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谁动了我的这潭水

济群法师  2011/11/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今天这个世界,为什么有那么多问题?物质条件日益改善,自杀率却居高不下;娱乐方式应有尽有,抑郁症却不断增多。而从环境来说,看看这些年频频发生的各种灾难,就知道我们生存的环境已经恶化多么严重的程度。所有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源于人的心理问题,源于人类的生活方式。

因为我们的内心混乱,所以就会有混乱的生活观念;因为我们的观念混乱,所以就会有混乱的生活方式。现在有个流行词叫做“某某控”,而这个“某某”,可以是娱乐,可以是衣食,可以是工作。更具控制力的,则是日新月异的电子产品,以及伴随这些产品而来的种种功能,或者说,是种种诱惑。面对这些无所不在的诱惑,我们是无力自主的,只能被它们牵引着,不断追随一代又一代的新品。我们只知道新一点,更新一点;潮一点,更潮一点。却不曾看到,这种追逐使我们的心变得多么混沌,多么盲目。

人类如果不建立一种智慧的生活观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不可能改变心态,也不可能改变生态环境的。佛教所说的戒律,就是帮助我们简化生活,进而达到简化内心的效果。如果把心比做一潭泉水,负面情绪就是其中的垃圾。我们的生活越复杂,制造的垃圾就越多,带来的污染就越大。

平常的人,心总是在东攀缘,西攀缘,片刻不得停息。这就会使内心的垃圾不断搅动起来,翻滚起来。通过专注一个所缘,其它念头就不再有机会活动。当心渐渐平息,我们会发现,原来每个人内心都有认识自己的功能,都有觉知心念活动的功能。

所以在禅修过程中,需要有止有观。这个止,就是使心持续地安住在一个对象上,以此培养心的专注力和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修观。就像一潭水,当杂质沉淀下来,它就恢复了原有的清澈,恢复了原有的照物功能。这时再往里边扔一根草,扔一块石头,就会看得清清楚楚,但又不会去追逐这根草,追逐这块石头。

当内在的观照力产生,我们才有能力看清内心的一切活动,在念头生起的每个当下都清清楚楚。因为清楚,就不会盲从,不会随转。当我们对念头和情绪保持距离,就有能力照破它,化解它。

事实上,这种力量是我们内心本来具备的。所以,佛教提倡“自依止”,也就是依靠自己。在修行路上,每一步都要靠我们自己去走,每一个障碍都要靠我们自己去跨越,没有谁可以代替,没有谁可以包办。但仅仅靠自己还不够,因为心灵世界错综复杂,有暗礁,有歧路,有陷阱,有幻象,没有经验丰富的老师,没有切实可行的方法,随时都可能迷失方向,半途而废。所以,我们在自身努力的同时,还需要方法,需要有善知识的指引,也就是“法依止”。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济群法师文章列表

怎样理解《普贤行愿品》中的「入不思议解脱境界」

下面谈谈《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心不要随着境界而动

在一切境相当中,这些显现都是自然规律,来了去了,聚...

急于见佛之念易着魔

急于见佛之念易着魔。是急切的想看到佛,这种念头非常...

在一切境遇面前不退失道心

在修行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情况,不可避免的出现顺缘或...

要想达到最高境界,不要忽视平常的小事情

大家学过《菩提道次第》,知道从修行上,根据各人发心...

心为万法之根源

我再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关于心地法门。一个老妪住在深...

外境永远没有错

佛教把整个生命分成两部分:一个是外境,一个是内心。...

为什么不能认识自己

仰山禅师有一次请示洪恩禅师道:为什么吾人不能很快地...

应怎样和众生结缘

问: 我们应怎样和众生结缘? 济群法师答: 如果我们...

济群法师:随喜功德

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种类;所有功德,乃...

逆境现前是否也要违心接受

问: 逆境现前,比如下岗,是否也要违心接受? 济群法...

科学的因果符合佛教的因果观吗

问: 通过改变基因,可能使人活到200岁。这种科学上的...

心淡如水福自多

人世间的物质财富是非常有限的;然而,人对物质财富拥...

坛经与净土宗有无冲突?

来书云:《坛经》说东方人造罪求生西方等语,与莲宗有...

人生的愿望和最快乐的事

释迦牟尼佛住世时,有五位国王,虽国界相近,但不相互...

大乘佛法的之宗要

大乘佛法,为超脱世间而又适应世间的。则其宗要:在先...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父子关系里面,我们强调父慈子孝,而这个慈当中还有包...

莲池大师的自规自警

提起莲池大师,大概在佛门弟子中没有几个不知道他的鼎...

如何看待付出与回报

网友:师父好!记得您曾有关于爱情的开示。深思后发现...

《心经》那么好,要如何去运用

《心经》二百六十个字,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从观自在菩...

佛陀的眼睛为什么往下垂

追求幸福是人类的共性,但人们对于福的认识和态度,却...

静波法师《轮回与解脱》

关于轮回与解脱的问题,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即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