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妄杀群牛

圣法法师  2010/06/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俗语说:‘宁愿玉碎也不愿瓦全。’就是说,自己得不到的东西,也不愿被他人所得。这是人类的劣根性,每个人往往都有自己的隐私。当自己的隐私被人揭开而不能隐瞒下去的时候,往往都是恼羞成怒而做出很可怕的事情来,这也是人类劣根性!是谁的过失?该怪揭开的人或是怪自己有隐私?双方若是任何一方理智一点就不会发生这种事,最好就是人人都有理智或人人都没有隐私。

从前有一位农夫养了二百五十头的牛,他每天早起晚睡的照顾牛群,他为照顾这一群牛,有时连饮食、睡觉都忘了。一切精神都放在这群牛上,他如此的刻苦勤劳,最后终于成为本村最富有的农牧家,牛群也生存在这优美的环境上过著舒舒服服的日子。

有一天山上下来一只猛虎,闯进了这块优美的天地,攻击这群养尊处优的牛群,牛身虽大但欠灵活又笨,终于被这只猛虎扑杀了一条牛,老虎饱餐了一顿,就悄悄地离开了,这位农夫发现了牛被杀时,老虎已经不知去向了。

牛主人不但不设法保护牛群的安全,竟向牛群发牢骚地说:‘我的牛是完整的二百五十头,如今已被虎噬食了一头,就像玉壶上有了裂痕一样,还有什么保存的价值?’心里很懊悔的自言自语,‘当初为什么要花那么大的资金去买牛呢?为什么那么辛苦的去开辟这么广大的牧场呢?如今已不能完整了,留它有什么意义。’

他低头的沉思了片刻,最后终于作了决定,从其历年来所饲养的牛驱遂到山岩陡壁,万丈深谷的边缘,一只一只的推下去堕落山崖深谷,最后二百五十头都推完死了,自己才扬长而去。

出家人受持二百五十条戒,没有用心护持,不意的毁犯了一条戒,他不思忏悔,反而想:‘既不能完整的守戒,不如多毁几条戒,或把清净戒都统统毁犯了,不但不成为一个出家人连一个在家居士都不如,不是和这位农夫把辛辛苦苦养的牛群都推下山崖一样吗?

人的智识是高高低低,参差不齐的。人的善恶忠奸也是相差悬殊的,人的行为邪正也是差别很大。人的心更是千变万化,所以欲认识一个人的好坏很不容易,古人说:‘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有的人很有智识,也很有学问,可是做事却是做那些愚蠢无知的事,有人虽没有什么智识学问,可是所做的事情却是合情合理的。所谓‘上上人有下下智,下下人有上上智’是也。

为什么人心会千变万化呢?又为什么上上人会做下下智的事情呢?一般人说是命运使然,有的说是神鬼使它这样。佛法说,一切都是业力使然,因为我们过去无始以来已积集许多善恶业,其善恶的业力生起现行,遇到什么环境,即引发什么业力出来。所以虽是上上智的人也会做出下下的行为来,或一下子善,一下子恶的行为。

是故学佛,须先学正知正见,譬如欲往某某地必须先认识路程一样,盲目的乱撞,不但不能达成目的,还离目的地越来越远呢?就做人处世亦要有正知正见,才能避免作恶造业,修行用功更是应修习正定才能开发智慧。否则走入魔道就‘一失足成为千古恨’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牛腹蓄乳

从前有一位很好客的人,他想要开一个宴会请客。邀请许...

空中楼阁

一棵树最初必由一粒种子,下土发芽生根慢慢长大而成。...

楼上磨刀

人往上爬、水往下流。谁不愿往上爬呢?没有衣食住的时...

摹仿国王

世间万事最初都是摹仿而来,譬如小孩学走路、读书、学...

减程送水

有一个老人,见到几位小孩在那里玩,即说:小弟弟们,...

估客驼尸

世间万事有缓急轻重之别,遇到灾难危急之时应取重舍轻...

庸医治偻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已经是庸医了,医病增病,越医越...

愚人食盐

从前有一个愚笨的人,有一天到了很远亲戚的家里去。主...

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

人生仿佛两条船,一为名来,一为利往。然而,计利当计...

骨不吓人,人自吓;癌不惊人,人自惊

我先说一件趣事或许您可以从中去体会:以前我在医学院...

尸毗王本生

很久很久以前,古印度阎浮提洲的提婆拔提城里,住着一位...

几块砖的启示让残疾乞丐变成富翁

一个乞丐来到一个庭院,向女主人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

发心念佛求生西方,七宝池中即生一朵莲花

原文: 夫众生之心,与阿弥陀佛之心,觌体相同,若以信...

出家人的戒刀

好,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大家吉祥。 今天道场白华庵,跟...

为何居士互称师兄,而不称师姐

男女平等,意指佛性上的平等,人人均有佛性。然而,我...

一切是无常的,不好的事情终究会过去

即使你的人生,现在遇到很多的状况,有很多的挫折障碍...

《地藏经》是什么样的境界

《地藏经》的当机众全是大菩萨示现 如果你念地藏王菩萨...

吃肉无异于间接杀生与慢性自杀

小时侯,我于沿海乡镇长大,伙食中,虽少肉,却多鱼。...

买物放生,病体痊愈

湖广总督林则徐曾叙述,他的朋友屠琴邬太守是钱塘人,...

蕅益大师《净土偈》六十首

博山禅师拈净土偈,每云净心即是西方土,盖以因摄果也...

你的幸福,常常在别人的眼里

幸福总围绕在别人身边,烦恼总纠缠在自己心里。这是大...

【推荐】追求临终正念,在唯识学有三个重点

那么临终的正念,在整个净土宗的修学者,是所有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