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妙莲老和尚《妙莲老和尚佛七中开示二》

妙莲老和尚  2011/07/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第三天 执持圣号得一心 此生决定往西方

一、初心散称为佛种

有人问到:‘执持圣号能不能得到一心不乱?又念佛是不是决定可生西方?’这问题,弥陀要解说:‘散称为佛种,执持登不退。’当知佛的功德是不可思议,名号的功德尤不可思议,你散心念佛都能作为成佛的种子。如法华经说:‘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由此可知,以散乱心称佛名号尚有这样殊胜功德,何况执持名号一心不乱?焉有不往生极乐世界之理?

其实,能不能往生西方,这完全操之在你自己,你问:‘我可不可以生西方?’我还是告诉你诚实之言:‘完全操之在你啊!

’只要你真有:‘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的认识与决心,誓愿此世决定往生西方,那么你今世就可决定生西方的。

所以,不要没事找事乱想,管他是散心或一心都不要去理他,把它丢到一边去,仍然安守你的本份,称佛名号就好了。

二、常恒执持登不退

总之,你只要‘执持’不忘就对了。何谓‘执’?好比拿一件东西紧握在手里;不但要保持住,还要有恒心,不要让它掉了,掉了就会打碎、打坏了,这也就是‘持’的力量。所谓‘执持’就是‘念念相继,不令间断。’就像我们上午念佛,下午也要念,今天念,明天还要念,这就是执持。平时要念,有苦难时更要念,念到大家苦难解脱方罢休!到那时则念未来佛,广于十方世界度苦恼众生。

你若不念佛,那意中的三毒:贪、嗔、痴就会跑出来,但只要你心中有佛号在,这些贪等三毒之恶念就起不来,因这三毒非真有,是幻想虚妄之法,唯念佛才是真实的功德。虚妄之法那能迎击真实的功德呢?这好比鸡蛋碰金刚珠嘛!所以,不用再去理它是散心或一心,只要这样执持一句佛号——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不管是行住坐卧或是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一句佛号不令间断;你就是有诸病苦,及一切不如意事,还是一句阿弥陀佛,这样保持下去就对了。能这样还怕不生西方吗?

如何才是真正的执持呢?比方当人家说你好时,你就答他一句‘阿弥陀佛’,讲你坏或对你起嗔心毁谤时,你仍回他一句‘阿弥陀佛’。换句话说,不管是遇到顺境也好、逆境也好,一句佛号一定要执持着,不能忘失,否则被境一牵,要想得正念生西方就难了!

不但要保持,还得要任持——任运而持;任是自然的意思,就是平时就要能执持,这样久了就能自然而然的任持。能任运执持佛号是‘因’,‘果’就是得生西方极乐世界;一旦往生净土,从此便不再退转了。所以,以后别再问老和尚:‘我能不能生西方?

’那要问你自己是否有执持圣号?你有执持就生得了西方,没有执持就生不了西方!因果就是如此清清楚楚。

三、有至诚即能一心

这句圣号只要你能不断地执持,散乱由它散乱,到最后自然就就达到一心;如果不能执持谈何一心?没有因如何能感果呢?有人刚念佛就想得一心,那谈何容易?你不在因上用功,就想要得果,那是妄想呀!我这么说,并非叫人不要求一心,若不求一心,那是违反经义,违背古德悲切的教人要得一心,我讲的一心是有层次的。

这里讲的一心是凡夫的惭愧心、至诚心。

凡夫只要有惭愧及至诚之心就是一心,若无即非一心;能做到如此的一心,就会感往生之果。大家要用力呀!不用力,那所得的功德仅是种来世的学佛种子而已,今生是无法生西方的。

遗教经中说:‘有愧之人则有善法,若无愧者,与诸禽兽无相异。’若没有至诚、惭愧之心,做世俗事都难有成就,何况是出世之大事?一个人要如何对治三毒烦恼?那就要用至诚心和惭愧心来念佛拜佛。我们人非但于动时会起烦恼、打妄想,就是在静的时候,也一样胡思乱想。因此,我们要时时有警觉心;当自心起了贪、嗔、痴等烦恼时,不要随着烦恼去造恶,要能即时醒悟并发惭愧心,莫把烦恼带给他人;不要自己下了地狱还要拖他人下去。应该要想:我不能度脱他人令他了生死,怎可再把他拖到三途里去呢?只要你有这种想法,那你就不会再造恶业了。

四、弥陀圣号灭五欲

在这娑婆世界里遍处都是魔,此魔非指三头六臂、张牙舞爪、手拿大刀钢叉之魔,而是指财、色、名、食、睡五欲之魔呀!这五欲之魔实在是比毒蛇、老虎还要厉害;倘若我们是被毒蛇咬死或被老虎吞下,那只是死了个臭皮囊而已;但若是被五欲之魔吞下去,那不但生不了西方,还会堕到三途恶道里去啊!这点大家要特别小心,不能不警觉呀!我们修行说实在话就是在跟魔交战,与五欲之魔作战,你不胜它,就没有办法消灭它;好比与敌人作战,你不消灭对方,那时时都会有生命的危险;对付敌人是不讲沟通也不讲人情的;讲沟通、讲人情只是反害自己而已。

平时我们对人当然要慈悲,但是对七情六欲就不能顺其引诱了。尤其是在家学佛者,真是可怜!彻头彻尾、前前后后都是恶的环境,被七情六欲所包围着。难怪乎佛陀在优婆塞戒经上说:‘菩萨有二种,在家菩萨修行难,出家菩萨修行易。’你看!我们住在灵岩山寺,一心在道业上精进,只要稍有不正轨的行为或是威仪上有不合宜的地方,马上就会有人纠正你。在这个道场办道,你想要犯戒也没有那犯罪的恶缘,因为这里只有善缘!

但在家修行就恶缘多于善缘了,在家菩萨要靠自己修行,还要供养三宝,若有家庭的,责任实在也大,要尽孝又要行慈,上上下下都要照顾,周遭人事又要和合,如果有一点小差错就会遭人批评、讲话。学佛的人就是这个样子!不可有缺点,样样都要追求完美,所以你就凡事多忍耐呀!事事要吃亏,好事予他人,坏事给自己,多行忍让就对了!你想有大智慧、大福报,就是依这样修持嘛!

所以我时常讲,出家是大丈夫,其实在家能够修行实在也是大丈夫,而且比出家的秉性还要坚强,否则你在家是没法修行的,因为障缘实在太多了!在这些五欲之魔的面前是说不得大话的;你说你不怕,除非你有所依靠,依靠什么?依靠阿弥陀佛。也就是当五欲之魔现前时,你能把一句佛号执持得住,不管是散心或一心,就是念兹在兹,那么此生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五、情不破生死难了

人本与天地并称三才,出了家为僧又可与佛、法并称三宝,人是何等的高贵呀!可是一般凡夫却颠倒妄想一生,那就变得下贱了,简直已忘了自己是个人了。当有人拉你作恶、或找你麻烦时,没有关系!只要念句阿弥陀佛就没事。但怕的就是人家对你好,就情情爱爱的沈迷下去;有了这情爱之水,如同春雨走滑路,又如走碎石路般的颠簸危急。

所以我们凡夫一定要突破情感这一关,此关若不破,生死难了啊!生死之本在于染,染什么呢?就是染了五欲。学佛是大丈夫之事,对于男女间的情爱当用金刚利剑来斩,要斩情绝爱不可藕断丝连,只要有一丝情爱在就会被束缚住。是谁缚你?是你自己啊!

这个情不单是指男女之情,你若真想要求生死解脱,行上菩提大道没有障碍,那么老实的告诉你,连父母、子女之情都要斩断。这是从出世之道来说,非以世俗观点而论;人间之道完全是情感的,人间的情感是生死法,你若无情人家就以为你冷面如霜 。要知我们学佛修行是超人间的,是要了生死的,这点大家要分清楚。你不要想:怎么如此违反人情?要人父母、子女、夫妻之间的情爱都要斩断!当知这是站在‘真理无情’的立场而论的。

六、菩提道大仁大义

以世俗而言,为人子女的一定要听父母的话;父母养育子女,子女就要孝顺父母,父母叫你怎样,你就怎样,这是天经地义的。可是你若要修行,要了生死,要使父母也得解脱,那母女、父子之情一定要斩得俐俐落落的,你才能上菩提道;待道业成就,你度了父母,福慧圆满了,那才是真正的大孝。否则,你要想出家修行那是很困难的;就算让你住到寺里,父母还是要把你找同去;剃了头还是把你带同去,并买顶假发要你戴上。所以如果你连这点情都舍不得、突不破,那如何能修行了生死呢?

你要会想:自己生死未了是小事,我的父母生死未了才是大事,而且不只今生的父母生死未了,还有生生世世无量无边的父母,他们都还在生死途里等着我来度啊!因此,你要有出世这种冲天之志,要拿出智慧来,度已而后亲才得度;莫因今生父母的障碍而害苦了多生累劫的父母。能暂时忍一下痛,将来才能得解脱;如果你还想:父母这样伤心、痛苦,我还是顺着他们好了。那你就与菩提道绝份了,你生生世世的父母也将继续沉沦永难了脱。所以,如果你想好好念佛、想出家,那就要把母女、父子这些情爱都斩断。

夫妻之情也是一样;先生想出家却挂碍着太太,太太要出家也挂念着先生,于世法说这是好情义。当知那真是不足以道的小情小义!学佛是大仁大义的,若还念着这种小情小义,又如何能把万德佛号念得很好呢?

大家来山上打佛七,业障重的人都会有这些情爱的事来障碍你修行,想要突破唯有靠这句阿弥陀佛了。我说这番话,不是要你们听听就好,还要你们能实实在在的做到!

那就不单多世的父母能得永远快乐,普天下也太平了。这是出家与在家、解脱与束缚的抉择;苦与乐、情与智就看你如何取舍了。

将相本无种,人人当自强;佛是凡夫成,敢不力求之?唉!有智慧的人啊!你能接受 我的劝告把臂同行吗?同行到安养佛国拜见弥陀慈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妙莲老和尚文章列表

梦参老和尚在香港西方寺三坛大戒开示

2009年春(4月20日),梦参老和尚结束台湾弘法之行,...

正如法师《念佛以求生西方为究竟》

(第一日)念佛的利益 念佛,乃种植善根福德因缘,其...

广钦老和尚:关于念佛与修行之精要开示

一、 念佛也不是简单的,必得通身放下,内外各种纷扰...

印光大师《净土问题84个开示》

1.佛为什么要说净土法门 如来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

万般皆下品,唯有往生高

这几天很冷,正象征着我们修行,有一句话「不是一番寒...

打佛七的由来及利益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

本焕老和尚《黄梅四祖寺首届弘法夏令营开示》

能在四祖寺办夏令营,可以说是你们的好因缘。因为四祖...

印光大师一句让人目瞪口呆的话

印祖文钞中有一篇《示周余志莲女居士法语》,开篇第一...

报恩的多少预知命运

一棵树的花果再好都离不开根的成就,所谓根深叶茂。根...

忘了我,成了佛

自我作为一种存在,其最复杂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是那座...

为什么要吃素

吃素有益健康,早经医学的证实,不信请看:台视隔壁的...

如何能得福最快,所愿速成

问: 我们用什么方法能使自身得福最快,什么方法使我...

药师法门24节气养生方

小寒:补肾御寒核桃仁饼:碎核桃仁50克,面料250克,...

人生的意义在哪里

经论中说:我们得到暇满的人身是十分难得的,这种难得...

在家诵《地藏经》容易招感不好的东西吗

问: 师父,我原来诵《地藏经》,有的居士说在家诵不...

省庵大师:四念处颂

四念处颂(并叙) 佛垂涅槃,嘱诸比丘,依四念处住,如...

修行要了生死,不要做颠倒事

一个人生到世间上来,他是有他的标准的。给他吃的东西...

通过咒语加持来布施饿鬼道

行菩提心一旦在相续中生起,功德就会日日夜夜增上。如...

七心诀

心善 善良是养生的一大营养素。一个人行善事,能经常...

圣严法师《出家人的孝道与责任》

许多父母认为子女出家,比往生还令人难以接受。他们宁...

信仰的虔诚与否与贫富无关

( 导语: 不论世俗之中还是在佛门里,人们通常都会看...

随时随地都能帮助饿鬼道众生

在倒剩饭剩水、丢口水鼻涕鼻血、大小便等之时,念诵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