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出世与入世

2011/05/3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无相禅师行脚时,口渴寻水,这时看到一个青年在池塘里打水车,禅师便向青年要了杯水喝。

青年以一种羡慕的口吻说:“禅师,如果有一天我能看破红尘,我一定会和你一样出家学道,不过,我出家后不会像你一样四处行脚,居无定所,我会找一个隐居的地方,好好参禅打坐,而再不抛头露面。”

禅师含笑问到:“那你什么时候能看破红尘呢?”

青年答道:“我们这个地方就我最了解水车的性能了,全村的人都以此为主要水源,如果有人能接替我照顾水车,无牵无挂,我就可以出家了,走自己的路了。”

禅师问到:“你最了解水车,我问你,水车全部浸在水底,或完全的离开水面又会怎样呢?”

青年答道:“水车是靠下半部置于水中,上半部逆流而转的原理来工作的,如把水车全部浸在水里,不但不能转动,还有被水冲走的危险,同样,水车放在空中,水又何来?”

禅师笑道:“水车和水流的关系不正说明了人与世间的关系吗?如果一个人完全入世,纵身江湖,难免不会被滚滚红尘的潮流冲走,倘若全然出世,自命清高,不与世间来往,则人生必是漂浮无根,同样,一个修道的人,要出入得宜,既不袖手旁观,也不投身粉碎。出家光看破红尘还是不够,更要发度众生的宏愿才好。出世入世两者并立,这才是为人处世和出家学道应该持有的态度。”

青年顿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受菩萨戒的居士,能为儿女求婚姻吗

问: 弟子是受了菩萨戒的在家居士,想为儿女求婚姻,这...

有修行,才是真正的福报

能获最胜乐,大家对此要好好想想,真的。不要再这样想...

待人处世的「三好四给五和」

三好: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 四给:给人信心、给...

善调身心,知所进退

第一个,从破恶的角度叫作擐甲精进。就是一般我们对于...

重病患者可以出家为僧吗

一位微博上的网友问了我一个问题:重病患者可以出家为...

修六念法门,把念头安住于正见

我们讲念佛、念法、念僧,我们是念自、念私、念怨。念...

发心的重要性

修任何法都要注意三个方面,修任何法门都好,首先是发...

真实办道方能获得法益

往昔古人参访善知识,动辄需跋山涉水数月,艰辛之至。...

帝释桓因修忍辱

过去,天人和阿修罗们常常为了争夺酒色而征战,这天,...

与其怨天尤人,不如点燃心灵之灯

一位出身贫寒的农家小姑娘,常常暗自羡慕那些生活富裕...

已伸不收

隐峰和尚是马祖禅师的弟子。有一天,隐峰和尚推车从一...

印光大师在报国寺闭关的故事

面对佛教衰微、人伦败坏,天灾人祸频繁,人民水深火热...

证严法师《在人群中修行》

我们应该要时时警惕,知道自己是很渺小的一个人,进而...

济群法师:在浮躁时代中寻找调心之道

很多人都在说,今天是一个浮躁的时代。这种浮躁表现在...

恶心的果报

从前,舍卫城的施主们供养僧众斋食时,首先供僧,然后...

宏海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讲) 好,诸位,我们一起合掌。 还是依旧,先念...

地藏菩萨修行的时间,比这些大菩萨都久

《大佛顶首楞严经》这样说,念六十二亿菩萨的圣号,乃...

心外焚香求福了不可得

在达摩祖师《观心论》这部书里面(这个论,相传是达摩...

嫉者,殉自名利不耐他荣

随烦恼二十:言嫉者,殉自名利,不耐他荣,妒忌为性。...

蔡礼旭老师:孩子虚荣怎么办

孩子虚荣是结果 原因在哪里 我们为人长者的价值观是...

舍利弗的牛脾气

佛陀弟子中,舍利佛是智慧第一的尊者,但他也有顽固的...

为什么有的人一生尽享福

要富贵得先修供养,不布施怎么感果呢?为什么今生有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