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善知识法与恶知识法

2011/11/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昔日,佛陀在舍卫城只树给孤独园时,对众比丘说:‘今日我要为你们开示“善知识法”及“恶知识法”,你们要一心谛听,善自思惟。’比丘们齐声称是,专注聆听佛陀的教导。

佛陀说道:‘何谓“恶知识法”?若有比丘常念:我为豪门望族而来出家学道,其余比丘皆为卑贱之身而来出家,因而心生我慢、诋毁他人,此即“恶知识法”。或者,若有比丘常念:我极为精进持戒、如法如律,其余诸比丘皆不精进持戒,而以此贡高我慢、诋毁他人,此即“恶知识法”。又或者,若有比丘常念:我修行有功,三昧成就,其余诸比丘未得三昧,心意错乱,不得禅定,并以此贡高我慢、诋毁他人,此即“恶知识法”。’

‘此外,若有比丘常念:我智慧第一,其余比丘皆无智慧。若以此贡高我慢、诋毁他人,即为“恶知识法”。再者,若有比丘常念:我常得饮食、床褥、卧具、医药等供养,其余比丘皆不能得此供养。若此人因利养之物而生我慢、诋毁他人,此即“恶知识法”。比丘们!所谓恶知识人,即是行此邪业之人。’

佛陀又说:‘什么是“善知识法”?若有比丘常念:我出身豪门望族,其余比丘虽不是出自豪门,然彼此佛性并无不同,此即“善知识法”。或者,善知识人不会因自己精进持戒,其余比丘不持戒行,就认为自己与他人的佛性有所差别,亦不会因此贡高我慢、诋毁他人,此即“善知识法”。又或者,善知识人不会认为自己三昧成就,其余诸比丘未得三昧,修行无定,就认为自己与他人的佛性有所差别,更不会因此贡高我慢、诋毁他人,此即“善知识法”。’

‘此外,善知识人不因自己智慧成就,其余比丘无有智慧,而认为自己与他人的佛性有所差别,亦不会因此心生贡高我慢,诋毁他人,即为“善知识法”。再者,善知识人不会因自己常得饮食、床褥、卧具、医药等供养,其余比丘无此供养,而认为自己与他人的佛性有所差别,更不会因此贡高我慢、诋毁他人,此即名为“善知识法”。’

佛陀告诉诸比丘:‘今日,我为你们开示善知识法及恶知识法,你们应当远离恶知识法,修持善知识法。’比丘们听闻佛陀的开示后,欢喜奉行。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经·卷八》

省思:

一般人修行学佛后,知道要精进用功、持守戒律,却容易以自己的标准来检视、要求他人。修行应以宽厚、包容、谦卑的心,来看待他人的修行,因为人人皆有佛性,此佛性不因贫富贵贱、聪明愚钝而有分别,亦不因根器或修行成就而有不同,因此不能看轻任何人。修行是‘但见己过,不论人非’,一颗谦虚、宽容的心,才是修行人的‘善知识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身边的善知识

善知识是叫人远离诸恶,奉行诸善的善友,是每个人生活...

遇善知识难

过去,有一个小孩在路上看到了一只大乌龟,把它抓来玩...

如果身边有这四种「居士」,一定要注意

有的居士具备善知识的特点,可以帮我们更好的修行。 而...

为何要去除骄傲我慢

问: 为什么不要骄傲我慢,我慢是很难远离的。请开示...

星云大师《恭敬心是佛心》

五根手指开小组会议,主题是:谁是老大?大拇指首先威...

光明皇后

一千多年前,日本有一座古城,城主的小公主长得非常美...

学会自我剖析虚荣

学会自我剖析虚荣,把我们的短处及时收拢在自我检验的...

贡高我慢之心,易招来宿世怨家对头

原文: 喻如一人,小有才,亦小有修持,心中便觉得我很...

坚持再坚持

一个小伙子从小丧母,多年来与父亲相依为命。看到父亲...

琉璃王与释迦族

从前佛陀在舍卫国时,波斯匿王的次子琉璃,于二十岁时...

行善才能得福报

一位风水名师,为人看坟断宅非常准确,经过调理的宅墓...

从小裁缝到大作家

这次,我们一行到浙江大学学习,我结识了一位学友,她...

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的建立》

第一篇 从人道到佛道 壹前言 佛教是以人为本的宗教,...

戒邪淫三字经

天地间 自古来 淫为罪 万恶首 古圣贤 最先戒 一...

圣严法师《人生如戏》

有位太太跟先生吵架,到我这里来诉苦了半天,听她讲完...

命运只是因果报应的日程表而已

我们时时处处都在受果报,时时处处又不断在种因、在结...

因果关系中的三种错见

在因果关系里边,我们推翻了三种不正确的见解。 第一个...

人的生死问题

人的生死问题 人的生死问题,就是人的生命从何处来,向...

虱子是什么做的

有一天苏东坡和秦少游在一起吃饭,两个人因为才华都很...

哲学家谈佛教

方东美教授说: 佛是大哲,佛是圣哲。佛经是高等哲学...

返观内照,观此生灭之心

若求心地一段受用,更须向读书作文已了时,种种应缘处...

把自己的心儿丢了

一个小沙弥刚吃完一只山杏,准备把杏核随手丢了时,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