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发起殊胜的菩提心

达真堪布  2011/12/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菩提心分为两种:胜义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胜义菩提心是一地以上菩萨的发心。世俗菩提心是一地以下的、处在资粮道和加行道的修行者的发心。世俗菩提心包括两个内容:发自内心地做一个决定,为度化一切众生而成佛,这是愿菩提心,这是为果而发誓;为了成佛而发誓修持佛法、修持六度等诸佛菩萨的学处,叫行菩提心,这是为因而发誓。

为了在相续中生起并巩固愿菩提心,我们要在下面三个方面加强、训练自己:

一、修自他平等菩提心。所有的众生都跟我们一样,都不想感受痛苦,都想获得安乐,但累劫以来的我执与我爱使我们无法平等地对待他们。为了消除这些分别,要下个决心:从现在起我要平等地爱一切众生,慈悲一切众生,包括善人、恶人,甚至苍蝇、蚂蚁,以根除珍爱自己、嗔恨他人的贪嗔之心,平等地对待自己与他众。

二、修自他相换菩提心。众生都是那么可怜,我愿将自己所拥有的幸福与快乐给予他们,愿他们的痛苦与烦恼都降临在我身上。

三、修自轻他重菩提心。在任何情况下,无论是幸福还是痛苦,完全不考虑自己,把所有的众生都观想在自己头顶,一切都为了众生。

我们要将生活与修行结合起来,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为了众生我们要成佛,为了成佛我们要修行,为了修行我们要家庭和睦、身体健康、工作顺利。我们不要把家人只看成是我的父母、我的爱人、我的孩子,要把他们看成是与自己最有缘分的众生,所做的一切都看成是为了众生。所以,在生活中要多关心照顾他们、帮助他们、尊重他们、遇事多宽容忍让。家务活要多干,打扫、擦、洗是清除自己与众生的业障、烦恼、习气,把所做的一切都看成是消业、还债、积福。只有这样做,家人才能开心、高兴,这才是修行。如果家庭不和就会伤害众生,伤害了众生就是犯戒,修行就有障碍。在单位、在社会也一样,把所做的一切都看成是为众生,要学会帮助别人、关心别人、照顾别人、尊重别人,久而久之众生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你。

我们不能将修行与生活分开,修行是修行,生活是生活,在念经念佛打坐的时候像个菩萨,回到生活中又变成凡夫。当我们时时处处不停的发誓:为度众生愿成佛;我们还要将这种愿望付诸实际行动,那就是行菩提心的训练。主要包括:布施,包括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布施;持戒,包括禁恶行戒、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安忍,包括忍辱他人邪行之安忍,忍辱求法苦行之安忍,不畏甚深法义之安忍;精进,包括擐甲精进、加行精进和不满足精进;禅定,在正知正见中安住,断掉散乱心;智慧,包括闻慧、思慧和修慧。

人主要的烦恼是执着这个“我”,就是人我执;还执着别人,执着别的东西,这叫法我执。这都是愚痴。如果能对所有的一切都不执着,特别是断掉人我执、法我执,才是真正的有智慧。

当我们通过修持慈悲心以及修持自他平等、自他交换、自轻他重三种菩提心后,我们就能在自己的相续中生起坚定的“为度众生愿成佛”的誓愿。当这种愿菩提心牢固地生起并不退转后,才是真正发起了菩提心,这样我们以前曾造下的无数大小罪业都会立即消失。我们现在拥有的再浅薄的福德也会立即增长,甚至要在多劫中才能积聚的资粮也会在刹那间圆满,而且所作所为都有功德,甚至是吃、喝、玩、乐都有功德;时时刻刻都能增长福慧,时时刻刻都在消业。可以说,快速地积聚福慧资粮,没有比发菩提心再殊胜的了。

发无上菩提心有如此功德,那么将此愿心化为实际行动饶益众生,修持六波罗蜜多,即行菩提心,所得的功德比愿菩提心更为殊胜。所以为了自他的解脱,我们要不停的发大心、发大愿,有一天发起了真正的菩提心,那么离证悟空性、本性就不远了。真正地证悟了自己的本性,才算取得了初步的胜利,我们才算真正地迈向了解脱之路!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星云大师《逆境》

吾人生命的成长,要靠许多的逆境来磨练;当逆境来的时...

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

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波离奈城...

以无我之精神,努力切实作种种事业

佛法以大菩提心为主。菩提心者,即是利益众生之心。故...

五种修行心态错不得

佛教是个重实践,重自力的宗教。所谓个人吃饭个人饱,...

鸯掘摩的身心考验

作恶多端且杀生无数的鸯掘摩,在皈依佛门、加入比丘群...

不要自以为圣,要以人为镜

如何化解嗔恨心呢?不要从忍(世俗忍)下手,而要从思...

转识成智的次第与方法

识是心识,智是智慧。凡夫的心识是有分别的,佛的智慧...

海涛法师《修行叮咛语》二

1.如果可以雇一个人为我们修行佛法的话,我们与无量众...

达真堪布:为何现在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比正法时期大

问: 为什么现在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比正法时期受持...

能得到人身的三种因缘

暇满的人身不是无缘无故得来的,想要得到需要具备好多...

怎样判断善与恶

问: 怎样判断善与恶? 达真堪布答: 一般大乘和小乘...

出轮回要先断除对世间的贪欲

佛法里讲的善恶的标准,最低的是小乘。若是为了世间,...

文殊菩萨仗剑刺佛

据《大宝积经》一五卷的记载:大约有五百位菩萨,从用...

不可盲信吃动物身体能补己身

现实生活中,一些人不加分辨,也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便...

济群法师:对拥有的一切心怀感恩

人类总是不停地追逐,却不懂得对已经拥有的一切心怀感...

节欲行善九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从手淫的魔窟中爬出来不知不觉已经九个年头。回首从前...

【推荐】电视和电脑的危害

科学的进步和物质的便利,对人来说,其实并不是好处。...

孝顺父母有五个方法

在佛教里,讲到孝顺父母,有三个层次:初品的孝顺父母...

不知最亲切

有时候出去旅行,一两个月的时间没有看电视、没有听广...

如何教导妻子修行

原文: 娑婆世界,是一大冶洪炉。能受得烹炼,则非世界...

大安法师《重奠道德基石,力挽世道人心》

道德问题已成为国人普遍关注谈论的话题,诸如:毒奶粉...

十二因缘法

十二因缘法大家要了解一下,这是佛法的常识。它阐释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