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越固执的人越容易受伤

达照法师  2019/04/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越固执的人越容易受伤

别让心太固执

佛在菩提树下开悟的时候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也就是说我们在这个世界上,不管你在轮回当中出现的问题、毛病有多少,善恶、烦恼有多少,关键的错误就是两个:一个是我执;一个是因为我执产生的错误行为。要修解脱道的人必须要认识到,我执跟解脱之间的关系到底在哪里?

当我们把心量放大,把恶业消除,把善业圆满起来,感受到了人生的和谐、快乐,但是最终还有一层,就是最外面的这层气球,它把我们包住了,这就是我执。破除了我执,我们就了断了生死。

这个世界上的众生的心是刚强难调的,人家说比花岗岩还硬,我估计比金刚石还要硬,可能用电钻都钻不进去,很固执。但是你只要每天静下来半个小时,慢慢地坚持,心就会开始柔软起来,开始融化,语言就开始不长刺了。

有些厉害的人语言像刀一样锋利,会把人气死,那是在造业——用语言就把人家气死,你说多造业!心坚硬的人是最容易受伤的,越固执的人越容易受伤,因为他很难包容别人,很容易感觉自己被人欺负。

“从来硬弩弦先断,每见钢刀口易伤。”弓如果太硬,它的弦就容易断;锋利的钢刀,它的刃最容易受损。你的心如果太强硬,就很容易受伤,别人的两句话可以把你气得不行;别人烧几炷香,拜几下佛,你就觉得他一定是自私的,接受不了;别人叫你去做好事,你也会觉得别人不对。

要有一颗上善若水的心

通过静心,你的心会开始柔化。柔化到什么程度?开始是软下来,最后心变成水一样。上善若水,如果你的心像水一样,那就是最上等的善良。像水一样谦虚、柔软,能够停留在卑下的地方,滋润万物。所以刚强的人不会永远占上风;只有真正慈悲的人、有爱心的人,才会受到这个世界众生的崇敬。

我们一定要明白,当第六意识妄想的心静下来后,心就开始变得柔顺;心柔软了,身上的病也会消除。

现在很多人得癌症,特别是肝癌,一定是他的心太固执了。癌就像石头,刚强难化。一个人的心如果刚强难化,到最后心不再柔化,硬了,心的能量就会转变成质量在他的身体中展现出来,于是在身体上出现问题。所以一定要劝癌症病人,心要柔和,不要固执。

如果心没有固执,完全柔和了,那么他身上即使有癌症也会被软化掉。癌症另外的名称叫瘤,肿瘤。肿瘤最初就是肉块,小小的,软软的。如果是良性的就没问题;如果是恶性的就叫癌症了。

所有的病都是由心而生的。但是我们不要看到别人有癌症,就说:“你心太硬了。”你不能这样说,因为这样说会伤害他人,而且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病不是由单一原因引起的,外在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和空气环境也与之息息相关。

佛法讲缘起,条件是众多的,但是其中心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你可以这样去观察,可以教他让心变得柔软。

你能够在心里把自己的妄想慢慢地融化,最后你的心像水一样,甚至比水还要柔软。什么东西比水还柔软?虚空。

我用手拍水的时候,手还是会痛的;我的手在虚空中挥舞一下,不会痛,因为虚空不会伤害任何东西。我们的心如果像虚空一样,这叫做至善——至上的善。

祖师大德告诉我们,儒家的孔孟是人间的圣人,他们的思想境界都达到了这种至善。至善比上善还要高,而且还“止于至善”——将至善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达照法师文章列表

欲望来了怎么办?你需要这十五个退欲灵丹

对治手淫最重要是防患于未然,在你被淫欲控制将要手淫...

空掉内心的观念

当一只玻璃杯中装满牛奶的时候,我们会说这是牛奶;当...

不是境不顺,是内心矛盾

江西云居山真如寺,禅堂有明神宗皇帝御书的匾额楹联:...

惟贤长老:人间佛教就是以做人为主

人间佛教就是太虚大师最早提出来的人生佛教。信仰佛教...

心态的健康与否,关系到人生的苦乐

从通达空、无住入手,烦恼自然不生,其心自然降伏。 学...

净土法门不是念佛等死

面对死亡,有些人会选择修净土法门。因此,净土法门容...

把每一天当作最后一天来活

据说,在这世界上,每天有36.5万人诞生,有15.5万人停...

当你在吃鱼或肉的时候,它还在痛

并不是因为人类,就有资格去伤害,杀、吃动物。如果这...

印光大师告诉我们对命运的认识方法

印光大师告诉我们,要认识自己的生命。他有一个四料简...

达照法师:回归心灵

我们在人生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我们不停地追求,又...

【推荐】开发内心快乐的源泉

人生所有的境遇,都可以是快乐的,也都可以是痛苦的。...

达照法师:三种人生

第一种人生是平面的, 平得就像一张纸。这样的人生很...

【推荐】命运之神总是宠爱勇士的

人生总是有那么多的迷茫和痛苦。为了生存,很多人为寻...

星云大师《为社会失业者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请您垂听我诚恳的祈愿:世间上充满...

阿弥陀佛常在西方亦遍十方

《华严》不动寂场,遍周法界,故云,体相如本无差别,...

在家佛前自受五戒仪轨

(一)唱香赞: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

因缘果报如影随形

《大庄严论经》中马鸣菩萨提到,若是造作善业,自然就...

念佛是消业障的最好办法

有的众生,杀父杀母,出佛身血,五逆十恶,做尽坏事,...

具缚凡夫,欲度众生,无有是处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里面有一个结论,就是具缚凡夫...

这两个念头,让你最快速增长福慧

佛法有两个目的,第一是修福,第二是修慧,即福慧双修...

王雷泉教授谈禅悟人生

去年底,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

培养临终的第二念

净土宗要培养临终的正念是什么意思?临终第二念的正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