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人类不平等的根源在哪里

海山长老  2013/04/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人类不平等的根源在哪里

学佛,第一个叫破除我执,要懂得这个身体不是实有的,是地水火风和合,所谓缘聚则生,缘散则灭。不生不灭才是真象。找到这个不生不灭宇宙这个空体就叫法身,佛菩萨都证得这个法身,我们也有,我们学佛就是为了找到这个法身。

人为何不平等,就是因为“因”上不平等,所以“果”上就不平等。比如:底片上的胶卷,没有善恶之分,是一相平等,所以,我们学佛就是专摄善的影子,如果有了恶的影子,怎么办?那就必须洗掉,就叫誓断一切恶,并将佛德大慈大悲,无我利他,舍己救人的精神彻底恢复。学佛的过程就是断恶生善,然后渡众生,把我们的私有观念,我执观念全部清洗干净,把佛心,佛愿,佛行恢复。

人类为何不平等,不平等的根源在哪里?

悉达多太子经过49天在菩提树下,独立思索,提出一个问题,父母在没有生我们前是谁?

父母生我是个假体,真正的我是代表宇宙,而整个宇宙全是自性空体,在父母还没有生我之前就有了,我们的肉体是父母生的,而我们这个真正代表宇宙的这个空体,不是父母生的,佛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就找到了这样一个真正的我,永恒存在的这个空体,就叫法身自在我。

那么人类的私心妄念,分别,执着,又从何而来?我们每个人都会想东想西,这个思想是何处来?佛为了找到这个答案,进一步思维发现了我们的心就等于光明宝镜,放在空中,由于空中灰尘,一点一点的沉淀,灰尘多了便把光明遮障了。另外,我们的妄想,分别,执着都属于客尘烦恼。此空体原来没有。

本性清净没有烦恼尘垢,无始无终,无内无外,整个心体就是如光明宝镜。我们肉体不是长久的,是暂时的,所以肉体有生必有死。因为我们无始以来储存的情爱种子,因为有此种子,有生灭的因,就会得这个生灭果,所以这个情爱种子就是我们生死之根,只有除此情爱种子并将彻底清洗干净,才能解决生死。

佛陀证得真理,恢复心明明镜后叹息:(以下白话文翻译)奇怪,奇怪,整个宇宙大千世界这个空体就是我们共同的心体,也就是我们的身体,而我们这个空体都是有生命和无生命的共同的心体,也就是我们的身体,而我们这个空体都是有生命和无生命的共同体,人人都可以成佛。

那么,我们人类又为何不知道此道理。原来只因有妄想,执着而不证得。妄想就叫所智障,知识越多,反而生起障碍,障碍它的本有真心发挥光明作用;第2个就是执着,执着又变成烦恼障,执着这个身体是我,我吃亏了,我收起了,我受欺负了,工资低了,待遇少了,分配不公平了,就是因为人执着这个假我,所以人对人处事造成了矛盾。那么我们人类矛盾的根源在什么地方?矛盾就是因为执着这个身体为我,也叫烦恼障。如果人类消除自私为我这个小观念,若树立为人类,为社会,为国家大观念,矛盾就没有了。

我们这个不生不死的空体才是我们真正的身体,也是我们的本有真心。这个本有真心的身体没有生没有死。以相机照相为例,如我们相机中的胶卷,底片上的影子,而这个影子从哪里来?是缘,因为相机的镜头,光线,快门,底片等,将外面的影片照在底片上,而这些底片上的影子全都是假象,不是真的,那什么才是真的?是胶卷才是真的。

底片上的善恶影子都是假的,所以善恶都是空,所谓善恶性具,善恶星空。所以叫缘起性空,也叫性空缘起。每个人都有透明的心体,就等于胶卷,也叫本体,代表什么?代表宇宙这个空体。这个空体是平等的,就是佛的心,我的心,众生的心,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人人都可成佛,为何我们又还没成佛呢?因为妄想,执着这2个原因。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情不附物

作为汉传佛教的信徒,我觉得有一个很大的福报,什么福...

以空性的心态来操作善业

我们一个净土宗的修行者,当然我们希望能够解决生死轮...

越固执的人越容易受伤

别让心太固执 佛在菩提树下开悟的时候说:一切众生皆有...

用今天的胜利去换来世的地狱之苦

世俗人往往认为,所谓的敌人,就是外面的某个人、某个...

宣化上人:真正的布施

布施而不着到布施之相,这才是真正的布施。着相的布施...

【推荐】为何不能低下心来向别人学习呢

人首先要能够谦卑自己。众生为什么会有种种的苦恼呢?...

芸芸众生哪个不是为了躯壳而忙

我们凡夫都有身见,执着这个色身是我,执着得要死,身...

【推荐】圣严法师《觉察自己的偏听偏执》

如果不能觉察自己的偏执,就会被自己的好恶所蒙蔽;...

养家、跳槽、当老板

为什么要供佛菩萨?就是为了让我们的福报更大。比如你...

【推荐】不要低估无始劫来妄想的力量

有些人说,我们念佛就好,干啥要调伏呢?问题是我们内...

行四事能令菩萨速得陀罗尼法

经常有人会问如何修行最快捷,诵哪一部经最有功德,持...

吃荤者开始吃素后容易有饥饿感该如何解决

由于肉类较不容易消化,滞留于肠胃道时间较长,因此较...

千万不要让你不经意的话成为咒语

中国的古话:为人莫做亏心事,举头三尺有神明。暗室亏...

一边挣扎,一边念佛

我每天功课不缺,礼佛,诵经,念佛,出了佛堂念珠也抓...

徐母杨太夫人生西记

原文: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固无论天人修罗...

佛陀所说的孝道

世人所认为的孝,都以物质为主,以为在日常活中能供给...

唐代高僧怀玉禅师

我们有很多人虽然念佛不一定心里能够笃定,就是这种自...

惟贤长老:三皈依

皈指回转,依指投靠依止。皈依的意思是身心归向它、依...

暗施慈悲与后人--白居易

中国古代信佛的官员中,唐代诗人白居易是一位最具佛教...

【推荐】看起来像是在享受,其实并不快乐

我们明白了从自己的念头开始,也要懂得去规画自己的人...

悭者喜舍

佛陀的大弟子当中,被人赞誉为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

持诵楞严咒能灭一切罪

【是故能令破戒之人,戒根清净;未得戒者,令其得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