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比罗陀守德招福

2011/09/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佛陀时代,有一位名叫修陀罗的长者,拥有无数的财富,平日为人乐善好施,并虔诚信仰佛教,自己更发愿:每年腊八(十二月初八)当天,一定要诚心、竭尽所能布施财物来供养佛陀及众比丘,甚至往后世世代代的子孙都要依此奉行,不可废止。长者一直到临终前,还一再吩咐儿子比罗陀一定要切实遵行此遗训,千万不可忘记。

长者死后,家道日渐衰微,一无所有。比罗陀眼看一年一度的腊八又要到了,而家中已无多余的钱财来供养佛陀及众比丘,想着想着不禁感到愁闷不安。于是慈悲的佛陀派目犍连尊者前去关心、询问比罗陀,比罗陀说:“父亲的遗训,不敢违背忘记,我依旧办理,只希望世尊到时,可不要见弃才好!”随后,比罗陀就向妻子的父母借了一百两银子,用心筹备办理腊八供僧事宜。

当天,佛陀带着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前往比罗陀家中,接受夫妻俩至诚的供养。两人满心欢喜地供养每位比丘僧,从头到尾不曾有任何一丝一毫的后悔及不悦。第二天早上,比罗陀夫妻发现家中以前存放财宝的地方,竟然堆积如以前一般多的宝物,两人感到又惊又喜。但又不知是何原因,会不会遭殃祸?就决定去请示佛陀。

于是比罗陀去到精舍请示佛陀,佛陀告诉比罗陀:“这些宝物,你们安心使用,不须疑虑,这是因为你能守信、不违背父亲的教诲,又能严持戒律、知惭知愧,对佛法僧三宝虔诚恭敬、欢喜供养。因为你具备“信、戒、惭、愧、闻、施、慧”等七种行道者的德行,才有此福报招来财富,所以不会带来灾害。有智慧的人,会依佛法奉行,不论男女,所生之处,福报都是自然而来的。”

比罗陀听了佛陀开示后,更加坚定对佛法的信心,至心顶礼后,欢欢喜喜的回家。将佛陀的教诲一一的告诉妻子,并发愿一定要将佛法一代一代的延续,让子孙都能得受法益。

所谓“人有诚心,佛有感应”,比罗陀始终一心谨记父亲遗训,并对佛法深具信心,纵使家中一贫如洗,也不敢怠慢,仍能以欢喜、恭敬和诚恳的心供养佛陀及众比丘,更坚持奉行行道者的德行,才能感召不可思议的福报。所以,只要对佛法深信不疑,并能依教奉行,时刻不离精进心、长远心,如此一点一滴改恶修善,无论世间法、出世间法都会日有所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不懂得播种,福报用完就没有了

一个人的福报是会发生变化的,福报亦在无常中。如果前...

现在乞丐骗子很多,还要布施吗

问: 当我们给路边乞丐布施时,朋友说那些乞丐是骗子...

吉凶之兆,萌乎心而动乎四体

孔夫子生在春秋时代,这个时候是周朝,周朝到了后期,...

星云大师:从奉献中获得快乐

早晨,我遇到柜台小姐曾淑芳,她是从天主教办的文藻外...

贫妇供豆的故事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我们在道场白华庵...

【推荐】「福禄寿」是怎样被我们消掉的

所有的相遇 都是久别的重逢 《不肯去观音》里有句很经...

解读印光大师的财富观

《印光法师文钞》涵盖了印光法师的各种思想,财富观即...

天将降祸于人,必先厚其福而报之

老子曰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宇宙的法则天之道,如拉弓...

果报还自受

一日,佛陀问目连尊者说:如果你的敌人怒目冲冠,来势...

一切问题本来就不存在

一个生活充满苦恼的问题人去拜访一个智者,一见面就迫...

王子舍身饲虎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小国家,国王有三个王子。有一天,国王和皇...

少康法师传念佛法的妙计

少康法师是净土宗五祖,少年出家,历学法华、楞严、华...

不能了解生命的根本而错乱用心

我们在明白整个生命的道理当中,最重要的先要了解生死...

医生的处方

有一个病人到医生处求诊。医生检查后,开了一张处方笺...

不贪的人才是宝

春秋时,宋国有一个人得到一块美玉,献给做官的子罕,...

「见财不贪著,才是财布施」对吗

问: 见财不贪著,才是财布施的说法对吗? 济群法师答...

明海法师忆净慧长老:活在当下

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见师父(净慧老和尚)的情...

圣严法师《地藏菩萨的本誓愿力》

此善男子发心已来,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久已...

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我们古人都很相信这个道理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有个公案...

莲池大师:竹窗三笔

竹窗三笔序 古有容斋随笔。予效之竹窗之下。时有所感。...

给自己的心蒙上了一层阴影

有一个小伙子,初次到工厂做车工,师傅要求他每天车完...

母亲离世的警醒

我出生在一个佛化家庭,家里三代人都有佛教徒,因此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