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六种往生净土发愿文

2011/07/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历代祖师大德依据净宗精要,针对行人根机,曾撰述诸多求生净土的愿文。兹选录六种广为流行且理事精当详略的愿文,俾供净业行人修持使用。

一、莲池大师发愿文

稽首西方安乐国 接引众生大导师

我今发愿愿往生 惟愿慈悲哀摄受

弟子某甲(众等)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求于诸佛一乘无上菩提道故,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期生净土。又以业重福轻,障深慧浅,染心易炽,净德难成。今于佛前,翘勤五体,披沥一心,投诚忏悔。我及众生,旷劫以来,迷本净心,纵贪瞋痴,染秽三业,无量无边;所作罪垢,无量无边;所结冤业,愿悉消灭。从于今日,立深誓愿。远离恶法,誓不更造;勤修圣道,誓不退惰;誓成正觉,誓度众生。阿弥陀佛,以慈悲愿力,当证知我,当哀愍我,当加被我。愿禅观之中,梦寐之际,得见阿弥陀佛金色之身,得历阿弥陀佛宝严之土,得蒙阿弥陀佛甘露灌顶,光明照身,手摩我顶,衣覆我体。使我宿障自除,善根增长,疾空烦恼,顿破无明。圆觉妙心,廓然开悟。寂光真境,常得现前。至于临欲终前,预知时至,身无一切病苦厄难,心无一切贪恋迷惑;诸根悦豫,正念分明,舍报安祥,如入禅定。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诸圣贤众,放光接引,垂手提携。楼阁幢幡,异香天乐,西方圣境,昭示目前。令诸众生,见者闻者,欢喜感叹,发菩提心。我于尔时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生极乐国。七宝池内,胜莲华中,华开见佛,见诸菩萨;闻妙法音,获无生忍。于须臾间,承事诸佛,亲蒙授记。得授记己,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无量百千陀罗尼门,一切功德,皆悉成就。然后不违安养,回入娑婆。分身无数,遍十方刹。以不可思议自在神力,种种方便,度脱众生。咸令离染,还得净心;同生西方,入不退地。如此大愿,世界无尽,众生无尽,业及烦恼,一切无尽,我愿无尽。愿今礼佛发愿,修持功德,回施有情,四恩总报,三有齐资,法界众生,同圆种智。

二、慈云忏主发愿文

一心皈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愿以净光照我,慈誓摄我,我今正念,称如来名,为菩提道,求生净土。佛昔本誓:若有众生,欲生我国,志心信乐,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以此念佛因缘,得入如来,大誓海中,承佛慈力,众罪消灭,善根增长。若临命终,自知时至,身无痛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如入禅定。佛及圣众,手执金台,来迎接我。于一念顷,生极乐国。花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广度众生,满菩提愿。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三、大慈菩萨发愿偈

十方三世佛 阿弥陀第一

九品度众生 威德无穷极

我今大皈依 忏悔三业罪

凡有诸福善 至心用回向

愿同念佛人 感应随时现

临终西方境 分明在目前

见闻皆精进 同生极乐国

见佛了生死 如佛度一切

无边烦恼断 无量法门修

誓愿度众生总愿成佛道

虚空有尽 我愿无穷

情与无情 同圆种智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四、回向发愿偈

愿我临终无障碍 阿弥陀佛远相迎

观音甘露洒吾头 势至金台安我足

一刹那中离五浊 屈伸臂顷到莲池

莲花开后见慈尊亲听法音可了了

闻已即悟无生忍 不违安养入娑婆

善知方便度众生 巧把尘劳为佛事

我愿如斯佛自知 毕竟当来得成就

五、回向发愿文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六、简单回向发愿文

愿以此功德 供养弥陀佛 愿我命终时 即生极乐国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土法门切忌唯功夫论

《要解》: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合此信愿的为净土指...

愿生净土者,必须要发菩提心

刚才所讲的引导力,这个是从圣道的角度来讲的。我们再...

极乐世界之美

在这个世界上 ,恐怕没有一个人不愿享受幸福安乐,也...

上智不如下愚,老实方获利益

【弟以阐提出家,自揣根性庸劣,罪业洪深。故于宗教二...

大安法师:念佛不能走极端

我们念佛一定要有一种平实的心,不能去走极端。 我们...

极乐世界有没有小酒和花生米

从前有一位读书人,去拜访老和尚,老和尚随缘转述西方...

疑根致懈怠,懈怠致放逸

有的人念佛念得有气无力,念念念呢,觉得是不是真有阿...

若现生竭诚尽敬,则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

原文: 吾常曰,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

如果有人不理解素食,你可以这样回答

01. 只要心地善良就好了,为什么一定要吃素? 答:听...

信愿持名,心不颠倒

在《法华经》当中,佛陀告诉我们,所谓的开权显实,会...

佛教徒是不甘于受命运拨弄的人

何谓佛教徒呢?佛教徒的真义应是:不甘于受命运拨弄的...

祈求功德不如寻求断恶之道

现在,人们四处求功德,似乎总是会于往返的路程间在巴...

从细节做起,不要留下遗憾

谁都知道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是生命的必然过程,谁都懂...

生死事大 无常迅速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时,有一位年近八十岁的婆罗门,他...

宽严法师:六度与生死轮回

有人说,现在的世界是修罗世界。修罗的特性是什么?就...

平安无事清清净净,就是究竟的福报

在政治哲学上,如果想立功创业,就要注意 其安易持 这...

一棵摇钱树

一棵摇钱树,这是过去封建时代落伍的社会里,父母想把...

印光大师永思集·大师遗教

自述(一九三九年) 廿八年冬,外国人某氏至灵岩,谒见...

王子舍身饲虎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小国家,国王有三个王子。有一天,国王和皇...

心念虽难控制,但并非不能控制

寺庙里常有专门组织的茶汤会,用来招待施主和香客,这...

佛教徒进寺庙要注意的九个问题

佛教寺院是清净的圣地,所以,非佛教徒进入寺庙一定要...

坚持念佛定能改变命运

念佛法门,是后世最有效的修行方法:诚心念佛一句,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