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众生是福慧的源泉

寂静法师  2012/10/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人的苦乐就在一念间。一个人如果转变观念,他就不苦了。师父告诉我们:“心在哪里,命就在哪里。”念头是开关,一开就光明,一关就黑暗。人生就是这样,一切都在我们一念间。

比如做服务工作的人,他如果愿意担当一个菩萨的角色,他会觉得在与众生结缘。每结一缘,他都感觉到自 己有一份喜悦、一份功德、一份福报、一份人脉。如果仅仅是应付,他就会很累。佛菩萨为什么不累,而我们经常累?因为念头不同,一关是黑暗,一开是光明。

我们师父上人不辞疲倦地弘法为众生,他的动力在哪里?我们可以从佛教里面找到一切动力的源泉、一切财富的源泉、一切喜悦的源泉、一切觉悟的源泉,它的名字叫众生。众生就是大地,大地生长一切树木花草。从佛教看,众生是福德的海洋,众生是智慧的源泉,众生是力量的源头。一个人只要能够明白这个道理,他整个的生命就做一件事情,就是为众生,什么都不要再想。为什么呢?因为刚才讲了,所有的福德在哪里?所有的福德在众生;所有的智慧在哪里?也在众生。他是一切的源泉。诸佛菩萨从哪里出生?你们知道吗?诸佛菩萨就从众生出生。所以《华严经》里面说:“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

前段时间,有个学生给我发短信,他说:“我选什么专业好?”我说:“你选择你最喜欢的专业。”他说:“我喜欢的专业很多,又怎么办啊?”我说:“你就选一个对众生有利的专业。”我们父母往往教孩子什么?做这个可以有名,那个可以有利,让孩子从小建立自私自利的观念,那不等于在害孩子吗?应该对孩子说:“你应该去思考怎么样帮助别人,怎么样利益众生。”

我曾经听过严介和先生的课,他是2005年中国第二富豪。严介和先生介绍,他小时候母亲给了他一句忠告,使他受益终身。妈妈说:“孩子,你一定要记住,你以后见到所有的人,就在心中问一句话——我能为他做点什么?”这是一个伟大的母亲、智慧的母亲,一句话就可以成就中国的第二富豪。一般的母亲往往会教孩子:“你看到所有的人,你就要想到从他身上整点什么。”

所以我们的苦难、我们的贫穷、我们的不如意、我们的不顺利从哪里来的?违背自然规律,不了解自然法则。佛法就是给我们讲解人生自然真相,讲解自然法则的。我们随顺了自然法则,人可以过得更好,过得更顺,过得更喜悦,过得更平安。

人为什么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就是经常改变自己的信念,经常改变自己的理想。所以理想要矢志不渝。诸佛菩萨的成就就在于为众生,没有第二念。无论遇到什么,就只有这一念。即使现在有障碍,不能实现,还是继续保持这一念,等待就可以了。就好像堵车一样,堵没有关系。我曾经见到一些开大货车的司机,他们在路上,一个地方可能堵一天两天三天,可是最终他也达到目的地了。他为什么达到?因为他没有放弃信念。

人的纯洁不是一尘不染,人真正的纯洁是心中有一个永不改变的信念。有些时候,这个地方堵了,但是他绕道一下,虽然路改变了,但是终点没有改变。比如说大家都是为了幸福快乐,为了把工作做好,跑到南山寺来修学,这叫绕道行驶。因为我们直接做工作,有很多业障障碍我们,所以我们必须绕道南山寺消除业障,消了业障再回家,就发现这个路好走了,通畅了。所以人不是因为完美才成功,人是因为有坚定不变的信念才成功。

美国一位著名的大师,指导丰田公司员工说:“你不需要成长太快,你只要每天完善一点点就可以了。”所以我们每个人想成长,只需要每天改半个缺点,每天做两三件好事,每天学习一点点,每天念一点佛,每天积一点善,每天做一点忏悔,肯定会成长。只管做就可以了,不要管得到什么。人只要有足够的阴德,有足够的福报,自然就会如愿。所以人生福报是用功德、用付出、用善行去换来的,哪有白白得到、争得到、求得到或者算得到的呢!所以我们有空,把工作放下,来修行,修行是比赚钱还要赚钱的方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寂静法师文章列表

济群法师《人生佛教的弘扬》

佛法是人生的智慧,是生活的智慧,济群法师的这一理念...

现代传播方式让弘法触手可及

编者按:2012年4月25日至27日,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在...

历代名人与佛教的故事

我国著论弘化第一人牟融 西汉末年,佛教从印度经西域传...

以能护持正法因缘,故得成就金刚身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来成就如是功德,其身云何?...

倓虚法师出家后的第一次讲经

(一)抱愧得很 出家人,当一个法师,说起来也很不容易...

良医救子喻

在《妙法莲华经-如来寿量品》中,有一个「医子喻」,又...

多培福多修慧,成佛就快了

我这一次到台湾去,见到台湾那边的佛教事业办得很好。...

当代佛教的健康发展要靠什么

如何面对传统 作为今天的出家人,我觉得很不容易。首先...

在家学佛的七个条件

对于刚开始学佛的青年来说,怎么在家学佛,有个什么样...

上香是上一支还是上三支

问: 上香上一支?还是上三支?还有红香和黄香,上哪...

不甘放下的,往往不是值得珍惜的

人对他人需求越少,就会活得越自如安详。没有人能完全...

学佛与忏悔

一个学佛的人若欲在修行的道路上远离种种障碍,在现实...

醉翁受五戒得解脱

佛陀时代,距只洹精舍七里之远,有一老者嗜酒如命,佛...

原谅别人也是一种慈悲

为什么我们在工作当中不能相互沟通?实际每件事情的发...

念往生咒可以往生吗

问: 念佛没感应,念往生咒有感应,也念惯了,杂念少,...

四种中药入菜「餐餐养生」

一、黄芪补气 功效:强心、提升阳气,可预防感冒、增...

婚外情最好的解决办法

现代社会开放,男女平时有很多交往、接触的机会,因此...

念佛如何对治妄想

不念佛时,妄想虽多,无由而知,非不念时无妄想也。譬...

禅堂的法器与仪规

五家钟板 中国禅宗在六祖之后,形成了五家七派的弘法模...

为什么受菩萨戒后很容易得到感应加持

这个地方讲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观念。从唯识的角度,我们...

吃肉把尸体和绝症一起吃下去

随着科技发展、生活水准提升,许多文明病也应运而生。...

痛苦不是我们的全部

生命中充满痛苦,但它同时也充满了很多奇迹,像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