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一捂一悟」的启示

2013/05/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一捂一悟」的启示

北宋初年,有一位年轻士子,饱读诗书,学富五车。由于受他母亲信佛的影响,放弃了科举仕途的道路,二十二岁披剃出家,当了和尚。出家后到处游方参学,有一天,青年和尚来到汾阳参拜名重一时的善昭禅师,禅师一见面,一眼便看出青年和尚利根大器,久后必大有作为,心中甚是嘉许。于是禅师把他留在会下,让他干庙里的苦活,什么劈柴运水,烧火煮米,什么整地平沟,挑粪种菜呀都让他干,禅师从没有对他说过半句禅法佛理,而是一见面就像仇人似的吹胡子瞪眼睛,用脏话粗话狠狠地骂他。两年过去了,青年和尚默默地忍受着,心里难免有些委屈。

有一天,和尚见到了禅师,就对禅师说:“我到您这里已经两年了,您什么法也没教过我,光是叫我干活,反而使我增添了许多世俗尘劳的烦恼。时光匆匆地流逝,大事未了,己事未明,如此出家又有何益……”话音未了,禅师劈头就骂,举起手中的禅杖愤怒地追打他,和尚正想开口分辨解释,善昭禅师迅速上前,一把捂住了他的嘴,青年和尚刹那间豁然明朗,开悟了,当即说道:“是知临济道出常情。”

这个青年和尚就是后来开一代北宋禅风自称慈明老人的石霜楚圆禅师,在中国禅宗史上有着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座下弟子开宗立派,创立禅宗黄龙派和杨岐派。

这则著名的“一捂一悟”的禅宗公案,是汾阳善昭禅师训导弟子的一个典型案例。从这个公案中对我们如何培养人才有着一定的启示。

一是要善于辩机识人。汾阳善昭是具格禅师,别具慧眼,能够识别弟子的根器,他见到楚圆和尚后,很快就知道他是可造之材,日后堪任大用,续佛慧命。于是留在了自己的座下。如今我们很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一意孤行地逼迫子女参加应试教育,也不管子女是否是“读书种子”,兴趣何在,只是苛厉施压,结果造成孩子高考落第或考不上名校而自杀跳楼的悲剧。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禀赋,我们要根据孩子的不同材质打造不同器具。在美国,如果孩子喜欢读书,家长当然赞成,如果孩子对读书没有兴趣而是喜欢木工,家长也会支持,美国人认为如果木匠做得好能够打造精致优美的家具,是可以和当总统相媲美的,大家只是分工不同而已。

二是对非常人物,施以非常手段。善昭禅师不愧为一位伟大的教育大师,他明知道楚圆和尚是难得的人才,可表面上并没有夸奖他,宠着他,捧着他。而是用“不愤不启”的方式严格的磨砺他,对他从没有好颜色好言语,近乎苛刻的让他从事常人难以承受得的脏活苦活,在艰难困苦中琢之磨之。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也。”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一旦机缘成熟,则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我们的家长,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引起深思。

三是学人必须具备难忍能忍任劳任怨的品格。楚圆和尚出家前是个士子儒生,读了一肚子的学问,大概也没有干过多少活。出家后也曾遍参名宿,大开眼界。到汾阳会下不仅不受器重,亲受教诲,反而是“每逢必诟骂”,“任之以杂役苦活”。楚圆在两载的寒暑中默默承受,无怨无悔,最终功成名就,实现了他的人生理想。如果当日不堪忍辱,愤然离去,则错过大好因缘,庶几沦为凡夫俗子。虚云老和尚曾为自己拟了一副对联,“坐阅五帝四朝不觉沧桑几度,受尽九磨十难了知世事无常。”凡有抱负有理想的莘莘学子应当谨记。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认知的三个境界

人对事物的认知有三个境界。要想提升生活的境界,就要...

打坐时可能产生的反应现象

打坐时可能产生的反应现象有四类: 第一类现象是痛、麻...

星云大师《禅师与禅诗》

训导主任、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今天很荣幸被邀请到...

禅与心理健康

有禅的大智慧,就能心灵健康无烦恼,保持良好的心态,...

善待每一位众生,不论贫富与贵贱

从前有一家专卖高级点心的铺子。有一天,铺子里来了一...

把「六和敬」精神落实到企业管理

六和是佛教的管理学 据经典记载:两千多年前,佛陀身旁...

破了本参,还有没有妄想

未开悟的人,举心、动念就是妄想;开悟以后,举心、动...

一念的差迟,变成失明的乞丐

简单地说,智慧有加行智、根本智、后得智三种。前面的...

沃尔玛老总的故事

萨姆沃尔顿出身贫寒。他的父亲是一名油漆工。靠着微薄...

四种良马巧喻众生根器

昔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一日,佛告诸比丘:世间...

【推荐】四个老婆

释迦牟尼在一次法会上说:某地有个富商共讨了四个老婆...

一把石头换来每一生的富贵

舍卫国中有位富翁,他的夫人为他产下了一个胖嘟嘟的男...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

河潭和尚念佛成就的不凡事迹

上世纪六十年代,有一位在韩国佛教界不太出名的老和尚...

不信因果的可怕

现在有许多知识份子激烈地反对因果报应和因果法则,他...

没有文化的人,念阿弥陀佛圣号就可以

现在信徒来皈依三宝的也很多,皈依三宝就是皈依过了之...

业果和定业能不能转?

在《地藏经》第一品里有一个问题,业果能转不能转?定...

出家的含义

出家修行,其本意实乃殊胜庄严之意,不解出家修行真谛...

八风吹不动人生有成就

一个人会因为自己升官、降官而非常难受,跟遇到的这个...

生漏梵志皈依佛本缘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位名...

身心皈依阿弥陀,从此不做轮回客

庐山东林寺2018年8月上旬闭关圆满 古德云:上士闭心,...

印光大师嘉言录--勉居心诚敬

● 入道多门,唯人志趣,了无一定之法。其一定者,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