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学佛的三种目的

恒强法师  2012/02/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学佛的目的总结起来有三种:

一是追求今生的福报。健康、幸福、长寿是一般人的人生理想,这可以通过调食、调睡、调身、调息、调心达到目的。还有人更进一步,追求亨通、富贵、显达,这可以通过持戒、布施、慈悲、世间智及与前相应的世间八正道达到目的。年轻学佛者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其学佛目的多倾向于此。但是追求今生福报的人,如果不知五调、不知世间八正道,即使努力拜佛、闻法、诵经、持咒、放生,犹如漏器不能盛满,所得的成效会大打折扣。

二是追求来世的福报。有些人基于自己的人生经历,对此生、此地、此世间多生厌倦或久生不满,而现世中个人又几乎无法根本改变,如残疾、多病、貌丑、太胖、太瘦、太高、太矮、愚痴、低贱、贫穷、家庭不和谐、夫妻不幸福、事业不顺利、天灾人祸、战争动乱等等,所以希望通过今生的学佛修行求得来世更好的福报。老年学佛者的人生已接近尾声,其学佛目的多倾向于此。但是追求来世福报的人,如果今生没有亲近善知识、没有确立佛法应有的正见与正行,即使努力念佛、布施、供养,犹如污器不得洁净,来世可能还是没什么改善。

三是追求生死的解脱。这些人对世间的一切深感厌倦而能看破放下,对生死轮回生起怖畏而能欣乐涅槃,于是此生出家学道,既不追求今生的福报,也不羡慕来世的富贵,而志于即生解脱。只有于世间生起真切厌离心的人才可能究竟解脱生死。如果心不出离却谈空说妙、轻言自觉觉他,则犹如覆器不能盛物,今生自解脱尚且是空中楼阁,何况能令他人解脱?

诸位佛友,慎之!慎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遭遇中阴后他对佛法深信不疑

不少所谓的信佛人,其实是半信半疑、糊里糊涂在信佛,...

给祖先和亲人烧纸钱,能利益到他们吗

问: 给祖先和过世的亲人烧纸钱,能利益到他吗? 智慧...

用完的香盒有佛菩萨像,该怎么处理

问: 阿弥陀佛,师父您好,我们买的香盒子上有佛菩萨...

四种学佛的信心

学佛的信心分为四种清净信、欲乐信、胜解信、不退转信...

怎样才算不盲修瞎练

问: 怎样才算不盲修瞎练?感恩法师 宏海法师答: 第...

印光大师法语菁华

第一集 1、世之变乱之由奚在乎?一言以蔽之,众生贪...

参禅的入门方便

很多学佛的人,想通过参禅的方法冲破凡圣关,了脱生死...

如何烧香才是正确

问: 法师:您好!不好意思,我不懂得应该如何烧香才...

如何对治烦恼习气的现前

我们在修行中经常会遇到不如意的境界,往往会引发嗔恨...

守护六根

今天讲守护六根。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守护就是不叫...

心态转,角度变

把佛法运用起来,不要总以从前那种心态看事,不要总以...

界诠法师的学佛出家因缘

我是五九年出生的,六零年闹饥荒,六零、六一、六二连...

乌龟报恩

有一则寓言故事:有位年轻人,与父亲相依为命,靠著一...

世间上有五件事无法避免与脱离

一天,佛陀带领弟子们入舍卫城托钵,途中看到一名梵志...

佛陀一生给世人的二十条忠告

佛陀在正觉以后,想起救渡众生的大事因缘,心自思惟道...

去掉我执,使自己的心软化

我们修行的前提,是一定要去掉我执,使自己的心软化,...

礼拜观音菩萨,可以得到不思议加持力

明朝时有僧人如幻,他有个朋友懂得易理。跟如幻说,你...

怎样对治昏沉和妄想

打坐经常要注意的两个问题,就是昏沉和妄想。整个修行...

今天去造业,是外境错还是内心错

佛陀在讲道理之前,先讲出一个譬喻,譬喻容易了解。从...

金人

曾经有个小国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金...

托钵生活的要义

释迦牟尼佛出世说法之后,有很多人跟他出家修道,他们...

不穿袈裟的和尚--梁漱溟

梁漱溟在二十世纪的中国,算是比较活跃且具有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