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为人处事效仿弥勒菩萨

2012/07/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为人处事效仿弥勒菩萨

现代人常因人际关系紧张,感到心理负担很重,或人生的压力太大,我们有没有想到从自己这边行动起来,化解人际关系的冲突?改善与众人的关系?如果有心的朋友,就会发现我们身边有一位无声的老师。

在寺院的山门、甚至许多商店中,我们会见到中央供奉的一尊菩萨像,他便是 「大肚能容,了却人间多少事;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的弥勒菩萨。我们看他那笑咪咪的样子,分明是在告诉我们:「要想人际关系和谐,先要笑脸迎人,不能发脾气,一定要欢欢喜喜。」我们再看弥勒菩萨,他肚皮很大,代表什么都能包容,不与人计较。弥勒菩萨的形象就是教给我们要存平等心、呈喜悦相――对待任何人、任何事物,心理都欢欢喜喜、平平静静的,不要跟任何人计较。

弥勒菩萨有着许多令人敬服的特质,他「豁达大度」的肚量为我们所共知。心胸宽大自然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宽大的心胸,可以转紧张的关系为和缓,可以化怨怼为友。有一回,释迦牟尼佛的一位大弟子被一位婆罗门侮辱,但他对于婆罗门的辱骂只是充耳不闻,未予理会。因为他知道,一个会以辱骂别人来凸显自己的人,在个人的修养和品行上都有问题。婆罗门见到他无端被自己辱骂,不但没有生气,且微笑地答辩,真不愧是圣者,终于自知理亏心虚地离开了。这便是豁达心胸的力量。

弥勒菩萨教我们处人、处事均要大度一些。就拿穿鞋子来说吧,我们买鞋子都知道要多预留一点空间,否则穿久了,会因脚和鞋子磨擦得太厉害,而起水泡,或挤压过度,以致痛苦难忍。人际关系也如此,如果心地豁达,什么都能包容,不与人计较,也一定能营造心情轻松的人际关系。

我们都有过这种经验,就是盛怒之后,再反省便会发现:「我当时也可以不必那么愤怒的,其实事情也不是那么严重,不知道他(受气者)现在的感受如何?」但当遇到那种使人愤怒的情景时,往往会按捺不住怒火。因此,我们必须透过日常生活不断地磨炼自己,使自己也拥有化解、疏导愤怒的智慧和能力。由于我们不是顿悟的圣者,便只有靠着时时关照自己内心的功夫,使自己臻于能忍辱、能容人的宽怀境界。

我们还应该效法弥勒菩萨笑口常开的个性,并学习他用积极开朗的态度面对一切问题。在这充满自私自利染污、过分宣扬竞争的繁华世界之中,唯有以最自然无争的态度,并处处流露服务他人的意念,才能散发人性至真、至善、至美的光明面。日谚有云:「笑门福来。」如果你想要福气的话,就在每天用真诚的笑容迎人吧!

在与人相处时,多在心里想想弥勒菩萨,多在行为上效仿弥勒菩萨,您会发现另一番和谐、美好的新境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能忍之人有大力量大能力

人者,忍也 忍字从刀从心,心字上面一把刀啊!心是很敏...

一个人不能安忍,主要是没有看到真相

怎么知道六度一定要智慧的引导呢?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

无忍境界常保欢喜

忍无可忍的问题症结在于自己不会忍耐,倘若对任何人事...

八正道与改善人群生活

太虚大师说:佛说之八正道,乃依之观察人生宇宙真相而...

去除比较计较,回归平等自性

有一个学僧道岫,虽然精于禅道的修持,但始终不能契悟...

见羲法师:忍辱入道 超越自我

人生在世为什么要修忍辱呢?首先就要明白我这个字的意...

如何对待「看不顺眼」的人

人是不可以离开群体而单独生存的,既然要和其他人打交...

让家变成极乐世界

在家里,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应该多看对方的优点,应...

妄想那么有力量,是因为你攀缘它

一个人要把心量扩大,要离开所有过去生命经验留下的错...

每天十分钟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总是让许多父母措手不及。其实只要每天都用...

当别人冤枉我们,要解释吗

问: 当别人冤枉我们,或者对我们不了解,我们要解释...

如何才算是真正的供养如来

现在,有不少信佛的人,捐了很多很多钱,给寺院和住持...

障道的四个因缘

障道的因缘,就是我们做事情常常遇到障碍。读书遇到障...

生命中的三大福田

财富来自于哪里?来自于给予。当我们恭喜别人发财的时...

念佛身体念好了,是他的因缘吗

问: 有人念佛身体念好了,是他的因缘吗? 常敏法师答...

五色养生素食

五色养生素食以低盐、低糖、低脂肪为准则,坚持新鲜入...

如何超度过去所造的杀业

如果以前有过杀业的话,拜八十八佛,或者持《大悲咒》...

真正能往生的人为何寥寥无几

问: 现在全国有很多居士在念佛求往生,为什么真正能...

梦参老和尚《学三皈依》

释迦牟尼佛最初在因地时,听到五十三佛的名字,他就辗...

逆境恶缘也是帮助我们成道的善知识

一日,净饭王往诣佛所,见到迦叶一千人等诸沙门形体枯...

如何理解烦恼即菩提

菩提是指开悟的智慧。梵语bodhi,系从有知或觉之义的...

善导大师弘法的二则传奇故事

善导大师(西元613681年)中国佛教净土宗第二代祖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