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印光大师:药师法门仪轨

印光大师  2011/06/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欲修持药师如来法门者,应供药师如来像。上海佛学书局有石印彩色之像,可以供奉,宜装入玻璃镜中。供像之处,不可在卧室。若不得已,在卧室中供奉者,睡眠之时,宜以净布覆盖像上。

药师经,供于桌上。不读诵时,宜以净布覆盖。

供佛像之室内,须十分洁净,每日宜扫地,并常常拂试桌子。

供佛之香,须择上等有香气者。

供佛之花,须择开放圆满者,若稍残萎,即除去。花瓶之水,宜每日更换。若无鲜花时,可用纸制者代之。

此外如供净水供食物等,随各人意。但所供食物,须人可食者乃供之,若未熟之水果及未烹调之蔬菜等皆不可供。

以上所举之供物,应于礼佛之前预先供好。凡在佛前供物或礼佛时,必须先洗手漱口。 此外如能悬幡燃灯尤善,无者亦可。

以下略述修持课仪,分为七门。其中礼敬赞叹供养回向发愿,必须行之。诵经持名持咒,可随己意,或惟修二法,或仅修一法,皆可。

一、礼敬

十方三宝一拜,或分礼佛法僧三拜。本师释迦牟尼佛一拜。药师琉璃光如来三拜。此外若欲多拜,或兼礼敬其他佛菩萨者,随己意增加。 礼敬之时,须至诚恭敬,缓缓拜起。万不可匆忙。宁可少拜,不可草率。

二、赞叹

礼敬既毕,于佛前长跪合掌,唱赞偈云:

“归命满月界 净妙琉璃尊法药救人天 因中十二愿慈悲弘誓广 愿度诸含生我今申赞扬 志心头面礼”

以上赞偈出自药师如来消灾除难念诵仪轨。唱赞之时,声宜迟缓,宜庄重。

三、供养

赞叹既毕,于佛前长跪合掌,唱供养偈云:

“愿此香花云 遍满十方界一一诸佛土 无量香庄严具足菩萨道 成就如来香”

供养毕,或随己意增诵忏悔文,或可略之。

四、诵药师经

字音不可讹误,宜详考之。

诵经时,或跪或立或坐或经行皆可。

五、持名

先唱赞偈云:

“药师如来琉璃光 焰网庄严无等伦 无边行愿利有情 各遂所求皆不退”

然后念“南无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琉璃光如来”一声后再持念“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一百零八遍。若欲多念者,随意。

六、持药师咒

或据经中译音持念,或别依师学梵文原音持念,皆可。

或念全咒一百八遍。或先念全咒七遍,继念心咒一百八遍,后复念全咒七遍。心咒者,即是咒中唵字以下之文。

未经密宗阿阇黎传授,不可结手印。擅结者,有大罪。

持咒时,不宜大声,惟令自己耳中得闻。

持咒时,以坐为正式,或经行亦可。

七、回向发愿

回向与发愿大同,故今并举。其稍异者,回向须先修功德,再以此功德回向,惟愿如何云云。若先未作功德者,仅可云发愿也。

回向发愿,为修持者最切要之事。若不回向,则前所修之功德,无所归趣。今修持药师如来法门者,回向之愿,各随己意。凡药师经中所载者,皆可发之,应详阅经文,自适其宜可耳。

以上所述之修持课仪,每日行一次或二次三次。必须至心诚恳,未可潦草塞责。印光老法师云:有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有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吾人修持药师如来法门者,应深味斯言,以自求多福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药师灌顶真言的功德

「药师灌顶真言」是出自《药师琉璃光本愿功德经》。药...

放生的三个程序

中国汉传佛教寺院在长期的放生法会中形成了独特的《放...

能令世与出世间圆满的药师法门

清朝时候,顺治皇帝的国师玉琳国师,他就很赞叹药师法...

药师法门的八大方便

第一个是闻名脱离三恶趣苦。能够闻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

寺院过堂仪轨及意义

在斋堂里,不可在中堂走动,保持安静,关闭手机,端身...

天台宗传法仪轨

一、迎师 传法时至,鸣钟三下。诸师及观礼随喜者齐集法...

消灾延寿,相貌圆满,辩才无碍……这尊佛都能满愿

农历九月二十九日是药师佛圣诞日,关于药师佛的大愿及...

冥阳两利的《药师经》

大多数佛教徒都知道地藏经是一部冥阳两利的佛经;其实...

临终三大要讲记(印光大师文钞选编)

【世间最可惨者,莫甚于死,而且举世之人,无一能幸免...

为何弥陀一身能接引百千万亿众生

原文: 或曰:阿弥陀佛,安居极乐。十方世界,无量无边...

习气少一分,即工夫进一分

原文: 修行之要,在于对治烦恼习气。习气少一分,即工...

净土法门为诸法之归宿

原文: 净土法门,为诸法之归宿。犹如大海,尽世间所有...

女人补血的最佳时间与食物

月经过后七天内是补血的黄金期 根据中医的说法,女性...

短短的六个字,把修行的方法都告诉我们

二佛神咒里面有勤转念,证菩提这两句话。虽然只是短短...

如何择法择师

问: 如何择法择师? 智慧法师答: 《瑜伽师地论》里...

菩萨八法

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中重点指出八所以,即我们之所以...

自我疗法清五毒

要想身体好,排毒不可少,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排...

人间三千事,淡然一笑间

一、胸襟决定器量,境界决定高下。人心就像一个容器,...

幸福,人人平等都具有的

贪婪者烦忧,知足者常乐。如果人生是一粒沙,欲望就是...

寺院过堂仪轨及意义

在斋堂里,不可在中堂走动,保持安静,关闭手机,端身...

宽恕别人给你带来的12种好处

人的心病从什么地方来?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无法宽恕他...

净业行人的戒律观

戒定慧是大乘通途教法的这种三无漏学,戒又叫毗尼,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