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野狐禅「不落因果」

2012/02/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无门关》第二则里有“百丈野狐”的公案。

百丈和尚,凡参次有一老人,常随众听法。众人退,老人亦退。

忽一日不退,师遂问:“面前立者复是何人?”

老人云:“诺某甲非人也,于过去迦叶佛时,曾住此山。因学人问,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也无。”

某甲对云:“不落因果!”五百年堕野狐身。今请和尚代一转语,贵脱野狐。遂问:“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也无?”

师云:“不昧因果!”

老人于言下大悟。……

“迦叶佛”是过去七佛中的第六佛。所谓“一转语”是只一句便脱迷而悟的话。“不昧”是不暧昧,不弄虚作假。

百丈怀海禅师(720-814)在讲坛上面向修行僧说法时,总有一个老人安静地坐在后面听法。说法后,老人总和修行僧们一起离开。但有一次,老人没有离开留下了。

百丈和尚觉得很奇怪,问到:“你到底是谁?”

老人回答说:“我不是人。”

很久以前,在迦叶佛时代是这个寺的住持。有一次,一个修行者问我:“不断修行,大彻大悟的人到底受不受因果报应呢?”我马上回答:“不受因果报应。”正因为这个回答,我堕入500世(500次转世)的狐狸道,无法脱身。请您大发慈悲,代我做一正确的回答。”

老人恭恭敬敬请法:“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否?”

百丈和尚马上答道“不昧因果(对因果不暧昧,不弄虚作假)。”

老人当下大悟,超脱狐身。

老人为什么回答“不落因果”而堕野狐之身,而闻“不昧因果”能脱野狐之身呢?

在佛教中,产生事情的直接原因为“因”,间接原因即附加于“因”之上的事情、条件为“缘”,由此产生的结果为“果”。在此过程中,由“因”而“果”的力量为“业”。例如有一粒豆的种子,这是“因”,耕田、播种、浇水、施肥,这些叫做“缘”,发芽结果,这就是“果”。“缘”是否到位,与“果”关系甚大。即使是恶因,但如有良缘,就能得到善果。良因如果加上恶缘,就会得出恶果。而且,果也不会终于果,果还会成为因,加上缘又生出果。

这不单单是豆的种子问题。我们的存在都遵照这一法则。我们一件一件的善行或是恶行累积起来就形成了我们的现在。而且这还没完,那些行为都会成为“因”,当然又会形成“果”,这就是“因果报应”。

大修行人绝不可能免于“因果报应”,也就是说因为不是“不落因果”,所以老人堕入野狐之身。

那么百丈和尚回答的“不昧因果”是什么呢?

处于“因果报应”之中又超越它,在“因果”中又不受制于其状态,一语道破就是“不昧因果”。

在百丈和尚的“眼”里,既没有堕入野狐身这回事,也没有脱野狐身这回事。“因”只是一时之位,“果”也是一时之位,这就是全部的存在。野狐就是野狐,是绝对的存在。

老人因为执著于因果报应而又妄想不受因果报应,想办法要脱离野狐之身,而五百世都不得解脱。听闻百丈和尚一语道破“不昧因果”,悟到野狐就是野狐之时,反而能脱五百世野狐之身。

有一个关于一休禅师的有意思的故事。

在一次旅途中,一休求宿于一农家。这时附近传来一阵悲泣声,询问其由,得知因为那家主人亡故。禅师很同情,于是特意布施。家人一边哭泣致谢,一边倾诉自己的烦恼:“我家很穷,只有一点点田地,养不活七口人。因此,明知不好,丈夫还是去捕鱼狩猎,这才得以填饱肚子。丈夫得病后很为此事烦恼,认为是犯了杀生之罪所以才得了这个病。他非常烦恼死后是否能进入极乐世界。”

禅师开导说,只要忏悔了自己的罪业就行了,肯定能进入极乐世界。可是那家人还是不能首肯。于是禅师说“如果你们实在担心杀生罪孽,那我就给你画一个极乐世界的保证书吧”。于是在一张纸上写上几笔,认真折好放在逝者胸前,“这样肯定就能进入极乐世界了”,说完就离开了。

因为一休禅师是当时有名的大德,所以那家人以为他一定写了什么难得的话,结果偷偷一看发现是一首狂歌。

造孽如有须弥般。阎王如何记得过。

若杀生罪孽有如须弥山那么多,以至不能去极乐世界,阎王肯定也有漏记的时候,所以放心吧。

我们既然活着,就一定因何种“因缘”而造“业”,因此要受“果”。太受制于“业”就不能活下去。想开了,坦然地面对“业”,承认它就是自己的责任。

农夫的苦恼是“不落因果”,一休禅师说“阎王也有漏记的时候,放心吧”,是“不昧因果”。

古来人们将没有真正悟达禅境却自以为因果者,称作“野狐禅”,盖由此公案而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世上没有无因之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阿弥陀佛,各位大觉世间的有缘,大家吉祥。 我们今天利...

邪淫的果报

邪淫指与自己的配偶以外的人的性行为、手淫、阅读或散...

一位开火锅店女老板的忏悔

我开火锅店开了十几年,没学习传统文化之前,不知道珍...

圣严法师《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

我曾经遇到一位太太,她不断向我抱怨,说她的儿子因为...

【推荐】是业报现前还是冤魂报复

故事发生在1965年,内蒙古黄羊滩地区的村里有一户范姓...

如何理解因果的道理

这个地方我们讲到业果的轻重,最后我们把业果的道理作...

现世因果报应故事十则

莫轻小恶以为无罪 不吃小亏终吃大亏 夏家嫂子买东西从...

堕胎杀生的因果公案

堕胎是杀生恶行,以事、意乐、加行、究竟衡量,事是胎...

人生醒世恒言

见美女时,做狼虎看;见黄金时,做粪土看。此中享了多...

心存善念使人幸福一世

人有善心万事足,善心是一丝真情、一种关爱,它也是人...

现生永受安乐,报终即登九品莲

『现生即永受安乐,报终即登九品莲』 这个是历来无数聪...

四种念佛的方法

净土往生的因行,各祖师所强调者虽有不同,但多以信愿...

五种佛教的莲花

《摄大乘论》释卷十五记载,莲华有香、净、柔软、可爱...

诽谤弘扬正法之僧有何果报

问: 请问师父,如果有人恶意诽谤弘扬正法之僧,这有...

妙莲法师:盗戒微细须防犯

盗戒很微细,比方生意人,同人家讲好的样本是值十块钱...

学做「平凡人」

他比我职位高、比我更有财富和资源,比我得到更多的关...

佛法僧为什么称为「三宝」

佛法僧三种为什么称为宝呢?因为他是指示众生断恶修善...

怎样教育孩子成为阳光孝顺的人

问: 我侄子今年十七岁,父母已离异,学习、生活主要...

一旦遇到高级的魔,你就会迷失方向

我们现在人所谓的神通都不过是阿猫、阿狗的雕虫小技。...

命运是怎么来的

刚才一位老师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 命运在佛教认...

佛法是破解命运不好的最好法门

佛法传入中国二千多年,经久长兴,修学人多多,原因在...

印光大师痛斥弟子少管闲事

马契西居士对佛法深信不疑,对印光大师更是佩服得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