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见忍法师:如何发心

见忍法师  2011/07/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如何发心这个问题,在《大方广佛华严经》里属“普贤行愿”品,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是关系到我们能否求生净土,学佛有没有信心,能不能学好,能不能成就的重要课题。

释尊49年说法,可谓“千经万论,处处指归”,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帮助我们解脱生死帮助我们觉悟人生;帮助我们求生净土。弄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念佛就能真正起作用。

如何发心这一课题,对念佛人,对修行者,对信众非常重要,希望大家记住。古人常讲:修行人初心是道,非常重要,有人说:“学佛三天,佛在眼前,学佛三年,佛在天边。”这话就是针对发心发愿而言的,为什么学佛三天,佛在眼前呢?原因是我们在初学时,兴趣最高,抵住了习气毛病的干扰。故而能够时刻感受到佛的加持,感受到龙天对我们护持,感受到诸佛菩萨的加被,天天与佛同在。

那么,为什么以后离佛越来越远了呢?原因就是在念佛的过程中我们懈怠了,没有发大愿,没有发长久之愿,没有发不退心之愿。

“普贤行愿”品就是要我们象普贤菩萨一样发大愿,并且所发大愿在无量劫中都不退持,我们才能成就。

佛菩萨是怎样教我们发愿的呢?佛菩萨为了佛法的存在和流传,多生累劫,做什么呢? “剥皮为纸,析骨为杆,刺血为墨,抄写经卷如须弥之山”。

你们想一想,我们今天读的这些经书,是一切菩萨用这种方式留下来的。这些经论是如来妙法,是彻底觉悟人生、解脱自己的最好的方法。一切菩萨有授意:让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众生都能得闻妙法。

今天,我为什么要在这个殿堂给大家讲发心发愿问题呢?我就是要让大家感受生死无常:生死其实只在呼吸之间。我的左边是红色的延生牌位,是表示还健在的亲人的;我的右边是黄色的牌位,是表示已往生的父母的。往生的父母,他们有的已经成佛,已经成菩萨;有的下三途,还在地狱受苦。

已经成佛成菩萨的,今天,他们会来加被我们,护持正法。还在三途,在地狱受苦的,他们也会来这里,闻到殊胜妙法,得以超脱、超度。

《普贤行愿》是华严经的精髓,是导归极乐世界的重要一品。处处指归,归到哪里呢?归到阿弥陀佛。

古德把世尊49年的经文作了比较,发现了一个问题。什么叫“千经万论、处处指归”,归到哪里?这个问题最后归到极乐世界,归到阿弥陀佛。

没有一尊佛不赞叹阿弥陀佛,没有一位菩萨不赞叹阿弥陀佛。

按照释尊讲的方法去做,我们精进修学,老实念佛,弘扬正法,确实有收获。有哪些收获呢?我告诉大家:福报天天增长,认识我的人,见过我的人都知道,十年前到现在,我的福报增加了多少?按照他老人家讲的方法去做:1、福报天天增长;2、智慧天天增长; 3、辩才天天增长。

我们在解释皈依的时候,讲得很清楚,你们在这里皈依的是三宝,不是皈依见忍法师。是见忍法师给你介绍皈依三宝。

皈依三宝以后,你们对妻子、儿女、丈夫、公公、婆婆、亲戚朋友、领导,一切众生都要把他们当作父母一样,当作佛菩萨一样去恭敬、去看待、去尊重。

你们有没有做到啊?我还说了一句话,如果没有做到的话,你千万不要说我是见忍法师的弟子。

我们为什么要把牌位立上去才能叫佛,才能往生呢?我们现在就做菩萨,现在就做佛不好吗?所以,《普贤行愿品》教我们现在就做菩萨,现在就做佛的。用禅宗的话说“当下即佛”。

让我们现在就做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在生活中修行,红尘中历练

人常问如何修行,要用哪个法门去修行,孰不知在生活中...

【推荐】在世间中得解脱,要按四个步骤来修行

如何在烦恼痛苦迷惑的惑业和一切的魔境中解脱,五欲六...

不要把学佛当成止痛片

好多人学佛修行就像吃去痛片一样,不稳定,也不是持之...

学经要转变我们的气质行为思想

咱们讲这个《华严经》,太深了的。大家来看,当机众都...

修行错误比没有修行更糟糕

佛陀出世之前,印度有九十六种外道,他们也都发心很圆...

但自观身行,若正若不正

为什么我们天天来念佛,模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知...

达到什么境界才可以食肉饮酒行淫偷盗

《永明延寿禅师全书》:若割心肝如木石相似,便可食肉...

正念是佛法的核心

习惯上,正念是八种修行之道的第七种。当正念存在的时...

如何面对讨厌的人和事

网友:请问法师,一个人的一言一行真的很令人反感、很...

知足不是没有追求

01、知足不是没有追求,而是追求之后要知足,而是在追...

【推荐】皆是识心分别计度,心态决定你的状态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

是夫妻就一起把它戒了吧

1、戒:在外人面前争吵 夫妻在生活中难免磕磕碰碰,但...

真为生死而念佛

佛教人念佛求生西方,是为人现生了生死的。若真为生死...

出家人穿着衲衣有多种功德

衲衣,就是用世人丢弃在粪堆上或者野外的朽坏破碎的衣...

印光大师关于《金刚经》的开示

金刚经者,即有谈空,不堕空边。即空论有,不堕有边。...

须菩提-解空第一

空生的吉兆 大圣佛陀对宇宙人生所发表的言说,其数之...

少碰9种对脑部有害的食物

研究证实,脑部退化与饮食有关。食用具有提高体内抗氧...

【推荐】清明节佛弟子应该怎么做

清明,是我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传统的清明节...

惟贤长老《五戒、忏悔、发愿》

一、五戒十善是基本 菩萨戒,以五戒为基础,什么是戒...

这才是真正的布施

我们所有的凡夫啊,都是有妄想、分别和执着。我们都有...

障碍我们学佛修道的五住烦恼

苦与乐是没有一定分界线的,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何谓...

宣化上人:丑陋和多病的原因

人,为什么有的相貌非常的美丽,有的相貌非常的丑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