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勿做「小资」学佛者

2011/08/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都市中,有“小资”阶层。“小资”者,“小资产阶级”也。

生活上,刚刚脱贫,但还没达到有产阶级,没有很大的支付能力,但又向往美好生活,很好面子,表现出了小资情调。他(她)们可能喜欢喝某种特别的咖啡,或许说话时喜欢夹杂着英文,或者钟情于某个牌子的服装等等。他(她)们有一定的文化修养,不屑与大众流行为伍,穿梭于都市之中却用冷眼观世间,喜欢追求一种有品位而不落俗套的浪漫。

学佛的人当中,也有“小资”一族。这些学佛的小资一族,表现在如下一些方面:

1、并不主张正式皈依三宝,但是喜欢翻看一些佛法书籍。

2、生活无忧,身体无病,有点钱又有点闲,学佛多半只是一种调剂生活的点缀。

3、对出世间没多大的兴趣,追求“安详”“自在”“快乐”。

4、没有发菩提心,一人吃饱天下无饥饿,学佛仅局限于自斟自饮/自娱自乐的受用享受之中。

5、有时表现为热衷于环保、放生等各种公益慈善事业,但在生活中对待工作却并不积极努力。

6、不喜欢受戒律约束,不受戒,更不会精进地努力修行,佛法得少知足浅尝即止。

7、喜欢喝“宗教鸡尾酒”,即把所有的宗教都大杂烩在一起“无分别”。

8、既要跃升于俗众之上,又与真正的修行人划清界限,站在修行人的边缘和角落里。

9、不喜读经论,只喜欢禅,喜欢读一些关于心灵感悟一类的书籍。

10、他(她)们的内心是孤独寂寞的,但却在众人面前装扮成看破一切得智者,戴着面具生活。在孤独的心境中自恋与独赏。

尽管,小资学佛者对佛法或者生活也有一些感悟,平时也有一些“利益众生”的行为,甚至也有一些看破放下自在的切身感受,但她们错误地以为这些就是佛法。

小资学佛者,不算是真正的修行人,他们拿佛法当作调味品甚至是“止痛剂”,以此来屏蔽掉生活中的一些烦恼和不快、品味生活、享受人生快乐的时光。一旦遇到大病、重大打击,平时经常挂在嘴边的“春有百花秋有月”诗句也没了诗意,“色既是空”此时也不再空,“安详”和“自在”变成了怨愤、火气、沮丧。

佛法在世间的方便运用无穷,但其内在核心是不变的,那就是:出离心、菩提心和空性正见,这是区别佛法与世间法、佛法与外道的标准,也是鉴别是否只是小资学佛的试金石。

哪个佛菩萨是在“小资”中就成就的?高僧大德无不是经过一番实实在在的修行磨砺之后,才跳出三界修行圆满的。

真正的学佛者,是堂堂正正地走进佛门,皈依三宝,塌塌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修行。真正的修行人,安详/自在是自然的境界,不是刻意装点出来的,是真实的、坚固的,是能经受住境界考验的。

花开花落,日出日落,品茶赏月,搬柴运水,吃喝拉撒,都可以让人开悟,也都可以体现出佛法的道理,但是佛法在世间不等于世间法就是佛法。生活在当今时代的人,种种现实压力导致内心深处都渴望找到可以避风的港湾停靠,但是小资学佛经受不起任何考验,更甭说“八风不动”了。

小资学佛一族,实际上还没有走上真正的学佛修行之路,他(她)们徘徊在佛法的边缘门口,只算得上是佛学爱好者而已。要么不学,要学就认真地学。“小资”一万劫,也出不了轮回;而真正迈进门槛/踏实修行几年,或许就可以脱胎换骨截断生死流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学佛先克己慎独

慎独出于《礼记中庸》: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

学佛最重要是亲近善知识

佛说了八万四千种法门,就是针对八万四千类众生,对治...

学佛会越学越清高吗

问: 学佛会越学越清高吗? 济群法师答: 为什么有些...

作为佛子,你真的是在学佛吗

1.热衷于跑道场:有的佛子,对跑道场很感兴趣,乐此不...

初学佛时三种不正确的心态

许多人在学佛的初期或多或少都会犯一些毛病,有些人所...

生老病死与成住坏空,促长了众生的出离心

长养六心,守道始终。 学佛求道者,六心当具。这六心指...

小资型学佛和商人型学佛

似乎短短几年间,伴着新的传播技术和人们对心灵层面的...

学佛不要求佛,则世人皆可成佛

据台湾民意调查显示,台湾最受信任的人物榜中,证严法...

懂得做人比懂得做事更重要

忘记你所失去的,珍惜你所拥有的,未来的命运会怎样,...

「小年」的佛教意义

忽尔一年,小年又来了。曾经记得,年少时的故乡风俗,...

念佛必须认真念,才能念出工夫

念佛必须认真念,才能念出工夫来,才有证得一心不乱的...

木耳的补血效果比猪肝高5倍

黑木耳是最优质天然补血品 一提起补铁补血,人们往往...

人趣之因与果报

一、人趣之因 (1)负债者互相追债 就是生了不肖子,要...

星云大师《拒绝的艺术》

拒绝是一种艺术,当别人对你有所希求而你办不到时,你...

济群法师:如何看待玄学与佛学的关系

问: 本人学习玄学,涉及到风水、六爻、八卦、相面等...

皈依后在行为上要注意哪些

问: 皈依之后在行为上要注意哪些?《地藏经》上说:...

为什么幸福不能只涉及当下

问: 为什么佛教一谈到幸福,就一定要谈死亡?苏格拉...

是否每天应多念佛号来调伏烦恼

问: 师父慈悲,在蕅益大师念佛开示那个里面,他好像...

星云法师《佛教的真理是什么?》三、因果

壹何谓因果 几千年来,存在中国人心中举头三尺有神明...

看清自己的缺点是很不容易的

要看清自己的缺点是很不容易的,大部分的人都认为自己...

何必再为过去唏嘘不已

生活的河流日夜不息,岁月也在一刻不停地向前奔驰。步...

一钵饭,佛都不能消受,唯有父母能消受

我们的父母,是世间最大的福田,佛是出世间最大的福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