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让自己成为快乐又智慧的人

2011/10/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有智慧的人生活过得很快乐,缺少智慧的人生活过得很不快乐,因为没有智慧的人,生活上有一点压力就想不开,有些人总是喜欢跟别人的生活相比较,然后再去计较,怨恨自己没有能力、没有财富,或者厌恶身边的环境等。其实我们不应该去跟别人攀比生活条件,然后再回来斤斤计较。

常言说得好,人比人,就能气死人 。再说,我们看到的也只是人家的表面现象,有钱有势的,其实未必就生活得一定快乐。学习生活的方法比生活本身更重要,我们虽然比不上别人的生活优越,重要的是我们是否照样能快乐地生活;我们不能只怨恨自己的能力,或者对自己失去信心。因为自己的信心比能力更重要,能力是从信心中来的,没有信心哪有能力?不论环境好坏,心境比环境更为重要,我们虽然不能改变环境,但却能转变我们自己的心境,境随心转。如果我们的心境很好,无论生活在怎样恶劣的环境里,都照样可以乐在其中。所以看淡一切虚华的假象,坦然地面对各种境界;穷困但不能潦倒,安贫乐道,即使是蜗居斗室,麻衣粗食,也一样可以生活得自在逍遥。

我们每个人生活在世上,不论有钱没钱都不是关键问题,重要的是我们能不能应用自己的智慧和慈爱心,要有正知正见、好心肠、好性情、好脾气、好行为和精进行,就能使生活中的每一天,过得很愉悦,很安静,很快乐,很幸福,活得有滋味有意义。

培养我们的智慧和慈善的心是很重要的。我们人生中最大的无智就是自私自利,自欺欺人,没有纯洁心和慈爱心。如果你有智慧、慈爱心和纯真的心,人生就会过得很有意义,很圆满。有智慧的人才能有感恩的心、报恩的心、恭敬的心、尊重的心、无我的心、知足的心、谦卑的心、忏悔的心、忍辱的心、包容的心、平等的心、慈悲的心、喜舍的心,行善的心、精进的心,所以有智慧的人才能有真正的快乐。富贵者有智慧保家。贫穷者有智慧免辱。贫穷而不谄,富贵而不骄,对富贵者不卑躬屈膝,对贫贱者不持强凌弱。随缘而不攀缘,保持一颗平常心和清净心,如果你能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精神贵族”,你就一定会知足而长乐!

如果你总是觉得自己不快乐的话,那你为什么不尝试一下自己去“播种快乐”呢?那就是多行善,多布施。布施分为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布施三种;“财”布施能得到财富丰饶,“法”布施能得到聪明智慧,“无畏”布施能得到健康长寿。“施”比“受”还有福; 有“舍”才有“得”啊!

如果想得到圆满的果报,我们在做布施的时候,就一定要有一颗真诚的慈悲心。当我们为自己没有新鞋子穿而哭泣的时候, 可能会惊讶地发现别人甚至连双脚都没有了。。。。。。如果能用心地去观察,你就会发现,在这个世界上,比你更加可怜的人也不知道还有多少?能够健康平安地活着, 其实就已经是最大的幸福和快乐了!如果你有了这份感恩的心,自然就会生出慈悲的心。多去照顾那些鳏寡孤独的老人,多去关爱那些年幼无助的孤儿;多去救助那些灾难病苦中的人们;多去引导那些痴迷作恶的人向善;这才是真正的行善布施;真正的“助人为乐”!一分辛勤的耕耘, 就一定会有一分快乐的收获。

记住: 能够让别人快乐的人,自己一定更加快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圣严法师《永恒的福德智慧》

用虚幻的人生,借假修真, 为大众多谋福祉,为自己创...

妙莲老和尚:大智大勇

一、舍小智小仁小勇 大家都知道佛法难闻、难遇,闻到...

20则哲理段子

善于谋人,有容乃大。分享20则哲理段子,或许能帮助你...

快乐或不快乐,这都是不确定的

无论出现何种心境快乐或不快乐,都别在意,我们应经常...

上山的和下山的

上山的和下山的 在同一条石板小道上,上山的和下山的...

超越自我的身心

佛陀说:能统领百万大军的人,没有什么伟大;一个人能...

如何才能使自己活得快乐

有三个愁容满面的信徒,去请教无德禅师,如何才能使自...

你为什么又不高兴了

恶业的形成,有些是通过身体造作的。比如杀生,杀害的...

破除法执的相状

我们看看,讲到出世的圣人,佛陀也给他一些建议: 非明...

莫为小情绪,放弃大追求

我们万万不能因为生活中的不满意,而沉浸在自己的负面...

恭敬称念观音圣号即能远离淫嗔痴

【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

净界法师:一心三观

那么怎么样从第六意识的如理的思惟、想象来改变我们过...

好人缘就是巨大财富

好人缘是一个人的巨大财富。有了它,事业上会顺利,生...

学着放下欲望和贪念

人的占有欲,在很早以前很简单。早期农业社会,人的欲...

信佛后吃素,家人反对怎么办

问: 信佛以后吃长素,家人反对怎么办? 成刚法师答:...

至心信乐应如何理解

问: 至心信乐如何理解? 大安法师答: 我们讲十八愿...

宣化上人:瞻礼赞叹地藏菩萨的十种利益

诚心如法地供奉瞻视顶礼地藏王菩萨,这个人能得到十种...

星云大师《佛教的财富观》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们: 记得不久前,在南部的高...

中医如何看素食

随着素食日益普及,人们逐渐知道素食对健康的好处,不...

念佛人还需要做还寿生、破血湖吗

念佛之人,不可效愚人,做还寿生,寄库等佛事。以还寿...

兔王舍身供养梵志

久远之前,释迦牟尼佛的前身行菩萨道,由于宿世余业的...

随缘自适,烦恼即去

在这个世界上,凡事不可能一帆风顺,事事如意,总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