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在家居士的四法宝

2013/06/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在家居士的四法宝

昔日,佛陀于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有一位婆罗门青年名叫‘佛移’,前来问讯顶礼后,恭敬地向佛陀请法:‘世尊,在家之人如何能在现世获得利益、安乐?’佛陀慈蔼地说:‘在家居士有四个法宝,现世之时,就能随心满愿,得到利益安乐。这四个法宝就是:能精勤、守护善根、得善知识、正理养命。’

佛陀进一步开示:‘如何做到精勤?无论士农工商各行各业,都要兢兢业业持守本分,不怕辛苦。即使刮风下雨、寒冬溽暑、饥渴病苦,始终都能坚守岗位,尽忠职守,无有丝毫懈怠之心。’佛移坚定地点点头。

‘如何守护善根?在家人必须从事正当的生计,不能违反法令、公平正义而损人利己,家道、事业才可长久。同时,要懂得未雨绸缪,防范水、火、刀、兵、贪官等天灾人祸,于逆境时安忍,不起怨憎、增长罪恶。一生严以律己,谨慎持守,积功累德,称为守护善根。

‘三要亲近善友。平日往来结交之人,必须选择品行贤良,不邪淫、不偷盗、不纵意饮酒乱性者。其为人诚信笃实,言行一致,如此身教、言教的薰染下,自心中的烦恼得以淡薄,修善喜乐之心日益增长,如此之人便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善知识。

‘第四,不奢不俭,谓之正理养命。一个人即使拥有财富,亦须量入为出;不应纵情享乐、无所节制,折损福德。譬如有人发现一棵结实累累的优昙果树。他想:“这真是千载难逢的一大美事,何不先尝为快,再慢慢采收吧!”但是,没想到果子美妙的滋味,竟然让他连续宿醉了七日,醒来之时,树上的果子已经被采光了。这时,再懊恼自己贪图一时享乐,而错失千年一现的好运,也于事无补了。

‘所以,崇尚俭朴是一项美德,但是为了积聚财富、当用而不用,则变成一种悭吝的毛病。对待家人及下属极其苛薄,也吝于布施修善、扶助老病孤贫,如此寡义无情的守财奴,往生之时没有人会为他哀伤,如路边的野狗无人眷顾一般。因此,奢俭得中,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待人处世都合乎中道,才能够知惜、惜福且培福。’

佛移听得法喜充满,接着又问:‘世尊,如何才能现世得到利益,后世还能获福无量呢?’佛微笑许肯这位慧黠的行者:‘佛移,想增长来世的福报,应该深信四法──持戒、布施及具足闻慧。如何持戒?慈心不杀及不饮酒。如何行布施?能恭敬供养修行人、父母师长,乃至救护贫穷病苦之人,提供日常之衣服、饮食、卧具及医药等种种需要。如何具足闻慧?应如实观察苦、集、灭、道四谛,并思惟修习四谛法门。’

最后,慈悲的佛陀以偈子再次劝勉勤修八法的利益:

‘精心修事业,勤守护不失,

 亲近于善友,能正理养命。

 信戒施闻慧,除断于悭贪,

 若能如是者,速获清净道。

 如是八种法,能得现利喜,

 于未来之世,亦得天上乐。’

佛移及四众弟子聆听之后,皆铭感在心,依教奉行。

典故摘自:《别译杂阿含经·卷五》

省思:

经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每一尊佛于人间示现八相成道,流布教法,指引一切有情离苦得乐、远离痴?的究竟大道。佛智深如海,为度无量无边众生,广开八万四千法门,而一切教法皆以‘戒’为根本。奉持五戒──不造杀、盗、淫、妄、酒恶业,端正人格,方可得人身;更进一步,修行菩萨道,广集福慧。古德云:‘人成即佛成’, 导师亦云:‘佛法以人为根本,人以心为根本,心以觉悟为根本。’今生得遇佛陀的教法、得遇大善知识,如实修行远离身口意恶业,种下出世善法的种子,积极修善积福,现世必得安乐,尽未来际获福无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在每个修行的层次里都要取舍因果

佛讲,众生有三种根器:有求佛果的,有求解脱的,有求...

「一门专修」与「法门无量誓愿学」是否矛盾

问: 佛针对不同根机的众生讲了八万四千法门,现在都...

不要跟着感受走

在我们生命当中最麻烦的就是感受的问题,感受问题。那...

「精進」有十种利益

精进十种利益,谓修菩萨行者,于诸梵行,念念进修,精...

多捡一些

鼎州禅师与沙弥在庭院里经行,突然刮起一阵风,从树上...

八关斋戒是对居士所施设的戒法

八关斋戒也是针对居士所施设的一个戒法。是在五戒的基...

用自己的力量来度过难关

遭遇困扰和不幸时,不要把原因推到别人身上,而不反省...

能在动中修,这更是功夫

昨天有一位出家人问我在忙什么。我说这段时间,上午忙...

心志专一 事有所成

年轻时的慧远禅师喜欢四处云游。有一次,他遇到了一位...

摩诃迦叶度化贫妇

佛陀在舍卫国弘化之时,国王、臣民、出家比丘、比丘尼...

龙施女得佛授记因缘

过去,佛陀带领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众及五百位诸大菩...

三声佛号的感应

时常会想起一件事,感觉很不可思议,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推荐】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岂有不救苦厄之事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岂有不救苦厄之事。观音菩萨随机示...

托彼名号,显我自性

从事相上来说,无量寿是指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

在声色货利的前面,我们要能自制

不轻未学难,心行平等难, 不说是非难,会善知识难, ...

佛学常见辞汇(四画)

【心】 指无形的精神作用,也就是佛教所说的八个识:...

有一念的大悲心,就可感得无边的果报

种种的方法,个人的用心不同,经常用这个心,你就是菩...

主导生命的两个力量

佛陀在经典当中告诉我们,生命就像是无止境的水流,这...

一代时教,总一大念佛法门

【原文】 此一念佛法门,如天普盖,似地普擎,无有一人...

如何得到佛法的正见

佛教各乘各宗都把得到正见作为修行最重要的前提。如《...

大安法师:吃素的循序渐进

印祖对于不能吃全素的念佛行人也很慈悲。也确实有很多...

普陀山妙善老和尚的故事

各位有缘,阿弥陀佛。 今天一上午,最后来到这个地方,...