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难信之法

2011/08/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有一次,佛陀到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游化,住在城北的迦兰陀竹园竹林精舍中。而刚出家不久的沙弥阿奇舍那,也在王舍城,住在一处僻静林中的小屋里。

这天午后,奢耶先那王子正好路过那小屋,看见阿奇舍那沙弥,就进屋去拜访他,并且问他说:「贤者!听说安住于不放纵自己,而且积极热诚、坚毅精勤修行的比丘,就可以成就专注的一心,是吗?」

「的确是的,王子!」

「贤者!那请就您所知所学,将有关如何不放纵自己,如何积极热诚、坚毅精勤修行,成就专注一心的方法,都教我。」

「我没办法教你,王子!因为你会听不懂我说什么。如果我试着教你,那我会很累,只是徒增我的困扰而已。」

「贤者!请您教教我吧,说不定我听得懂呢!」

「好吧,王子!你听得懂多少就算多少,不懂的,就不要再问我了。」

「好的,贤者!」

于是,阿奇舍那沙弥就将他所知所学的,告诉了王子。

王子听了以后,无法接受,顾不得告别的礼节就走了。走前,还对阿奇舍那沙弥说:「照您所说的修法,那是绝无可能的,贤者!没有比丘能做得到!」

王子离开后,阿奇舍那沙弥就去见佛陀,将这整个经过向佛陀报告。

佛陀因而告诉他说:「阿奇舍那!像奢耶先那王子那样的人,一直生活在五欲之乐中,享受着五欲之乐,满脑子都是五欲之乐,也一直在追求五欲之乐,要这样的人,对只有透过离欲才能领悟的道理,有所体证或理解,那是办不到的。就如象、马、牛,还未被驯服的,无法像已被驯服的那样。又如,有朋友俩相偕登山,一人脚程快,先登顶,从山顶上眺望到远方优美的景色,回头将那山顶之美,告诉还在半山腰的同伴。结果,同伴根本不相信,一直要等到他自己也登上山顶看见了,才了解。阿奇舍那!如果你当时能以这两个譬喻,向奢耶先那王子解说,那他一定愿意信受你的教导,也会相信你。」

「世尊!我哪有您的说服力呢!」

接着,佛陀又为阿奇舍那沙弥举了驯象师以圈绑、喂食等方法,驯服野象为例子,说明如来对弟子们的渐次教导:「阿奇舍那!刚出家的如来弟子,还贪着于五欲之乐,就像森林中野性顽强的野象一样。所以,如来首先教导比丘们守戒清净,即使对微细的犯戒,也要戒慎恐惧。接着,教导比丘们要守护六根,不执取六根所认识的,不执取所喜好的。因为,如果不守护好六根,贪、忧之类的恶、不善法就会趁虚侵入内心。

接着,教导比丘们饮食知量,要以智慧作这样的思惟:进食不是为了享乐,不是为了解瘾,也不是为了身材的丰满迷人、窈窕美丽,而是单纯地为了维持身体,为了活命,为了治疗饥渴之病,为了能达成清净圣洁人生的修行之缘故,并思考:我应当舍断旧有的感受,同时,不让新的感受再生起,健康、无过失,而且舒适地活着。

接着,教导比丘们不论在日间、初夜、后夜的经行与禅坐,或在中夜的入眠中,都要保持清明,提起正念,以及全然的正知,以净化一颗还有障碍的心。接着,教导比丘们要具足正念正知,不论行、住、坐、卧,眠、寤,肢体的屈、伸,穿衣等等日常生活中的行动,都能具足正知正念。

接着,教导比丘们要选择树林、山上、墓地等僻静之地独处禅修。在乞食用餐之后,上身打直,提起正念,盘腿禅坐,远离对世间的贪爱、瞋恚,远离昏沈瞌睡、掉举不安,断除犹豫疑惑等五盖,然后修习观身、受、心、法的四念处,以热诚的毅力与正知正念,调伏对世间的贪忧。就像将野象圈绑于大柱上,磨掉牠惯于在森林漫游的野性,让牠习惯与人相处一样,修四念处就是为了除去比丘在家的习性与思惟,除去在家生活的忧苦、疲惫与热恼,为趣向解脱涅盘作准备。

接着,教导比丘们进一步不杂有欲念来修四念处,以成就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然后以稳固、纯净、光明的禅定之心,成就宿命神通、天眼神通,证知苦,证知苦之集,证知苦之灭,证知灭苦之道迹;证知烦恼,证知烦恼之集,证知烦恼之灭,证知灭烦恼之道迹,而得解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情欲心太重会堕落畜生道

我们人为什么色欲心,这个淫欲心那么重?情爱的心那么...

论应不应该贪女人美色

壬一、(不应贪爱女人美色之理): 问曰:对一般姿色平...

黄念祖老居士:爱情并不神圣

人生三大问题里,有个婚姻问题。外国人往往颂扬爱情,...

钱与吃,是现代人的共同爱好

贪婪与掠夺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习性。从在胎中汲取母亲的...

往生净土的愿,绝非世俗浊欲

佛教说这个欲望,比如具体谈到五欲财、色、名、食、睡...

防护六根,断除淫欲

当年佛陀住世的时候,要求出家人防护六根,并示言若纵...

离欲解脱大丈夫

佛陀在古印度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有一天,一位...

破除性解放之邪见

第一:性解放主义者认为,以性是人类本能的缘故,不能...

心随诸佛往生去,无去来中事宛然

省庵大师,是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这位祖师在世的时间...

慈舟大师的念佛功夫

慈舟上人的禅定功夫,不是坐禅坐出来的,乃是念佛念出...

瓦砾与无上法

苏东坡有一次过济南龙山镇,那里的监税官宋宝国拿出一...

痛了,你自然就会放下

一个苦者找到一个和尚倾诉他的心事。 他说:我放不下...

卧床默念佛号会有罪过吗

原文: 卧室若不洁,可将佛像供于净室,日请来熟视一二...

五戒善法为做人应知应行之原则

吾人生在世界,不只是要从自然界的万物得到自身生活之...

缘聚则生,缘灭则散

过去,佛陀住在维耶罗国(或译堕舍罗国)一处称为乐音...

一袋宝石

早上一大早,太阳还没有出来,一个渔夫到了河边,在岸...

四依法之「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法四依的最后一依是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佛说的三藏...

如何救度疾病的众生

问: 如何救度疾病的众生? 慧律法师答: 有两种角度...

济群法师:轮回的六种苦

《亲友书》中,将轮回苦总结为六点。 其一,为无有决...

谁是真佛?谁是真菩萨

经常有很多人问我:师父你能否告诉我们,谁是真佛?谁...

主导生命的两个力量

佛陀在经典当中告诉我们,生命就像是无止境的水流,这...

印光大师对一位囚犯的开示

原文: 接手书,知发勇猛心,不胜欣慰。但只以终身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