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世界著名科学家、哲学家、政治家谈佛教

2012/04/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1.《大方广佛华严经》与现代物理学理论有惊人的相似性。——西方著名物理学家卡普拉

2.空间、时间和物质,是人类认识的错觉。——爱因斯坦

3. 如果有一个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又能与科学共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爱因斯坦

4. 佛学是科学之母, 哲学之父, 是永恒的真理。——斯蒂芬·霍金

5. 佛学包括科学,而科学不能包括佛学。——当代佛教高僧宣化上人

6. 哲学对这个(宇宙本体,终极真理)不过是推测,而佛教却是亲证。——中国近代著名数学家、发明家王季同

7. 佛教不仅不是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最彻底的学理,科学造诣愈深者,愈能解释佛经中素不能解的真义。——中国现代科学家尤智表

8. 假使没有佛教因果律,宇宙就只有混乱。——世界几何学之父威勒博士

9. 佛教所开示的法,包含内容的广大深奥,确实无与伦比。——英国著名学者克里

10. 我本人是科学家,对科学很感兴趣,我对佛法同样感兴趣。我个人认为佛法和科学是一而二,二而一的。——著名科学家沈家祯博士

11. 佛学广矣,大矣,深矣,微矣,切于人事,证于实用,实天地间最高尚圆满,深切著名之学说也。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乃兼善而非独善,乃入世而非厌世。——梁启超

12. 在面对原子方面,科学不能给人以确切的保证,而佛教完全可以应付原子的挑战,这是因为佛教超凡的智慧始于科学所不能应对和解决的地方。这对从事佛学研究的人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为,通过佛教的禅定,原子的成分构成物质的过程,便可如实看到或觉察到。而物质的生与灭所引起的忧伤与痛苦均源于所谓的“灵魂”或“梵我”等法执之妄见,这便是佛经里所阐述的。(《超然的佛教科学》)——艾基尔顿·巴普铁斯特

13. 佛教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业。——朱光潜

14. 佛教是历史上唯一真正实证的宗教。——尼采

15. 很多科学家已开始对那些描写轮回的佛学书籍发生兴趣,那些书上有很多的记载和近年的研究十分的吻合!——人类学家马里奥博士

16. 佛法的可信,是因为从佛陀时代直至如今,一直有佛弟子以亲身的修行体验,证明着佛经的正确。——《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17. 佛学之博大精深,虽有圣哲无所措手。——康有为

18. 关于人身各种器官的感觉部分,就牵涉到心的问题,由这种种感觉引起许多心理作用,佛教对此研究得很精细,远非现在的心理学所能企及。——中国现代科学家尤智表

19. 在早年的科学,曾误认原子为最小而不可复分的单位,其原子共分九十二种,是为一切物质之因,此即不平等因中之多因论。不久这个学说既被取消,然犹执著电子为最小单位,复认此为真常不变之体,于是又经多因论变为一因论。自原子能发明后,始量此说之谬,原来从前所认为常住不灭的物质,可以变成非物质,从前以为能量与物质是两个家族,现在才知道原来是一家人。从此科学家已自动取消其不平等因论,而归依于佛教的平等因果律了。——中国现代科学家尤智表

20. 人死之后,决非悉归消灭,人死之后,有神识存在。——牛顿

21. 我相信生命有如物质是不能毁灭的,世界上一直有定量的生命存在,而这个量是永远不变的。——爱迪生

22. 人体内有一个“非物质”的思想与识力的我,那就是在胚胎期进入人体大脑,施予推动控制大脑,使其细胞工作,此种非物质的‘识我’在肉体大脑死后仍然存在,并有‘生命’活动形态,可以永生不灭。——诺贝尔医学奖得主艾克里爵士

23. 我在母胎时,并不是我生命的开始,我是依照了过去的蓝图,而出现我的生命。我的死亡,也并非我生命的结束。——现代科学家薛定鄂

24. 灵魂是从肉体内独立出来的,它拥有科学无法测知的机能,这种机能就象重力一样,虽然知道重力是地球和物体间的引力所致,但无法以肉眼看到。——法国天文学家卡旺

25. 通过特殊的催眠方法,约有70%的人,可鲜明地回忆出前世记忆,甚至有的可追忆到自己前九世的境况。——美国心理学家文巴克博士

26. 佛教是宗教而超宗教,是哲学而超哲学,是科学而超科学。——著名物理学家,北大教授 黄念祖

27. 各不同星球环境的天人,各有其适应各别环境的能力,天人的形态与构成各有不同,未必就是以我们地球人类肉体为标准。——著名化学家季洛夫博士

28. 佛教是历史上唯一真正实证的宗教。它视善良和慈悲为促进健康,不可以仇止仇。——伯特兰·罗素(英国著名哲学家)

29. 在科学上,几乎每件事都是超过你直接经验的。世间人往往仅以自己的见闻和经验来评判事物,但他不知道,我们的感觉和经验经常在欺骗自己。——著名物理学家威斯柯夫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名人学佛文章列表

孕育一切生命的天地,如同佛的法身遍满虚空

天地,是我们存在的空间。尽管说到天,很多时候指广袤...

【推荐】从医学的角度看「我」在哪里

在《入胎经》、《住胎经》这两本经典里,非常详细地讲...

莫把极乐世界当作天方夜谭般的神话

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人把极乐世界当作天方夜谭般的神话...

佛教与物理

物理学是研究宇宙中物质存在的内部结构、基本性质和普...

杨振宁:科学与佛教

因为对科学感兴趣,我高考时报考了物理系。在大学读书...

超越虚妄的「我」

当深深静下来观的时候,确实发现我是虚妄的。就像我们...

香港理工大学前校长:我为什么信仰佛教

潘宗光,金紫荆星章获得者、太平绅士,1940年出生于香...

在科学时代如何生起对佛法的信心

凡夫众生根基陋劣,慧浅信薄,通常对佛法难以生起决定...

杨振宁:科学与佛教

因为对科学感兴趣,我高考时报考了物理系。在大学读书...

「素食神」张学友

张学友,曾被名誉为香港歌坛的四大天王之一,他吃素上...

李连杰自述走上解脱生死之路

李连杰: 其实就是对生命的一种了解吧,我1997年的时...

李娜:我不是出家,我是回家

曾经和李娜在同一个舞台演出过的姜昆,对李娜的出家一...

生死都是一种痛苦,如何能权衡于期间呢

问: 生死都是一种痛苦,而我们又如何权衡于期间呢?...

宣化上人: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什么呢

「未来世中」:将来世界的众生,「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出家修行自警七条

原文: 先民有言,禹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我今...

佛像开光仪轨

一、杨枝净水赞 杨枝净水遍洒三千 性空八德利人天 福...

五盖

1.贪欲盖: 指贪爱五欲妙境,能使众生心性迷惑,令善...

不开口的真相

过去有一个年轻人,陪着新婚的妻子回乡下娘家探亲。时...

喝茶的八戒

喝茶需讲究八戒!喝茶能强身健体,对人体是很有好处的,...

出家人为什么要光头

有位年轻的朋友问我,经常在小说中看到某人看破红尘,...

恒伽达利他得安乐

世尊在王舍城竹园精舍时,国内有一辅相虽然非常富足,...

佛教对生老病死的看法

禅门有云:「无常迅速,生死事大。」生死是众生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