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四事之教

2016/09/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四事之教

释迦牟尼佛与大比丘众五百人,在古印度毗舍离城的祇园,缓步而行前往游化。当时,世尊回顾毗舍离城,不久后便说此偈:“今观毗舍离,更后不复睹,亦复更不入,于是当别去。”当毗舍离城中的人民,听闻到世尊所说的偈语,顿时都心怀忧愁,跟随在世尊的身后,各各堕泪,相互感伤地说:“如来不久将灭度,世间将要失去光明!”

世尊告诉大众:“大众不要因此而忧愁感伤!世间上没有不坏之物,应该坏灭之物,想使它永远不坏,是不可能的。我过去因体悟“四事之教”,由此而得证。亦复为四部大众,说此“四事之教”。

是那四法呢?第一法为“一切行无常”,世间山河大地有成、住、坏、空的生灭;人的身体会有生、老、病、死的变化,乃至于每一个念头都是生、住、异、灭之现象,这就是诸行无常。

第二法为“一切行苦”,众生迷惑于诸行无常之真理,对于外境产生苦乐的感受,而有忧喜之执着,因执着而造业,因造业而受苦。

第三法为“一切行无我”;无我就是没有自性,一切诸法都是仗因托缘所生,当中没有一个实在的本体,是因缘和合的假相,其本性是空。

“涅槃为灭尽”为第四法,唯有彻底了达一切法是无常、苦、空、无我,灭尽一切烦恼,契悟涅槃寂静,才是最究竟之根本。不久后如来将入涅槃,你们当知!要普为一切众生宣说此四法之根本要义。”

世尊开示圆满后,为了使毗舍离城的人民回去,随即变现一个大坑,分隔开比丘众与人民,世尊与诸比丘众在彼岸,人民在此岸。此时,世尊将自己的钵掷向虚空中,告诉大众:“你们要善加供养此钵,也应当供养高才法师,如此必能在漫长黑夜之中获福无量。”世尊留给毗舍离城的子民们佛钵后,随即前往拘尸那竭国。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经·卷第三十六·八难品第四十二(二)》

省思:

众生迷心迷境,执着一切法是常、乐、我、净而生颠倒执着,因此造业受苦,轮回不已。若能在日常中思惟、修习“无常观”,触物即照,照见一切色、声、香、味、触、法等尘境,不论顺、逆境,都是无常,进一步洞悉诸法的本质是苦、空、无常、无我,以此对治心中的贪、瞋、痴等烦恼,让这念心清楚明白,处处作主。心不攀缘于无常生灭的诸法相,妄想自歇,这念本具的清净心自显。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出家人为何要穿粪扫衣

修行在声闻缘觉修法的时候,要常住尸陀林,尸陀林就是...

修行人应如何激励自己不要懈怠

问: 修行人应如何激励自己不要懈怠、追求真义? 索达...

生命如何才能活出意义与价值

时间就是生命,生命又由一天天组成,那么我们的生命究...

涅槃的四种差别

我们来看一看,那么这个涅槃跟菩提,到底它会发生什么...

【推荐】爱女的离世,让我扔掉「铁饭碗」,捧起「金饭碗」

回想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从小到大几乎都生活在顺境之...

证严法师《八大人觉经》

上人序 八大人觉警世纷,常人随波逐流,在变动不停的...

今生享福,还要把福报延续到下一世

天道、阿修罗道看似高级,却难以修行。身为人类,最幸...

给亡者做佛事为何要做七七四十九天

【无常大鬼。不期而到。冥冥游神。未知罪福。七七日内...

佛陀与风尘女子的因果

佛陀在世时也曾遇到许多困难,其中有一件事让佛陀永远...

还是做胆小鬼最易

一天,幽谷老人正漫步山溪间,忽见一少年站立山崖,似...

你为什么要学佛

说起刘宏来,大家都很羡慕。大学毕业后就进入银行工作...

静蔼法师示身不净往生西方

静蔼。俗姓郑,河南荥阳人,少年时到寺院游玩,看到描...

星云大师《佛教的慈悲主义》

谈到佛教,大家总是说:「佛教以慈悲为怀」,慈悲是妇...

要正确的忆念娑婆世界

我们这一块应该准备什么东西呢?按照《念佛圆通章》的...

水中的金影

从前有一个人走过大池塘边。看到水底有金色的影子,很...

祖师禅的手眼

出家人有这样一句话,叫久住有缘,久坐有禅,说一个人...

细嚼清风还有味,饱餐明月却无渣

无门慧开禅师的偈子云门糊饼赵州茶,信手拈来奉作家。...

提不起就放下

经过几天禅修,大家应感到自然安定,不会太浮躁。一般...

佛弟子可以出于礼节而合掌礼拜外道吗

问: 遇到道教的塑像、儒家的大德、道教的先辈时,如果...

做到「四忘」才能延年益寿

会忘是福,民间如是说。但是,会忘还要善忘!会忘且善...

前世一念之迷与净土失之交臂

生苦我们都忘记了。虽然我们在娘胎里那个苦啊,我们每...

星云大师《要利用零碎的时间》

我十二岁出家之后,就进入佛学院念书。我的同学都是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