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大乘佛法的之宗要

太虚大师  2019/01/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大乘佛法的之宗要

大乘佛法,为超脱世间而又适应世间的。则其宗要:在先有超脱世间的大觉悟,而后以护念众生的大慈悲、施其适应世间的大方便。其说如下。

菩提心为因

菩提即觉义,因即种子,言可依之以得果故。此所云觉,非世间觉,如理想等;盖谓灵明洞彻寂照圆满之妙真如性,即首楞严经所谓获本妙心,唯识宗所谓真唯识性。是故非心外得,即心当体,所谓不生不灭之本觉真心。悟此真心,则自己与万有镕融一性,四相俱无,我法皆空。

心经云,“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盖依大智慧,而得澈底根本究竟之大觉悟也。

大慈悲为根本

众生迷妄,非大慈悲无以度之。慈使得乐,悲使离苦,菩萨普修十度万行皆为枝干花叶,唯大慈悲心乃为根本。

大慈悲者,乃由上节所言发明之真觉,见物我同体自他平等而兴。非如世间由于我爱,所谓家国社会,大至人类,皆依我爱之关系而生。依我则有质碍有形对,故有时与我不相容者,则不爱随之以起,非大慈悲也。

如耶教侈言博爱,而与回教不相容,故战争数百年杀人数千万。依其教义固无不爱之言,然而战争杀人断难名爱,非其言行相违,实其所言之爱以我为依故耳。

佛法慈悲:要在人我之相澈底已无,故自他之对待不起,依平等智发同体悲,自利利他无二无别!乃为佛法大慈悲义。

方便为究竟

方便二字,解有多义:

其一、方谓方法,便谓便利,即以方法而求便利义。

其二、谓善巧,善乃善能之善(如善于语言善于文字等),巧即适当。

其三、谓权巧,权即经权之权,故必德有余而后可行权巧,又方可训为方位、方所,即空间一一处。但言空间,则时间之关系必相连而著,换言之即世界。便训便宜、便利。故方便可绎为随顺世界利导众生之便宜法门。其最简义则可以一妙字释之,所谓不可思议也。

大乘佛法,必先之以菩提心,继之以大慈悲,而后始成方便。故知方便者,佛果位上之妙用、神通、三昧、辩才、智慧等等胥在乎是;倘无大慈悲心以为根本,则方便或非利乐众生之用矣。须知方便之义:全在利乐众生(非自利)!故可称为大乘之究竟。

由是可知大小乘究竟之义有不同之点:小乘之究竟惟在取得无余涅盘,所谓灭尽是;大乘之究竟则在随顺世间(方)利乐众生(便),尽于未来方便无尽。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太虚大师文章列表

狗妈妈火海救子

近日在智利南部的一个城市,一只德国牧羊犬上演了火海...

陪他做一只蘑菇

有一个精神病人,有一天突然觉得自己是一只蘑菇,于是...

遇到逆境就退失菩提心该怎么办

问: 弟子发的心总是在遇到逆境的时候,退消菩提心怎...

瞬间坐化

在一次围战中,一个士兵正要用枪打死一位老僧时,老僧...

达真堪布:发菩提心的要点

不管是修净宗的,修禅宗的,还是修密宗的,首先都要发...

付出善良总会有回报的

每当我们在电视屏幕上看到那活泼可爱,栩栩如生,趣味...

以无我之精神,努力切实作种种事业

佛法以大菩提心为主。菩提心者,即是利益众生之心。故...

天下最大恶行就是杀生

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

一句弥陀,真心顶戴

一句弥陀,真心顶戴,人命无常,光阴不再。 来念佛的人...

人品不过关,其他都是扯谈

做事先做人,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如何做人,不仅体现...

择偶应从哪方面来判断

夫妇关系也要慎于开始,找对象要找得准确才行,所谓女...

吃素放生的真义何在

吃素的真义何在? 就佛法而言,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人人...

古人教你怎样识人不走眼

通则观其所礼 一个人发达了,要看他是否还谦虚谨慎、彬...

破舟救溺理无由,抵死须撑到岸头

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省庵大师,对于净土的情怀他是这么...

无言胜有言

禅门公案里有很多趣谈。一位无语禅师,因为不善言辞,...

劝老人一心念佛求生净土

今天我要对专修或主修净土的老人讲一点话: 老人们该好...

一只吃素的狮子,感动了全世界

这是一个感动全人类的真实故事,天性慈愍的母狮小泰克...

圣一法师《什么是随喜功德》

万法一体,人我同源,经云:自作十善,教他作十善,随...

佛陀的六种礼拜

黎明,佛陀入城。途中,看见一个男子,向着东方、南方...

佛敕目连度度化梵志

(上)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诸菩萨、四众弟...

念地藏菩萨能不能往生西方

问: 念地藏菩萨能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答: 能。...

明月夫人度夫出家

槃提国王名叫优达,在迦叶佛的时候,他便出家修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