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梵行王的宝马

证严法师  2013/02/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梵行王的宝马

在佛陀时代,一天,佛陀向弟子们说了一段本生故事──在无数劫以前,有一个小国家,这个国家的国王──梵行王,深具仁心大爱,他不只疼爱群臣、疼爱全城百姓,对所有的生命也都爱护有加。

当时,国王有一匹宝马,他将那匹甚为喜爱的马养在马厩里,每天喂它吃七种香食,所盛的器皿都是镶金、镶银的,住的地方都有专人在整理、帮它洗浴,并且每天洒香水,而怕它被蚊子叮到,甚至帮它搭了用绒布做的蚊帐,旁边还钉上金扣子。国王将宝马的衣、食、住、行都装饰得非常豪华舒适。

骑士、宝马忠贞报国

在这个国家的周围,还有许多小国家,他们看到梵行王所统领的国家如此祥和,物质又丰富,因此起了贪念。于是七个国家联盟起来预备攻打这个小国──七国联盟发出通牒,警告梵行王要把国家贡献出来给他们平分。

国王接到这份通牒时,心里很着急,立刻召集文武大臣商讨此事,问道:「不知谁能提出较好的意见?」有一位大臣说:「我认为暂时不用出动大批军队。」并荐举了一位足智多谋的勇士。

国王就召见这位具备智谋和挠勇的骑士,问他:「将保护国家的重任交给你,你可以接受吗?」骑士因平时即受到国王的礼遇、爱顾,这时国家有难,他很勇敢地接受了。但他提出一项要求,请求国王借他宝马,他说:「如果有这匹马来配合,我就有信心可以平复这七国之乱。」面临这危急情况,国王只好答应他。

坚忍奋战到最后一刻

骑士牵出宝马时,告诉它:「我们平时备受国王的爱护,这时候国家有难,正是我们要为国效命的时刻。」就这样,骑士骑上马背很快地奔驰而去。

到了七国国王联盟安营扎寨的周围,骑士和宝马直冲进一个营,迅速地擒到一位国王;当敌军陷入惊慌之际,他又马不停蹄地回头冲,再捉了两位国王,另一趟又捉了三位。就这样,凭着他的智谋与挠勇,七王已经被捉走了六位。

宝马和骑士因不断地来回奔波消耗了许多体力,当要捉拿第七位国王时,七国军营的兵众已集合在一起,他们看到宝马远远地奔驰而来,立即集中目标用弓箭射它。不幸,宝马全身中箭,一直奔到距离敌军营寨不远的地方才倒地不起。

骑士看到宝马已经没办法再跑,想把马鞍卸下来,换另一匹马再继续作战。而宝马虽然全身中箭,耗尽体力,但它想着:「最后这一步,如果我没忍耐,取得最后的胜利,未来天下就要大乱了,为了国王、为了国家、为了普天下的人,我还要继续努力。」当骑士要卸下宝马身上的鞍辔时,它很挣扎,好像在跟骑士说──我还要站起来,扶我起来,我要继续跟你一同作战。

心有灵犀一点通,骑士也觉得他们应该再努力最后一战,不管生或死,也要努力冲过难关!所以,骑士吃力地扶起宝马,等它站好后,他再爬上马背,用最后的力气奔入营区。敌军看到他们勇猛不懈的情形时,都被吓得愣在那儿不知所措,因此最后的一位国王还是被捉走了。

以德报怨 祈天下祥和

回到自己的国家后,宝马全身血淋淋地倒在殿堂前,国王看了很心痛、很舍不得地走到宝马身边,抚摸着它,内心深深地哀悼。此时,宝马向国王说:「战争是可怕的!野心家为了达到扩大统领的欲望,不惜百姓的生命,时时发动战争,这是人心最残酷的贪念!我为国王效命,希望国王的大爱能普及天下。国王!请你以德报怨,放回这七位国王,以求天下苍生的安乐。」国王被宝马感动,说:「会的,我会做一个把大爱普遍于天下的仁王。」随后,宝马安详地垂下头来往生了。

佛陀说完这段故事,对所有的比丘说:「弟子们!当时的梵行王就是现在的舍利弗,那位勇士就是现在的阿难,那匹马就是现在的我。佛菩萨应化在人间,倒驾慈航来回为苦难的众生辛苦。这因缘大爱来自无数劫来,大爱即是成佛的根本。我们要将爱的种子永远种植在心里!」

※ ※ ※

我们学佛也是一样,应时时抱着一分大爱。不过很可惜的,有些人将爱缩小了,变为私爱,变为贪念。而我们修行就是要去掉贪念,扩大爱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切行动作为,应分毫不离开大爱,若离开大爱一点儿,那么一步差就步步错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达照法师《观音菩萨的大爱》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诸位大德、诸位同修:大家好...

证严法师:慈济是人间的一股清流

常有人说:「慈济是当今社会的一股清流,能够净化人间...

猎狗的雕像

我在书上看到一则苏格兰的故事。书上说,当地有个墓园...

最美的服装与最好的化妆品

世界上最名贵的衣服,不是珍珠衫,也不是羽衣裳;更不...

东山再起靠「感恩」

慈济人说「感恩」,简单的两个字,却很亲切。听过一则...

因为不知道,所以勇敢

一个下雪的晚上。农村有户人家,半夜里有人敲门。主人...

泥问佛祖

泥土问佛祖:我以全部的生命滋养荷,荷高贵美丽,享尽...

爱的行动莫过于关怀

佛陀教我们要时时付出爱心,爱的行动莫过于关怀。一切...

善良,是我们为自己留下的路标

撒哈拉沙漠,又被称为死亡之海。 进入沙漠者的命运:有...

放逸的祸害

过去,有一长者专门将牛乳熬煮成香醇味美的酥油出售,...

正信去邪知,亦保永世安康

过去,佛陀曾生为马王,名叫驱耶,常在海边渡引漂流之...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东汉时期有一个人叫陈蕃,他学识渊博,胸怀大志,少年...

佛教没有排他性

世界上大部份的宗教,都只承认他们自己所信的宗教教义...

诸苦根源,皆在于贪

佛说,人生诸苦的根源,皆在于人的贪心。 《佛遗教经》...

忏悔业障的方法和要点

忏悔的方法在很多经典中都有记载。其中最有名的是《大...

欺负弱小犹如为自己挖坑

佛经里经常用一句话形容佛的功德:如大调象,亦如沉渊...

圣严法师《放松身心的妙方》

有些人以唱卡拉OK、跳舞、喝酒、飙车、开车兜风、钓...

生死海深,菩提路远

印祖在讲到永明延寿大师《四料简》中的有禅无净土时,...

遗忘别人的「不好」

生活中,总有一些事情需要我们牢记于心头,而又有另外...

举心动念行为造作,举头三尺有神明

谈到自然造化的法则,有时候你深信因果到这个程度,才...

【推荐】应该为现在做点什么呢

有一天,我在敦化南路散步,突然有人从背后追上我,她...

遇到鬼魅扰害,应至心念诵供养地藏菩萨

【随所在处。若诸有情。颠狂心乱。鬼魅所著。有能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