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为什么近代念佛人都推广印光大师的著作

大安法师  2012/02/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问:请大安法师慈悲开示,为什么近代的念佛人都推广印光大师的著作?很少人推广慧远大师的著作呢?因我也很敬佩慧远大师,而他是莲宗的初祖。

大安法师答:首先,本人作为东林寺过来的,你有这份推崇我都感到很亲切,很好。我们弘扬净土宗,它有一个时节因缘的问题,慧远大师在对净土宗的贡献方面确实是非常巨大的,他也不是一般人,连鸠摩罗什大师都称慧远大师为东方护法菩萨,鸠摩罗什大师说这句话是有经典依据的。有一部佛经曾经悬记:震旦国,就是东方会有护法菩萨应化。正因为有这个经典依据——你看当时天竺国的比丘、僧众,每天都向庐山方向顶礼。在那种通讯不发达的时候,每天向庐山顶礼,说庐山有大乘开士,在这里应化,就是指慧远大师。所以我们考量慧远大师一生的业绩,他确实——他在这里护法,护了什么法呢?真的他护的有各宗各派,其中最重大的护法功绩就是念佛一法。

他的老师道安法师原来修净土都是修兜率内院,他作为道安大师的弟子,他却是求弥陀净土。他组建白莲社,在般若云台建斋立誓,一百二十三个人专修念佛三昧,人人都有往生的瑞相,透过这个群体的修行,他向我们中国乃至全世界证明了一桩事情,就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是真实存在的。慧远大师以及莲社的莲友们,在定中、在梦中、在临命终时见到的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跟净土三经所展示的无二无别。念佛法门这是难信之法,来到震旦国它需要一桩事情,就是证明。如果不能证明这种存在的真实性的话,那净土一法在中国也是很难传播开的。因为中国本身就是一个以儒家文化作主流意识形态的国家,儒家文化是强调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出世间法是比较淡薄的。所以要在这里把一种那么究竟的、那么超越的出世间法——求西方净土,在中国的民众心里当中扎根下来,他需要一个精英群体的证明。也是那个时代提出的一个重大的课题,如果得不到这种证明的话,念佛一法在中国就推不开。所以能不能证实这桩事情是净土宗能否推广的一个关键点,这个关键点的这种挑战是慧远大师来完成的。所以他称为净土宗的祖师,是当之无愧的。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慧远大师的念佛思想,他有他的修学背景,也烙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应。那个时代主要是注重禅法和般若系经典,定和智,以这个背景来修念佛三昧,在持名一法方面它不是有特别的强调。但是并不是说莲社不持名,有持名念佛的,但主要是慧远大师(每个祖师来到这个世间,他有他的一个历史使命,)慧远大师是完成净土宗念佛一法的真实性在中国推广的使命。所以庐山东林寺成了中国净土宗的发祥地。以后净土宗理论的建树,是净土宗第二代祖师善导大师完成的。每个祖师在那个时代弘法的重点,都是依据众生的根机来实施的。现在我们尽管也在提倡善导大师的思想,善导大师的思想确实很精纯,直接从信心一法入手。但在盛唐之际(隋末唐初),中国人根机很利的时候,这一法是单刀直入,不假方便,就能解决问题。但这个在现代众生来看,又很困难了,马上从信心就能契入的人,是有,但不普遍。所以这样就会想到,印光大师是近代(只有六十年左右,他是一九四零年往生的,)六十几年的这样一个时间,他所针对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以及众生的根机跟现代我们众生的根机相距不远,有很多相同之处。

所以印光大师一生的弘法,他在事相方面谈了很多: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在中国古代可能这些事情都能很好地解决,不需要讲他就能达到这个水平。然而现在众生连这个水平都没有,连福德都没有,你怎么能让他有甚深的般若智慧从信心进入呢?那信心一法不能进入就得要给他设置一个前方便嘛,要善巧,循循善诱,就从循循善诱,普被众多根机的众生来说,印光大师的思想是比较契合这个时代众生的根机和这个时代的特点。那么一切祖师大德,佛菩萨在这个世间,他教化众生一定要看准时节因缘,不是说自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就像印祖说,达摩祖师在这个时代教化众生,他也只能弘扬净土一法。你叫达摩祖师来说,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有这个人吗?他跟神光之间的对话:将心来。神光禅师说:“觅心了不可得。”“与汝安心竟。”马上神光就开悟,当下见到琉璃地,成为第二代禅宗祖师——慧可大师、慧可祖师。那你看看,一言半句之下就言下大悟。现在我们说几千遍,‘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马上慧能禅师就开悟。我们天天念,摇头晃脑念,念几万遍也开不了悟,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怎么无所住,生什么心?都莫名其妙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众生的根机故,众生的时节因缘故,要弘扬印光大师的思想,而且我们弘扬印光大师的思想,印光大师在那个时代,还比现在要单纯一点。现在在一种信息社会、科技时代,以市场经济为主的时代,很多问题也是印光大师在文钞里面始料所不及的。所以我们还要掌握这些祖师的原则立场,还得要善巧方便地加以灵活运用,才能够把祖师的思想进一步地发扬光大,做如来使者,使更多的众生回归弥陀的怀抱,成就往生之大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念一遍佛,西方极乐就在心上过一遍

念佛就是请佛住世,此引慈舟老法师开示:佛本无生灭,...

心怎么会有「三十二相八十随行好」呢

问: 观经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

请法师到自己家供养,这样是犯戒吗

问: 弟子这里有法师来,可是有师兄却说是奔他而来的...

如何受持读诵大乘经典与一心称名的关系

问: 上品上生应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修净土法门者,应...

唯有阿弥陀佛才称得上这七个字

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莲池大师《西方发愿...

净土文化对建设「幸福感」有什么积极作用

2014年3月18日,《禅文化》采编一行参访了净土祖庭庐山...

修学佛法,绝不可离开净土法门

释迦牟尼佛(公元前565公元前486年),示生人间,说种...

在家持戒困难,如何解决

问: 在家人普遍感觉持戒困难,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济...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

善能获五福,恶能感六极

我们常常讲五福临门:第一是长寿,第二是富贵,第三是...

修十大愿王为何能往生极乐世界

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

大安法师:如何合理安排慈善和念佛

问: 如何合理安排慈善和念佛,对那些认为做慈善会影...

烦恼也会开花的

院子里水泥花砖的缝隙里长着杂草,使院子显得有些荒凉...

地藏菩萨的无量无边功德

地藏王菩萨是八大菩萨之一,也是十方世界一切诸佛如来...

抑郁症的病因

抑郁症的病因,也跟执著常有有关。 很多抑郁症患者,都...

【推荐】做好人而命运坎坷,你还要不要做?

我从小对看电视没有什么兴趣,但爸爸规定我要看布袋戏...

清明三问

对于清明节,不论是否信仰佛教,大家或多或少会遇到一...

与各种人相处的秘诀

会与人相处,可以让你少走弯路,尽早成功。其实,每一...

人在少年,最难克制的是情欲

原文: 人之少年,最难制者为情欲。今之世道,专以导欲...

圣严法师《过去已成过去》

曾有一位日本老太太已经八十岁了,每次来见我,总要拿...

女人八条绳子就把男人捆住了

你们看过《西厢记》、《红楼梦》没有?男女害相思病的...

大姑奶奶的往事

在很多老人的记忆中,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场大饥荒,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