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印光大师与周福渊女士书》学习感言

2013/07/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印光大师与周福渊女士书》学习感言

《印光法师文钞续编·与周福渊女士书》虽是给周福渊居士的回信,实则是对我们末世所有女子的谆谆教诲,实为无上法宝。在此篇中,印祖开示了一个极为简便、举一全收的办法:求佛力加持,“极力念观世音菩萨”。学习一遍,非常受益。恭录此篇,与诸莲友共勉。

人生世间,父母、寿命、相貌、学问、夫妻、儿女,皆是前生所作之业之所感召。

感言:因果报应的道理,反省到自身种种正报、依报,则知一切结果不离自身累劫造作之因。深信这个道理,心中于他人、环境定然无丝毫埋怨。若有责备,亦只怪自己宿世少栽培而已。女人学习深信因果,对祖师讲的这段开示,信起来应该不难的。不过要在烦恼一现前,立即反省到自身,坦然平心,还需要时时锻炼啊。

若有大功德,则会过于前生所培。

感言:命自我立。命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积极地讲,今生的命运还是可以向美好的方向转变的。那么什么是大功德呢?这个问题先放在这里。如何做才会比前生所培的命运更好呢?祖师在后面有开示。

若有大罪过,则便不及前生所培。

感言:孔子年已七十,尚欲天假数年,以期学易而免大过。况我等障重女流。当此五浊恶世,非战兢自持,勤于忏悔,大的罪过亦难免除啊。否则痴心好命,又如何变为现实呢?

是以要认真修持,以转前业也。

感言:只有认真修持,才能转自己的前业。

汝欲得有学问、有才能、有德气之好丈夫,或恐汝前生未培到这个福,则便不能满汝痴心。

感言:有学问、有才能、有德气的好丈夫,俗语常讲:可遇而不可求。祖师这里讲得透彻,这是果报。以前世栽培了这个福,果报自然得来。没有栽培,则只是痴心妄想。白白陷于“求不得苦”中。

《楞严经》谓,“念观世音菩萨者,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妻于菩萨,谓求菩萨加被,得其贤惠福德之妻。汝求夫亦然。

感言:求有学问、有才能、有德气的好丈夫;求贤惠福德的好妻子;求生福德智慧的男孩子;求生端正有相、众人爱敬的女孩子,都向哪里去求呢?佛在《楞严经》里告诉我们,向观世音菩萨求!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定能满所愿,佛语真实不虚。

极力念观世音菩萨,当能满汝所愿。 

感言:祖师告诉我们这个方法,人人发心都可以做到。不需要打别的妄想,东求西求,也不需费钱劳苦,只要极力念观世音菩萨!极力则至诚感通。观世音菩萨慈心广大、悲心深重,对我们尤其怜悯爱护,其程度过于父母之爱百千万亿倍。全身心倚靠好啦。

否则,纵得好夫,或者又有短命、多病、祸患等事,况未必能得好夫乎?

感言:拜托菩萨来安排,远比自己安排要好。又印祖在《增广文钞卷一·与陈锡周居士书》中开示:“须知真能念佛,不求世间福报,而自得世间福报。(如长寿无病,家门清泰,子孙发达,诸缘如意,万事吉祥等。)若求世间福报,不肯回向往生,则所得世间福报,反为下劣。而心不专一,往生便难决定矣。”可知信愿念佛求往生,为举一全收之极大功德!

汝切不可以貌美起骄傲心。

感言:女子的习气、相貌稍微端正一点,容易自矜自傲。不知红颜易老,生命无常。

此心不息,便难载福。

感言:谦德才能载厚福。

汝能谛听我语,则汝之所受用者,皆有超过前生所培多多矣。

感言:谛听,仔细地听,依教奉行。深信因果,去除贡高我慢的习气,极力念观世音菩萨。命运由此自然改变。

南无阿弥陀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人生最值得的七笑

人生是什么 事业说:人生就是建筑历史的一块砖瓦; 奋...

一袋宝石

早上一大早,太阳还没有出来,一个渔夫到了河边,在岸...

做人不该说的四句话

人生在世,就像忙碌的蜘蛛,拼命的张罗着自己的关系网...

用「放」的态度看待人生

人生就如登山,背负的太多就难以登上高峰,只有适时地...

儒释道10种修行,走好人生路

儒释道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学说,三家各有所长,各...

一张纸的命运

教授拿起一张纸扔在地上,让他回答这张纸有几种命运。...

权力和金钱,这两个东西困住了自己

我年纪大了,直话直讲,我认为现在的教育出问题,不在...

达照法师:有福报的生命

经常听到人说:压力很重,得抑郁症的人很多。为什么会...

赞誉诋毁皆有前因

赞誉或诋毁皆有前因 孟子云,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未得一心前,不萌见佛之念

于未得一心前,断断(绝对)不萌见佛之念。能得一心,...

印祖开示如何对治瞋恚

本文节选自《印光法师文钞示净土法门及对治瞋恚等义》...

【推荐】父母过逝时,勿行落井下石之孝

【白话文】 昨天收到你寄来的讣信,知道你父亲在上个月...

人生就像一场无常的旅行

有些老年人,担心自己的孩子学佛后,对亲情变得麻木不...

十恶

佛教有命浊的说法。人类共同的恶业增长、炽盛,会引起...

如何拥有健康的身体

讲《药师经》的目的,就是要教大家怎样拥有健康的身体...

四依法之「依义不依语」

前面讲过第一依法不依人,现在来看看第二依义不依语。...

世界上什么事情最痛苦

佛陀在舍卫城讲解佛法的时候,有一次,他的四位弟子听...

禅师不读经

后唐庄宗皇帝在皇宫内设斋供养众僧。看见僧人们全在看...

【推荐】维则法师的净土思想

维则禅师(约1280-1350年),字天如,俗姓谭,永新人(...

星云大师《佛教对「素食问题」的看法》

肉食普遍被认为是富裕生活的食物,因此,生活贫困的地...

观音圣号能解众生三毒

【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

怎样才算是真信佛

【原文】 所谓真信者,第一要信得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