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济群法师:如何看待欲望

济群法师  2011/07/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问:如何看待欲望?欲望不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吗?

济群法师答:自古以来,无论是世间道德还是出世间宗教,大多对欲望持否定态度。宋明理学甚至将欲望和道德对立起来,提出“灭人欲,存天理”的主张。而以佛法观点来看,欲望从伦理角度可分为善、恶、无记三性。其中,善的欲望需要发扬,恶的欲望需要压抑,而那些非善非恶的欲望,本身虽没什么过患,一旦和烦恼相应,就会介入恶的成分而变质。

科技的发展,给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同时也使人类欲望随之不断升级,造成很多新的社会问题。现代青年奉行能挣会花的生活原则:拼命地挣钱,拼命地花钱。看起来,似乎是工作、享乐两不误。但我们想过没有,我们在享乐中花掉的是什么?花掉的是我们的生命!因为挣钱是要花时间的,而时间就是生命。

其实,人的基本生活可以非常简单。我们今天的很多需要,并不是生存的真正需要,只是我们为满足攀比心而产生的需要。或者说,是社会使我们产生的需要。社会要求你有舒适的住宅,要求你有符合身分的服饰,要求你一掷千金。今天的人活得很累,因为我们还有面子和虚荣需要去照顾,我们已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彻底迷失了方向。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在物质空前丰富的今天,我们没有因此活得轻松,相反,我们比以往更累。当我们面对一桌丰盛菜肴时,味觉已完全被它们麻痹;当我们面对灯火辉煌的街道时,视觉已完全被它们扰乱……我们用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挣钱,结果,只是享受了一些我们本可以不需要的东西。这样的交换,到底值得吗?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济群法师文章列表

日行一善能避祸吗

问: 日行一善既得福,又能长寿。那么能避祸吗? 方海...

别人做恶我们依然行善,这就叫信仰

问: 我妈妈是个非常虔诚的佛教徒,十多年前就开始给...

圣严法师:爱情为什么会变的这样恐怖?

问: 有的人和情人分手,会带着刀子去谈判,想要杀人...

上香是上一支还是上三支

问: 上香上一支?还是上三支?还有红香和黄香,上哪...

怎样面对「无常」所带来的种种痛苦

问: 法师,我们怎么去理解无常呢?怎么去面对无常所带...

大安法师:阿弥陀佛的阿(a)念成(o)可以吗

问: 阿弥陀佛的阿字念成ō可不可以呢? 大安法师答:...

「带新业」可以往生吗

问: 请问法师,带新业可以往生吗? 大安法师答: 关...

亲人临终不愿往生,该如何劝导

问: 我的亲人已经到了生命的最后阶段,亲人并没有求...

济群法师《戒律的名称及作用》

学习戒律,首先要了解这一名称的内涵。为什么叫戒律?...

学佛会越学越清高吗

问: 学佛会越学越清高吗? 济群法师答: 为什么有些...

没有风险的投资

布施,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施舍。《摄大乘论》云:又能...

《六祖坛经》的般若思想

禅宗由达摩传入中国之初,以《楞伽》印心。自四祖后,...

黄帝与牧童

《庄子》中有一篇文章,其中一段是叙述黄帝问路的故事...

如是因,如是果,如是报

有一位高僧行脚于各个寺院、去礼拜参访。有一回,他来...

印祖对青少年的教诲

人之一生成败,皆在年幼时栽培与因循所致。汝已成童,...

第一个礼拜佛陀的人

在佛的弟子里面,须菩提是获得无诤三昧最优秀的人,名...

谁动了我的这潭水

今天这个世界,为什么有那么多问题?物质条件日益改善...

不要贪恋世间生灭的福报

过去,波斯匿王每次到祇洹精舍聆听佛陀开示时,必先脱...

不要去追求那些怪里怪气的事情

问: 我是一位初学佛者,有很多事情都还不懂。现在有很...

把杀心改为慈悲心

在今天,科学非常发达,日新月异,一天比一天进步,一...

乳癌病人的往生故事

有一位是乳癌的病人。她跟先生离婚了,先生也得癌症,...

诫心外求法

只求心不外驰,念念与佛号相应。若或心起杂念,即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