即可总摄若有漏若无漏的世出世间诸法矣。所以、诸经论中阐发唯识教义,亦即由此藏识说明。由此识中现藏善染种子的因,感受未来善染现行的果,所谓“纵经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知恶因恶果之可畏,应如何修习善因以求善果!

三 染净依-意根

不净之法谓之染,即为我法二执,烦恼、所知二障所蔽染之诸法;反之破二执,断二障,由摩诃般若大智慧所显所成之诸法,谓之曰净。

所谓二执、二障之染法,本通前六识上所造之业,即破断此执障的功能,亦由于六识闻法修行开发智慧之力也。然染净之总枢,又不能不在笫七之染污意根,由意根之染污,使余识不能清净,即起清净之法,亦被其染污而不纯净;须转染污意根成平等性智的清净意根,方成为清净般若的智慧,伏断执障。可知染净之权衡,操于意根,意根染则诸法染,意根净则诸法净了。

明染净依,即知众生病源之所在,在于染污意根,二执二障所宅故;而对治之药,即是修习摩诃般若的二空智慧,由二空智慧现起,二执二障次第伏断,菩提涅槃自得圆成矣。

由前三种所依,各自皆能总持佛法,而以三种综合包摄整个佛法,尤为详尽。

复次、亦可由此三种所依阐明念佛之义。一、迷悟依的真如法性,证悟实现时,就是佛的法身;故念此即念佛的法身。二、因果依的藏识,转成四智相应清净八识的无垢庵摩罗识时,就是圆满报身──自受用身佛。三、染净依的第七意根,转成平等性等三智相应前七识时,就现起应化身佛──他受用及变化;故念此亦即可念应化身佛。由三种所依总显佛之三身,则念佛即可于一念之中具念三身佛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太虚大师文章列表

一心不乱和念佛三昧的区别是什么

问: 念佛到一心不乱和念佛三昧的区别是什么? 大安法...

信愿行三资粮和念佛的方法

诸位善知识,今天奉家师慈老的面谕,与诸位结缘,并请...

怎样让弥陀对我们的加持力达到最高

佛法的因缘观,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说:第一个,你自身...

十念记数念佛方法

光近来得一摄心念佛方法,若已成片,固不须此。若未成...

圣严法师《念佛禅七开示精华录》

念佛也是禅 念佛,通常被认为是净土法门,为什么成了...

心净则国土净,为何还要跑到极乐世界

多少人自以为是,说心净则国土净,当下就是净土啊,何...

圣严法师《莲池大师的净土思想》

我们知道,清凉澄观是将禅宗摄于顿教的,莲池大师为标...

【推荐】全家人往生西方,成为真正的净土眷属

陈性良,字锡周,是印光法师的在家弟子,与印光法师因...

走出忧郁与痛苦的四个步骤

据说,过去有一位高僧在学法的时候曾经向他的师父请教...

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我记起在《大宝积经普明菩萨会》中有一段非常美丽动人...

年轻就发财得势是不吉祥的

年轻就发财,就得势,是不吉祥的。许多人就喜欢年轻发...

拾起是幸,放下是福

佛曰:非已之物对你并非吉兆。 禅者有言:行在路上,...

犯戒有五衰耗

佛说凡人犯戒,有五衰耗。何谓为五? 一者求财,所愿...

事业的成功与否跟因果有关联性吗

问: 我是一名本科应届毕业生,最近一年来,看到身边很...

怎样分辨肉体病和冤亲债主的病

问: 请问法师,怎么分辨病人的肉体病和冤亲债主病,...

谁偷了摩尼宝珠

一位威仪庠序的比丘沿路托钵,来到穿珠师的家门口,技...

外在的困难是历练成长的助缘

无论是人类还是其他动物,都有一个共同的本能离苦得乐...

地藏法门简易修法

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

如何保持当初学佛的热情

问: 学佛一段时间了,好像并没有什么感应,信心也没...

使生疏的佛号变熟悉

念佛的功夫来自于不断的熏习。如果不念佛,我们每天的...

不知足就是苦,能知足就是乐

人就怕不知足,不知足就是苦,能知足就是乐。所谓知足...

佟大为:我有一颗信佛的心

时隔多年再见佟大为,感觉他依然如出道时一样年青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