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诫心外求法

印光大师  2015/06/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诫心外求法

只求心不外驰,念念与佛号相应。若或心起杂念,即时摄心虔念,杂念即灭。切不可瞎打妄想,想得神通,得缘法,得名誉,想兴寺庙。若有此种念头,久久必至着魔。若不与汝说破,恐汝以此为好念头,妄想日日增长,必定着魔无疑。纵令心净妄伏,亦不可心生欢喜,对人自夸。有一分就说有十分,此亦着魔之根。(复明心师书)

所言以文字书画音乐,接引初机,入佛法海,乃菩萨大愿。然须自审有不随境缘所转之定力,则于己于人,均有大益。否则一味向外事上用心,恐于了生死一著子,弄得难以成就也。学佛之人,必须要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方为真佛弟子。净土五经,须于前后两序注意。自知净土法门之广大微妙,庶不被他宗知识所摇惑。(三编·复张觉明女居士书一)

八字一事,何可代造。有求造者,当以因果宿缘开导。如其不听,只可推脱。断不可看情面而误人一生也。(三编·复卓智立居士书三)

光素无学问,兼盲于目,故于古今名人著述,皆未寓目。摩诘之碑未见其文,其上下文意语脉,皆不得而知。若不奉答,恐阁下致怪,今且按我盲人本分作摸象之说,以塞其责,是则未必全是,非亦未必全非,祈明眼者裁度而去取之,则幸甚。鼓枻海师者,殆指经中每言人入海採宝之谓。不知菩提之行者,殆指禅宗,即众生烦惑示诸佛智体之谓也。意谓入海採宝者,不识本有家珍,至尊至贵,而能出生无量众宝,向外驰求,何异怀宝迷邦,骑牛觅牛。须知贪瞋痴之实性,即是佛性。若能彻悟此之佛性,则觅贪瞋痴了不可得,当体即是真戒真定真慧。

亦无真戒真定真慧之相可得。六祖所说大意如是。以此二句,为反显胜妙之文,此光之拍盲瞎摸也,不知阁下以为何如。又禅宗贵在参,不贵在讲。坛经虽有义路,若不开宗眼,不是挽宗作教,即是以迷为悟。故裴公美云,得其旨则疾成佛道,失其旨则速入泥犁。光教亦不通,何况乎宗。但二宗门庭,颇知入路。惜无足,又兼无目,故不能一涉藩篱耳。

此经亦能利人,亦能误人。若能于法法头头,揭示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旨。又复不背教义,即谓六祖出世,亦非过誉。否则既不能令人见性,又或致因宗背教,则宗教两益皆失,应公美次句之义,固不如还他本来面目为嘉耳。阁下利人之心甚切,光防误人之心亦甚切,故不得不预白,而以尽知己之区区愚忱而已。(三编·复丁福保居士书九)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千万莫上邪魔外道的当

天津有个居士带来五、六个女孩子,那个天津女居士跟我...

【推荐】两个人生气时,心的距离是很远的

有一天一个有智慧的老师问他的学生:为什么人生气时说...

唤醒沉睡的心

布朗菲尔普斯是美国密歇根州的一位普通市民,那一阵儿...

心灵的宁静

年轻时,我和许多人一样,曾着手把一切自认的人生美事...

用佛法智慧净化社会人心——济群法师访谈录

在利益社会大众的同时,保持超然的心态 记者: 您是怎...

让心能够安住当下

我们的内心大多数时间都是不受自己所控制的,都会随着...

【推荐】只要心里有佛,佛都会来护佑你

文殊菩萨问佛:佛涅槃以后,众生用什么来做福田?佛答...

在这个时节世道,只可自守本分

原文: 当此时世,只可自守本分。其丧心病狂者,任彼所...

印光大师对祭祖焚烧纸钱的开示

佛弟子祭祖先,固当以诵经、持咒、念佛为主。焚化箔锭...

净业者如何处理专修与圆修的关系

修行唯随己身分而立功课,非可执一以论。但决定不可不...

喝腊八粥的因缘

今日诸位啜腊八粥,是何等因缘?须知即是庆祝佛成道的...

学佛之人所作所为,必须高出平人之上

若欲化人,必须自己实行,人自生信。光所言实行,尚不...

吃太饱撑出来的十种病

美国最新研究,提醒那些在饭后揉着肚子、扶着腰、打着...

幸福不是活给别人看的

恶业 佛陀说:恶业未成熟,恶者以为乐。恶业成熟时,...

海涛法师《断疑生信》

师父常跟我讲,一个人要出家,最怕什么?最怕没有带着...

四依法之「依智不依识」

现在来看第三依智不依识。 依智不依识,是说我们要依三...

遇到狂妄无礼之人该怎么办

初学佛者,若想真正利益他人,能力会很有限,虽然能力...

人生的三宝

一、宗教的三宝: 佛、法、僧。 二、大自然的三宝:...

爱要付诸行动

在一堂品行课上,教授为学生们讲了一个故事:有个国王...

为人处事当宽厚缓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 处难处之人愈宜厚, 处至急之事愈...

《印光大师与周福渊女士书》学习感言

《印光法师文钞续编与周福渊女士书》虽是给周福渊居士...

儿孙之爱难舍,如何防治爱欲

问: 爱不重不生娑婆,爱欲妨碍修行,儿孙之爱更是难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