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天耳通

2010/07/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从前,有一个叫耆婆的老先生,他会一种很特别的功夫,即对音声非常敏感,只要有任何声响发出,他就能凭藉双耳分辨出吉凶祸福,过去未来等事。一次,他正在人群中吹嘘的时候,恰巧佛陀从此经过,听到了他的谈话。

"耆婆大师,久闻您的大名,您能不能为我听一听?"佛陀说。

"能为阁下您效劳,是我三生的荣幸!"

于是,佛陀带领耆婆走进坟地,看见地上有一堆骷髅。佛陀就在一个骷髅头上敲了一下,那头骨发出沉闷的响声。佛陀问道:"请问先生,这个人现已生往何处?"

"此人已经转世为人了。"

佛陀又另敲一骷髅头问:"此人现在生往何处?"

"他呀,早已超升天道了。"

耆婆正美滋滋的,心里想,你这能难倒我,反正死无对证嘛!

突然,他听见轰的一声,顿时眼冒金星,"请问这个此时生往何处?"佛陀的棒子还停留在鼻子前,厉声地问道。

"唔,呃……"

从此,耆婆回到了现实的生活中,不再听过去未来,但他倍加受到了人们的崇敬。

评语:过去,早已成为过去;未来,还在遥远的未来。我们唯一可以把握的,只有现在。解脱自在的人生不是靠追忆过去的酸甜苦辣,也不是在未来梦幻里沉睡,而是要珍惜当下的每一寸光阴。真实而平凡的生活,才是最美丽的。不要有空幻非份的期求,你现在的汗水付出,硕果累累的明天将必不可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真正的大道不需要任何神通与炫奇

有一次,南泉普愿禅师偶然到达一个村庄,不料见到庄主...

怎样才可以了生死出轮回

学佛的目的是什么?学佛的目的是出轮回,了生死,这是...

学佛人都应牢记的六则典故

神通广大并不代表是得道圣人 唐朝延载元年(西元六九...

如何正确看待佛菩萨的感应

问: 如何正确看待佛菩萨的感应? 答: 所谓的感应,...

佛度六师现神通

昔日佛在王舍国竹林精舍,广受君民尊敬供养,因此引起...

野狐精,他心通在何处?

唐肃宗时,西天大耳三藏来到东土,自称有他心通,肃宗...

学佛后我们能开什么神通

对佛教不了解的修行人,非常执著天眼、天耳、天上飞行...

念地藏菩萨圣号,为何能让病好

【随住如是诸佛国土。若入无忧神通明定。由此定力。令...

生死无常,念佛之人自然得庇佑

前天中午,姐姐打来电话,我听她的声音有些异样,以为...

净土宗十三代祖师

宋代的志磐法师在《佛祖统记》中,除专叙天台宗以外,...

真正的爱,在自己心间

那是一个忙碌的早晨,大约八点半,医院来了一位老人,...

「佛顶尊胜陀罗尼咒」的故事

有位名叫善住的天子,经常游戏于亭台楼阁中,享受天上...

【推荐】我们并没有比别人高多少

修慈悲忍辱的善行。瞋恚心有两种人,一种是放逸的人,...

复无锡尤惜阴居士书讲记

在讲这封信之前,首先要讲讲唐朝古灵神赞禅师度他师父...

【推荐】修行无别修,贵在识路途

说到用功、了生死,何谓生死?又如何了法?古人讲修行...

学佛要有十种心

佛法的整个修行方法,也就是学佛要有十种心,这十种心...

只要这个业还没有成熟,你就有机会

业当然它有两种情况:第一个,它只是在酝酿当中,它还...

为何把佛、法、僧称为宝

佛宝、法宝、僧宝称之为宝,略有六义:一希有义,二离...

明旸法师:出家有三种不同的意义

佛陀普度众生,跟他出家学道的有五众弟子,一、沙弥...

人若不慎思,往往会被小人利用

佛典中有一则故事。深山里,有两只猛虎,一只叫善牙,...

了解苦是为了不受苦

我们每个人心底最智慧、最慈悲的那一面,完全开发、究...

何为普贤菩萨十大行愿

一者礼敬诸佛 礼者、身礼拜。敬者、语意恭敬。诸者、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