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让心定下来

2012/11/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现今社会,一般人都在追求物质生活的提升,当六根接触六尘时,难免会起心动念,但起的是烦恼心、动的是烦恼念,导致空虚、妄想、颠倒,迷失了本具的清净心。“攀缘”是一切烦恼之根源,烦恼亦出自于“痴”;有这分痴迷的心,贪、嗔、慢、疑等烦恼就会跟著生起而无法作主,自然就无法成就事业、家庭及道业。

修行可以让心定下来,保持清楚明白,不分别、不执著,诚如导师 上惟下觉大和尚所开示:“假使我们把烦恼化掉,执著破除,那么这念心就像一潭止水一般,纹风不动,像一面镜子一样,不落一点尘垢,烦恼化掉以后,心就定下来。”心定,专注力相对提升,应付繁忙的事情就会有条不紊,作决策时也不容易出错,做起事来相对事半功倍。

“佛者,觉也。”学佛,即是学习佛陀清净的身口意。如能从言行中反观自照,藉由持守戒律,以摄诸根,散乱之心即能消止,终能净心、明心,回复本具的清净心。所以,修行除了要有戒、有定,更要觉察自己的起心动念,时时检讨反省,心与境都能鉴别,看任何事情都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自然不会被外境所转;做事自然事半功倍,修行亦能有所成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海涛法师《心主宰一切》

学佛就是要把自己的念头调到最庄严,最高品质的状态。...

净界法师:同一句佛号,心态不同功德便不同

净土宗是一种佛力加被的法门,如果按照密宗的说法,它...

如何理解「直心是道场」中的「直心」

问: 如何理解直心是道场中的直心? 大安法师答: 直...

善识其心,善用其心

一个人去邻居家借斧头,边走边想:会借给我么?难说!...

看到别人的缺点,是因为自心不清净

观察他人的缺点几乎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习惯,我们从来...

身心一如相互连结

在佛陀的教导中,我们了解身心是无法分割的。身即是心...

老是走神,静不下心来怎么办

问: 阿弥陀佛,师父,我老是走神,静不下心来怎么办...

梦参老和尚《弥陀心法》

错误的观念 没有讲经之前,跟大家说几句,最近一段时...

人要自己掌握命运掌握生死

佛法教导我们:人要自己掌握命运、掌握生死,就是避免...

念佛为何要求「一心不乱」

《阿弥陀经》要求学人执持名号七日一心不乱。 《无量寿...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原文】 般若心经云: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度一...

修行最重要是明心见性了解真妄

古德说:不识本心,修法无益。我们的法门有很多选择,...

人当临终,唯此事为之有益

【原文】 人当临终,唯同声念佛为有益。若识心未去,沐...

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都是免费的

忽然发觉,在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都是免费的。...

熏习这颗念佛的种子

这个娑婆世界五浊恶世,实际上就是个大染缸。如果我们...

参禅人的一念之差

我以前跟谛闲老法师学教,在他那里参学。听谛闲老法师...

惟贤长老《念佛与悲智兼修》

我昨晚上听到你们都在念佛,念得很久、很诚恳,这是很...

古人是如何精进勤学苦读的

关于学习的重要性,我国古代学者有很多很好的意见。《...

不需花钱就可以修的大福德

末学曾看过某大德著的《现代社会修积功德的十件善事》...

在理性和欲望的斗争中走向吃素

在很久以前,我还没有吃素的时候,曾经有一个人要劝我...

为临终的病人指一条路

宋代有个荆王夫人也是站着走的,有人神游极乐世界,还...

初地菩萨到十地菩萨之间的境界

初地菩萨住于欢喜 初地菩萨有七个征象:(一)能堪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