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不要有不舍之心

证严法师  2011/09/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世间的欲念有善恶两种,心志清明、存有善念,就能看开世间的一切;若起恶念则人生方向就会偏差,因此产生了烦恼。

有一次,佛陀来到一个小镇说法,有位富翁也和镇上的许多人一样,虔诚地聆听佛陀宣说人生的真理;听完之后,他便向佛陀请示:「听了您的教诲,知道心要时时保持平静,最近我正为了家产而烦恼,使我一刻也不得安宁;我知道心不平静的根源是因为有烦恼,但是要如何去除烦恼呢?」

佛陀问:「为什么家产会让你如此烦恼?」富翁说:「因为我年老了,却不知要如何放下财产和事业?」佛陀问:「你有儿子吗?」「有啊!都已经成家了。」佛陀说:「既然儿子长大了,为什么不让儿子继承产业呢?」

富翁说:「我的儿子从来也没有料理过家务,更没有帮我经营过事业,他什么都不会呀!」佛陀说:「每一种技艺、学问都是学习而得的。你的儿子既然长大了,应该可以好好将你的人生经历教授给他。」富翁又说:「我要教他,但是他却没有意愿要学。」佛陀说:「你能『放下』,自然就有人接。人生无常,生命只在呼吸间,当最后的一天来临时,即使放不下所有的一切,但是又真正能带走什么?」

富翁听了,仍然犹豫不决。佛陀又举了一则譬喻:「人生的欲念有如一把干草,点火之后,你拿着这支火把逆风而行,火愈烧愈大,很快就会烧到手掌心,若不放手就会烧到手腕,再不放就会烧到身上。」富翁此时才真正体会了佛陀的教诲,放下了心中的烦恼。

我们也要淡泊知足,不要有不舍之心。因为生命在呼吸间,如不及时反省、看开,放下欲念,这对我们的心念会有很大的杀伤力。

人的言行举止总是在一念心,我们要时时抱持一分平静、淡泊的心,不贪名利、不求权势,自然内心就会很平静,且能守在本分事上,尽己所能贡献于社会。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把「牛」释放,幸福才有可能出现

问: 佛教常说放下?什么是放下?怎么才放下? 一行禅...

放下即自在

一个装过臭水的容器需要清洗空置,一只装过牛奶的杯子...

痛苦源于执着,放下产生快乐

用平常心来生活,用惭愧心来待人,用无着心来处事,用...

活在过去或担心未来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觉自己身边的许多人与朋友都活在过...

学佛不是不顾家庭,而是让人看破

在学佛的过程中,绝对不可以单顾自己不顾家庭,那是不...

娑婆世界是钱上之蛇,极乐世界是蛇上之钱

念佛行人最难的就是厌离和欣求,为什么最难呢?娑婆世...

股市诚可贵,生命价更高

这一段时间,不管是在微博还是微信,真可谓被这个股市...

如何正确修习大乘的空观

大乘止观的智慧,我们在这个地方作一个总结。大乘止观...

祭祀

小村落里有一户人家,每天早晚都传出清朗的诵经声。主...

这些旁人眼中的傻子其实都是高僧

这古来有很多人哪,看着好像他这什么也不知道,后来还...

人生无味,皮囊终坏

严澄。字道彻,江苏常熟人,文靖公严讷的儿子。年少即...

挫折与收获

在古印度的时候,常常发生干旱或是水灾,因此,老百姓...

奢侈折福又折寿

我们看清廉是结果,节俭是根源,所以教育都要找到根才...

不原谅别人就是不原谅自己

一天,艾子乘船在海上漫游。天渐渐黑下来了,艾子将船...

破除性解放之邪见

第一:性解放主义者认为,以性是人类本能的缘故,不能...

佛陀身边千二百五十常随众的由来

佛经中常出现佛的常随众大比丘僧千二百五人,这一千二...

不需回报的爱

一位喜欢旅游摄影的朋友,给我讲了一件他遇到的故事。...

工作最伟大,服务最神圣

英国格拉斯哥市的一家书店门口总放着一箱旧书,有一个...

【推荐】一切都顺利,其实祸根就种下了

我们归依佛、归依法了,就要观想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

改善生态环境要从心做起

由于人类日趋膨胀的物欲与自我中心主义,地球的生态环...

欲速脱轮回之苦,莫如持名念佛

念佛求生净土,乃一门圆摄百千法门,非举一废百也。但...

印光大师有关放生的开示

放生一事,原为感发同人戒杀护生之心,实行自己恻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