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阿弥陀佛摄生三愿是否针对不同根机

大安法师  2011/12/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问:阿弥陀佛摄生三愿是否是针对三种不同根机众生而发?这三愿的异同如何理解?

大安法师答: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是针对十方无量根机的众生而发的,里面有摄凡夫众生的愿,也有摄他方世界菩萨的愿。而摄受众生往生的愿,便集中在十八、十九、二十这三愿中。对这三愿,自古迄今,有种种不同的界说。盲人摸象,虽不及大象全体,或能触及某局部,然亦不必以偏概全。总而言之,往生的先决前提是信愿,乃《观经》中所述三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这三心内涵亦是贯摄于此三愿,即十八愿表述为“至心信乐欲生”,十九愿表述为“至心发愿欲生”,二十愿表述为“至心回向欲生”,此乃三愿之共同点。

然就三愿之不同点来看,在信愿行的侧重面上各有不同。十八愿侧重于信愿感通,单刀直入,从信愿核心点建立,一念净信即得往生,在行持上,只提“乃至十念”(当然尽形寿念佛,多多益善亦佳)。十九愿侧重于发菩提心、修诸功德,含摄宗门教下各大修行人,如生前住持法道,弘扬佛法,殁后径登安养者。二十愿侧重于念佛的功夫,矻矻修行,亦不舍通途教门,然亦以此功德回向,期冀增上品位。

这三个侧重点也涵摄十方众生。三种根机的众生,阿弥陀佛在因地发愿时,悉皆细心地照顾到了,悉皆平等普摄三类众生安隐生到净土。可以说,三愿乃对机的差异,亦不必强分优劣。作为净业行人,在往生净土条件上,抓住十八愿的信愿核心,在日常的修为上,取法十九、二十愿的内蕴,可不众美毕具了吗?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八种方法使净土法门成就

在过去好多祖师大德,为众生示现一生勤苦办道,一生成...

谁都可以静坐学佛吗

问: 谁都可以静坐学佛吗? 大安法师答: 谁都可以。因...

解脱成佛,应修什么善

问: 想要解脱成佛,应修什么样的善? 达真堪布答:...

有哪些方法可以很实效地入佛知见

问: 请问法师,有哪些方法可以很实效地入佛知见? 大...

如何看待福德与功德对生活和修行的意义

问: 如何看待福德与功德对现实生活和修行的意义?修...

印光大师论往生品位

关于往生极乐世界的辈品,《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第十四...

极乐六尘皆说法

又,若据法所显义,则无非佛事。如香饭光明等,当知法...

当别人指责自己时如何做到不生气

问: 有人当面用很难听的话指责自己时,如何才能做到...

爱幻想,能修观想念佛吗

问: 本人念佛时经常忍不住爱幻想,幻想净土的情景。...

西方路遥如何能至

问:西方去此十万亿佛刹,凡夫劣弱,云何可到。 答:为...

大安法师:犯戒后如果不能往生是否就要下三恶道

问: 众生在没有皈依前,由于迷了心性,犯了杀、盗、...

临命终时阿弥陀佛接引会不会是魔所现的

请看下面。第三个疑问:宁保非魔疑。就是有人问,临命...

四事之教

释迦牟尼佛与大比丘众五百人,在古印度毗舍离城的祇园...

从龙树菩萨的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在佛教的历史上,从印度到中国,对弘扬大乘佛教贡献最...

你真的快乐吗

努力赚钱就会快乐吗?有钱的人,没几个是真正快乐的。...

让地球休养生息

日本大地震和连续的余震,让人们不由得不将关注点转向...

过与不及

世间每一个人的个性都不一样,有的人谦虚自卑,有的人...

心为何会生病

人与人之间,心门若无法打开,彼此防卫而无法以真诚的...

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

【故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君子淡以成。小人甘...

处世不求无难,谋事不求易成

处世不求无难。 你处在这个世间不要求没有苦难,没有厄...

知足的人是最快乐的

修行最重要的,就是心中少欲知足、无贪无求,才能轻安...

一心念佛的「一心」是什么含义

在无量劫的轮回当中,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净土难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